“少年班”创新模式成效初显
永康古丽中学高中部,招收的是永康市中考成绩第四批的学生。但3年后,这些学生高考成绩均大幅提升。2009年,以中考546分、在永康排2000名左右的成绩进入永康古丽中学的谢姚鑫,3年后,以高考714分成为永康的理科状元。而且,在他的身边,同一年还有29人上理科重点线,其中23人600分以上,上本科线的人数有300多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0%。2012年,该校以第四批的生源,首次实现高考上重点率位居永康市第二。
2010年,又一批中考成绩一般、在永康只能第四批录取的孩子进了古丽中学。3年后,在毕业生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理科重点人数达32人,重点率从2012年的5%提升到8%,本科上线率提高到60%。
2011年,仍然是一批中考成绩一般、在永康只能第四批录取的孩子进了古丽中学。现已是高三的这批学生10天前参加了金华市第四次模拟联考,有80人上了金华拟定的一本线(其中胡晓瑜、俞晨冉、潘一伟3人是获得中科大“少年班”报考资格的高一学籍学生),临近一本线成绩的学生人数众多。
古丽中学年年都在创造奇迹。2012年,该校首次开设了面向本校初三或初二学籍学生的“少年班”,3个班,149名学生。2013年开设了第二批“少年班”10个班520名学生。不到两年时间,“少年班”已成效初显。
2014年初,姚恒国校长在永康市教育系统务虚会上公开提出,古丽中学将加快转型升级,发挥“少年班”独特优势,创建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实现四年高考上一本线人数翻三番的目标,即2014年高考上一本线人数在2013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5人左右;2016年上一本线人数在原有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130人左右;2017年,即在古丽中学创校20周年之际,上一本线人数达到260人左右。上本科率在60%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到90%左右,同时力争培养出北大、清华、中科大、浙大等一流大学的杰出学生。
这所民办学校,像一匹教育界的黑马,打破了原有的生态秩序,冲破了原有的教育观念,推行着全新的教育模式,正在破茧成蝶。
批量培养“张炀”
2005年,辽宁有个10岁神童张炘炀以高出辽宁省二本分数线50多分的高考成绩,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16岁的他成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他不断跳级的求学经历,以及他父亲张会祥特殊的教育理念,一时间成了热议话题。
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张炘炀是一个特例,没有推广的可能性。让人想不到的是,永康古丽中学正在大批量地培养“张炘炀”,而且,已经初见成效。
2012年入学的首批“少年班”同学149人、2013年第二批“少年班”同学520人,这些被编入“少年班”的孩子,有的13岁就学高一课程,有的14岁已学完全部高中课程,不到15岁就有资格和能力参加高考。
据说张炘炀爸爸教他儿子学习有个窍门,小学没毕业让他学一点初中知识,初中没毕业让他学一点高中知识,这样他就总是往前赶,而且张炘炀非常喜欢考试,把解难题当作一种快乐。这个特点,也是古丽“少年班”孩子们的特质。
“少年班”里出人才
去年11月,古丽中学首批高一“少年班”的3名学生收到了2014年高考报考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准考证,他们是胡晓瑜、俞晨冉、潘一伟,都只有15岁。再过一个多月,他们将与其他高三学生一起参加高考,如果成绩达到一本线,即可获得面试资格。通过面试,便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
今年1月,与这三个孩子同批的首届149名“少年班”学生(高一学籍)参加省考试院组织的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的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达99%,其中数学A级率为50%,居永康市第一,物理A级率46%,居永康市第二。
就在几天前,第四轮高考模拟考成绩公布,参加高考的古丽中学学生中,有80人上了金华拟定的一本线(其中胡晓瑜、俞晨冉、潘一伟3人是获得中科大少年班报考资格的高一学籍学生)。这让校长姚恒国感到高兴,因为,他在2014年初教育系统工作务虚会上公开提出的上一本线人数翻三番目标,即今年的第一番达到65人左右的目标可望实现。
至于第二番、第三番的目标,姚校长则显得胸有成竹。他的自信来自于几年来古丽中学“后来居上”的办学经验和“少年班”的实力和潜力。
2013年秋季入学的13个高一班级中,有3个班的学生是通过普通中考考进来的,有8个班的学生是从本校初中部直升上来的,初中只读了两年,学籍还在初三;有两个班学生是在本校小学部读了5年,在初中部读了两年后直升高中的,学籍还在初二。上学期期末,高一学生参加金华市统考,从成绩看,520多名“少年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合格率均居永康市第一。而且,年龄越小,平均成绩越高,初二学籍的优于初三学籍的,初三学籍的优于高一学籍的。去年10月份,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金华赛区中,参赛并获奖的高一学生,仅有3人,古丽中学“少年班”就占2人。“这些数据说明我们的‘少年班’体制和古丽的有效教学方式很有成效。”校长姚恒国说。
虽非独创仍有新意
开办“少年班”,姚恒国说这并非他们的独创。1978年,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接收年龄不大于16周岁,高二(含)以下,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学习成绩总排名位于所在年级前列或在学科竞赛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在北京,也有几所中学采用‘初二高四’的办学方式。‘初二高四’指的是初中学2年,高中学4年。我从北京几所中学的办学中获得了启发,初中课程属于过关型,较为容易,可不可以将最后一年的复习时间省下来学习高中的课程?”姚校长说,这样的想法,很快遇到了好时机,2012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施行,普通高中采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少年班”应运而生。
2012年9月,古丽的首届“少年班”诞生了。149名初二学生,跳过初三,比普通孩子提早一年升入高中。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只要本人提出申请,经家长同意,并通过学校考核,就可以进入“少年班”。
2013年9月,又有更多的初二学生跳级升入高中,共有10个“少年班”,其中8个班学生学籍在初三,两个班学生学籍在初二,因为他们小学也是在本校小学部就读,只读了5年。
在姚校长眼里,“少年班”学生前程似锦,他们比同龄人有了更多次高考的机会,也有了更多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而且有利于他们早成才,高考制度的改革也非常有利于“少年班”孩子成长。“全国不少大学自主招生力度加大,对有特长的学生很青睐,创办了一些特殊的班级,如浙江大学的‘启真班’招收高二学生,还有中科大的‘少年班’。看似小众,都对‘少年班’学生很有利。”姚校长认为,古丽“少年班”,就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材施教,能让更多学生早成才。
学习时间缩短了,课程进度必然加快了,学生是否能接受?
“一开始我确实有点不适应,但现在完全没问题,每天学习新的东西,反而觉得更充实。”获得中科大“少年班”报考资格的“少年班”学生俞晨冉说,他很享受学习的过程,快学的乐趣是少了重复,更让人觉得新鲜,很有成就感。
“懂不懂?”“难不难?”“能不能做?”这是校长姚恒国和老师们经常问学生的问题,毕竟这是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在探索中前行,也让人担心是否操之过急。不过,学生的回答让他们放心不少。
而且,一次次的考试成绩监测,也让校长和老师们消除了顾虑。“少年班”学生年龄虽小,与平行的普通班相比,作业和考试成绩都更优秀,而且涌现了许多尖子生。
弹性学制讲科学
在古丽学校,实行12年一贯制内部弹性学制:小学5年学完6年课程,初中2年学完3年课程;高中“少年班”学高中知识可以3至5年,并多次参加高考。小学约有80%以上的优秀学生读完5年直升初中,约有60%以上的优秀初中生读完2年直升高中“少年班”。
姚恒国校长认为,小学、初中是过关性的基础教育,学业的难度不是很大,过关是比较容易的。那么,是不是可以缩短一点时间呢?同时,他发现很多学生“吃不饱”,对小学、初中毕业班“炒冷饭”式的复习表示厌倦,常出现上课不注意听讲,甚至于学习兴趣下降等等。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学校找到的出路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也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不一样的教学服务。
于是,在古丽中学,就出现了学籍和年级“混乱”的情况: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小学,6年的功课可以缩短到5年来完成;初中,3年的课程可以缩短到2年来完成;上了高中,这些孩子就进了“少年班”。高中3年课程缩短到一年半学,富裕出来的时间,可挑选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也可多次参加高考。整个流程,中小学阶段可缩短2至3年。
这就是古丽的弹性学制。姚校长说:“学业进度的快与慢,不能只看大纲,更需要关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得慢并不一定就学得更好,多复习几遍也不一定效果更好。”他们的教学目标是———“既好又快”。当然,这与古丽小学、古丽初中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绩大面积优秀有很大关系。
小学部,实行全面素质加特色的目标,开足规定课程外,还开展游泳、乒乓球、武术、美术、书法、器乐、舞蹈、英语角、古诗文、奥数等各种兴趣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同时确保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既好又快,虽然时间缩短,成绩也追求优良,五年级学生全部参加永康市六年级毕业班统一测试,成绩名列前茅,80%以上小学五年级学生跳级到初一学习。
初中部,目标同样是“既好又快”,用两年学完3年初中课程。上学期期末,在永康市初一第一学期质量抽测中,该校初一学生虽比其他学校进度快了许多,已完成第二学期一半以上的教学任务,他们仍然取得了优异成绩。数学、英语、语文的平均分分别名列永康市第一、第二、第三,三门学科的合格率均为第一。经考核,该校初二学生中有60%以上优秀学生跳级到高一“少年班”学习。
教学模式现奇效
“我们的日常作业形式上就像考试。大家集中在一个大教室里做,没有抄袭,全部独立完成,而且有很严格的时间限制。”正在准备中科大“少年班”考试的学生胡晓瑜告诉记者,她感到最习惯也最受益的学习模式,就是每天晚上的作业,“在很大的教室里一起做,不提倡交流,更不可能抄袭,每个人都要独立思考,而且有时间的限制,就不会拖拉、开小差。这锻炼了我限时独立解题能力,也培养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这种限时的独立作业,是古丽中学保证教学质量的一大法宝。
另一大法宝,应是学业成绩过关制。过什么关?是不是及格关?姚校长告诉记者,他们的“关”,大致设在高考一本线,也就是说,这部分的学科内容到底怎样才算过关,要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了高考平均分一本线的要求。达到了,就通过,学后面的内容;没达到,还有距离,就反复学,直到达到平均一本线。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必须更多地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还要研究各种考试成绩的统计资料。每天的作业,学校都要求全批全改,当天批改,同时由教务处统计平均分及各档成绩分布人数,以便老师和校领导清楚地知道每堂课、每个知识点学生掌握的情况,若平均分高于标准分,说明学生掌握情况良好;若低于标准分,教师就分析原因,适当放慢进度,加强知识点的巩固。
如果再讲一个法宝,就是学校对教师的优教优酬。作为民办学校,古丽中学民办体制优势,不仅为教师提供免费吃住,而且教职工直系子女上学免择校费并减免部分学费,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让老师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绩效奖金采用“保底不封底”的办法,确保教师的全年最低奖金在2万元以上,绩效月奖最高能拿9300元(不含工资)。从2003年起,对全体教师每年普调工资,从未间断。
民办教育该怎么发展?古丽中学校长兼董事长姚恒国的答案是:民办教育是供“选择”的教育,必须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永康,由于多年来市政府大量财政投入,早已不存在“读书难”的问题,缺的是优质教育,学生和家长迫切要求“读好书”、“考上好大学”。作为民办学校,理应顺应人民群众要求,不负市委市府期待,充分利用民办体制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创优质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学校。很难想象,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学校能长期生存下去,民办学校更是如此。
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把中等成绩的学生培养成优秀学生;使暂时落后的学生有较大进步;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在姚校长的字典里,没有生源决定论,“学生中考成绩不够好,并不代表个人能力及基本素质不行,很可能是学习习惯不够好,也可能是没有得到适合的学习辅导,只要从高中起重新用心学习,只要能得到老师的尽心授课,没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发生的!”
是的,正如姚校长所说,奇迹,正在不断地发生着!
凡注有"浙江在线金华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