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金华开发区“十大改革样本”之乡村振兴篇丨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2018-10-26 17:10:00    来源: 浙江在线   

  【开篇语】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1992年,借邓小平南巡的改革东风,金华市区“跨江南进”奏响时代强音,金华开发区正式成立。作为浙中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金华开发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基因。浙江新闻客户端将从教育改革、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等十个方面陆续报道开发区的重大改革成果。通过一篇篇生动的样板故事,触摸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开发区的强劲脉动。

  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索,金华开发区“一村一策”创亮点,群策群力谋发展,把乡村“沉睡的资源”转化成了致富的资本,成功摸索出了一条既符合乡镇自身发展实际,又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农业变强了、农村变美了、农民变富了。

  产业振兴:“农旅+”统筹发展显成效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金华开发区于今年初开展了“‘乡镇振兴我们怎么干’大讨论大调研之‘春天里出发’活动”,专门就农业项目建设,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田园经济和养老养生等新业态展开了调研。农办中层以上的所有工作人员到一乡三镇实地走访,通过亲耳听意见、亲眼看现场、亲身谈发展,把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开发区管委会还对农办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调整,整合增加了原旅游办的旅游事业发展的工作职能,使得开发区“农旅+”统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更加清晰,愿景更加明确。

  在“农旅+”统筹发展中,罗埠镇和汤溪镇成果斐然。早在康熙年间,罗埠镇就是金华府内有名的商业埠头了,历史悠久、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罗埠镇因地制宜提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建设目标,通过各村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着力打造“景点+”,深化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全面开展摊贩整治以及房前屋后洁化绿化美化,结合街角小品打造,建设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同时,打造文化名人墙、民间故事墙、民风民俗墙,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把零碎的、片段的罗埠文化整理出来,使罗埠的传统文化系统化,提升小城镇的品味,开设罗埠文化大讲堂、开发罗埠文化宣传视频、扶持民间工艺非遗项目,规划布局提升茶馆文化味、弘扬“吃”在罗埠开发豆腐宴,结合修水脉、复生态、美产业构筑生态廊道;通过挖掘埠头文化、传统手工艺坊改造、饮食文化挖掘,努力打造美丽休闲罗埠小镇。

  坐落于厚大溪西岸的汤溪镇白鹤殿口村,人口稀少,位置偏远,是一个连当地人都没听过的村子,要产业没产业,要资源没资源。村两委开动脑筋,抓住“亲子游”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从一条河、一排树和一片田上做文章,打造了厚大溪流域首个观景长廊,通过资金众筹引进林间索道、卡丁车、水上乐园等儿童游乐项目。短短几年,一窜而红。现在不仅成了“网红”旅游村,还成功摘帽脱贫。为了让村子“红”得更久,村里还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研学”。在村子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规划了种植区、采摘区、休闲养生区和教育研学区。开办了文化礼堂“双堂双进”、“五水共治”实验、野营野炊等项目,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上农耕课、种菜、割稻子、捉泥鳅、烧土灶,一个完整成熟的学农研学基地已然形成。

  民生振兴: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金华开发区把惠民作为第一工程,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提升社会事业水平。近年来,开发区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紧紧围绕以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整合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府等各方资源,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开发区十项惠民实事,同时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农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老人们的“聚集地”,图书阅览室、日托室等场所均是老人的“根据地”。每天上午10时30分是洋埠镇五都钱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的开张时间,一荤一素是食堂的标配。这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由五都钱一村、二村、三村、四村这四个村子合作开办的,四个村所有七十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在这里用餐。

  在这里用餐的老人70岁到74岁每顿饭只需交2.5元,75岁到79岁的交2元,80岁到89岁的交1元,9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吃。食堂每天提供中餐和晚餐,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堂食或者打包带回家。“由于财政补贴有所增加,为了进一步减轻老人们的经济负担,我们计划将餐费再减少,同时增加更多的服务项目。”五都钱一村村支书潘土兴说。

  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投入5500余万元,建成居养中心200家,建设率82.6%,为老年人提供了就餐、学习娱乐、家政保洁、日托休息、精神慰藉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去年3月,在浙江保监局的助推下,省民政厅、老龄办联合出台《浙江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保险试点方案》,在全省各地区试点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保险。开发区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居家养老机构责任综合保险试点”单位。

  此保险试点的对象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服务和管理较为规范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等;每个保险周期为一年;被保险人为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在从事养老服务过程中因疏忽或过失导致老年人人身损害的,保险机构按保险合同约定赔偿:个人最高赔偿15万元,一次事故限赔60万元,一个养老服务机构年累计赔款不超过120万元。

  文化振兴:文化礼堂提振乡风文明

  今年9月18日,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合山头村热闹非凡,300余名村民齐聚在村里的文化礼堂里,大家一起看文艺演出、品特色小吃,现场体验糖画、捏泥人……村民们品尝着水果、糕点,喜迎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像这样热闹的场面,在开发区各个村随处可见。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原生地、乡土文化的集聚地。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文化振兴,文化礼堂就是最好的载体。自2013年以来,金华开发区整合农村原有文化资源,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形式,全力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近50个。与此同时,开发区还着力从长效机制建设、文体队伍建设、优质内容供给、文化品牌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文化礼堂大门常开、内容常新、活动常态。

  洋埠镇章家村文化礼堂在今年9月正式建成启用。章家村是一个只有70户212人的小村,却是洋埠镇乃至开发区群众性文化活动最活跃的村庄之一。章家村原有一个文化礼堂,面积只有120平方米,还与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合在一起。为满足村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需要,在洋埠镇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于今年4月投资近100万元新建了这座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启用当天,不放鞭炮敲大鼓。移风易俗,正是新时代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丰收的体现之一,也展示了洋埠镇通过文化礼堂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可喜变化。农村文化礼堂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器。洋埠镇的庆丰收系列活动除了组织农民文艺汇演、文化下乡、文化走亲外,还在农村文化礼堂组织非遗、民间手工艺展示和饮食文化展示体验等活动,营造浓郁的乡村文化气息和喜庆丰收的浓厚氛围。

  “2017~2020年是文化礼堂建设的关键阶段,除了要努力‘扩面’外,我们还要‘提质’,确保建一家成一家、积小胜成大胜,干出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加速度。”开发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近年来,开发区大力实施文化礼堂管理深化、主体培育和文化培育工程,以提高礼堂覆盖率、推进管理规范化、促进使用常态化和提升文化礼堂内涵,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效果显著。

  日前,开发区又出台《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开区发501~1000人的建制村文化礼堂建成率达到50%以上,1001~1500人的建制村建成率达到85%以上,1501人以上的建制村全部建成农村文化礼堂,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60家以上,覆盖全区80%以上的农村人口。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