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夜读党史153丨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的建立与发展(下)

2018-08-06 21:15:12    来源: 浙江在线   

    【编者按】习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我们与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党史读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学的你。

  起于永康市方岩镇后浅村钱氏宗祠,止于方岩镇独松村新岭古枫、独松古村的铜山岭钱王古道,不仅是浙江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更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自1930年红十三军第三团建立以来,其周边相邻村庄就是红三团最为活跃的地区,特别是在古道最高点铜山岭,红三团战士们在这里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铜山岭伏击战旧址

  1930年8月21日,国民党永康县政府率各地保安队兵分三路,开往三十四坑和四十四坑围剿红三团。让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红三团早已获悉情报,并设好了包围圈。

  战斗于舟山镇方山口村附近打响。一路上,红军设下重重埋伏,国民党军队遭到痛击,死的死,伤的伤,有的官兵丢下枪支装扮成老百姓逃脱,有的向铜山岭方向狼狈逃窜。

  红三团一营营长王振康指挥部队以最快速度赶到铜山岭,迅速抢占制高点,控制要道口,在密林深处埋下伏兵。当逃窜的敌人气急败坏地爬到铜山岭山腰时,才发现被红军包围了。王振康命令部队围而不打,把敌人围困在山腰上整整两天两夜。敌人没有饭吃,没有水喝,又累又饿,到最后竟然摘下油桐果子来啃嚼。到第三天,埋伏在密林中的红军战士一齐向敌人射击,早已疲惫不堪的敌人被打得昏头转向,战斗以红三团的胜利结束。

  红三团一营营长王振康

  这次战斗,全歼国民党县城六里保卫团一个分队,重创了省保安队,缴枪52支及一大批子弹,打出了红三团的军威。此后,永康城的国民党武装不敢进犯四十四坑,红三团实力得到了迅速的扩充,最盛时兵力达1600余人,有各式枪支900多支、土炮4门、手提机枪4挺。

  1930年8月31日,红三团又配合永嘉红一团,一举攻占缙云县城。缙云大捷,是在以红一团为主力,红三团等部队大力协助下胜利获得,是红十三军成立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极大地鼓舞了浙南人民和红军的革命斗志。9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报道了“浙南红军占领了缙云”的消息。

  这接连取得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红三团指战员的士气,但也使得一些指战员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红三团决定攻打缙云重要集镇壶镇,以利于红三团与红十三军其他部队的联系和配合。壶镇是沟通永康、东阳、仙居、缙云四县的重镇(磐安当时属永康,现磐安与仙居交界的地方,就是当时永康与仙居交界之地),驻有国民党省保安部队。

  9月5日黎明时分,战斗开始打响,一直进行到午后,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尤其是红三团政委楼其团亲自指挥的壶镇大桥战斗。红军战士用浸湿的棉絮顶在头上组织冲锋,但均被敌人用机枪和大炮组成的强大火力所阻,并且桥面上被放置了许许多多的毛竹筒,战士们要冲过去,就必须既防着敌人的子弹,又得注意脚下,步步艰难。双方激战之际,永康舟山的国民党保卫团突然从背后扑来,对红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本来已经十分疲惫的红军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伤亡惨重,只好撤出战斗。

  壶镇战斗旧址贤母桥

  这次战斗,红军牺牲了30多人,损失土炮4门,枪支若干。一些重要的红军骨干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许多红军战士被俘后,还被国民党反对派割下头颅,挖掉心肝,暴尸荒野。这是红三团规模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次战斗。随后,国民党对红色武装进一步疯狂地军事围剿和残酷镇压。

  红军武器——抬枪

  为保存革命力量,红三团余部分散隐蔽,准备开展游击战。楼其团随后也辗转缙云、仙居边界山区、上海等地继续战斗,期间他发展了多名青年入党。1932年8月,楼其团遭叛徒出卖被捕,1934年在国民党反对派的折磨下牺牲于国民党的杭州陆军监狱。

  1933年秋,中共中央上海局为了恢复浙西地区的党组织,决定把工作重心从永康转移到东阳,在东阳县五官塘村成立了直属中央的中共东阳中心县委,领导东阳、永康、汤溪和缙云四个县工委。东阳中心县委指派程义仁等去中央苏区学习军事。

  1934年春,程义仁等从中央苏区学习回来,东阳中心县委命令程义仁等以红三团余部组成的永康游击队为基础组建浙西游击队,创建游击根据地。浙西游击队在永缙边界山区坚持斗争长达六年多。

  红三团从成立到失败,虽然前后不到三个月,但它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力量与地方封建地主势力,并且作为红十三军的一部分,从战略上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根据地的围剿,在永康、缙云、仙居一带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衷心感谢永康市委党史办公室供稿)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