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义乌有位慈善医生 让80名慢粒白血病患者重燃希望

2018-07-12 15:35:27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7月12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包敦远 龚望平 通讯员 金南星)  在义乌,有一位医生,历经重重困难,不计得失,让更多慢粒白血病患者吃上最便宜的药物。这个人就是浙医四院血液内科主任,也是慢粒白血病患者“一对一”的慈善医生黄健。

  那一串泪珠,

  让我做出了“下沉”的抉择

  7月11日下午,是黄健的专家门诊时间。黄健说,每当坐到门诊,她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位阿婆的画面,是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滚下的泪珠,促使她从杭州到义乌工作。

  那是2014年初,已工作了18年,而且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黄健,在浙一医院坐诊时,遇到了一位前来求医的义乌阿婆。

  她告诉黄医生,义乌很多慢粒病友在偷偷服用印度格列卫药物,而且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导致一些患者加速急变,病情恶化。“如果我们义乌也有这么好的医院,特别是像你这么好的医生,我老伴的病情也不至于恶化的那么快。”这位阿婆的话真正触动了黄健,让她第一次有了下沉到基层的想法。

  不过,要放弃她热爱的浙医一院,离开养育她的杭州,抛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独自到陌生的异地从零开始,特别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显然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2014年底,浙医四院落地义乌,按照相关政策,浙一、浙二、省妇保和邵逸夫等各大医院都将派出医疗团队下沉到该院,这正好给黄健创造了绝佳的机会。但要真正帮助慢粒白血病患者吃上低价药,时机还没成熟。

  黄健琢磨着,如何做一名慈善医生,利用中华慈善总会的援助项目,争取到设置赠药点的机会。黄健按照相关要求,转移了慈善医生的注册地,联系了足够的慢粒白血病患者,通过了中华慈善总会的考察。2015年7月,中国慈善总会药物发放点和援助项目同时落地浙医四院,黄健也成为浙中地区唯一一位执行该慈善项目的慈善医生。

  这也意味着,金华、衢州、丽水等地的慢粒病友终于不用每个月跑到杭州或上海等地配药了,最关键的是,慢粒病友购买3个月的药,中国慈善总会免费赠送9个月的药,加上药物进入医保后,80%的药费都能够报销。

  那一句宣言,

  让我做出了“接收”的选择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黄健把这句医学名言作为慈善医生的入职宣言,并一直践行着。

  7月11日下午,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从江西赶来,希望黄健能成为自己的慈善医生。黄健告诉记者,按照政策,患者可以分开选择门诊医生和慈善医生,但一般的慈善医生都会因为考核等因素,而拒绝在其他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

  “接收,就意味着每年要为患者提供9个月的免费药品。不接收,也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但我做不到。”黄健说,她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位患者,在她看来,医院不是赚钱的地方,是治病救人的地方。

  在黄医生的80多位患者中,类似的情况占比超过半数。“每个地方的医保政策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一样,患者做出的选择一定是花最少的钱,能拿到最多的药,我作为慈善医生完全可以理解。”黄健说,正因为她对患者的理解,患者和家属都把她当做可信赖的医生。

  2017年底,61岁的义乌老伯在体检中发现白细胞异常高,被诊断为慢粒白血病,合并甲状腺癌。一个癌症就足够击垮一个人的意志,面对两个癌症,老人几乎绝望了。但在黄健高明医术的治疗和心理上的积极疏导下,老人的血项迅速改善,基因异常指标从100%降低到10%。“后来,手术成功顺利出院,只要定期复诊用药,他可以过着与其他退休老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还有一位来自乌克兰的美女,名叫Maryna,她已经成为义乌的媳妇。Maryna的父亲也患上了这个该死的慢粒白血病,因为长期与医生接触,她慢慢被黄健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经过3年的治疗,父亲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Maryna本人也成为了该院首位俄语志愿者。

  据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首个被提出不需要通过骨髓移植就可以治愈的白血病。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所有的新发白血病患者中,约15%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以前,慢粒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不到5年,而现在90%以上的慢粒患者都能超过5年。

  “通过公益援助和医保政策,一年的药费在3600元左右。”黄健说,慢粒病友只要稳定服药,每三个月到医院进行BCR/ABC融合基因检测,完全可以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