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风物志丨金华通济桥的前世今生(上)

2018-03-24 21:48:18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3月24日讯(浙江在线 特约作家 方增吉)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对当时金华水运状况的形象描写。也许滔滔西去的婺江给时人的印象真是太深了,后来流寓金华的南宋诗人李清照,也不禁感叹金华是“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江南重镇。横跨在婺江之上的通济桥,俗称金华大桥,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通济桥从建成到今天,既记录了其本身的风雨沧桑,也见证了金华城市发展的历史。

  僧人未能圆梦,宪使奏请营建

  据《明大一统志·金华府》和《光绪金华县志》等史料记载,在通济桥未建成前,婺江上“原比舟为桥”,浮桥的桥址就在今大桥东边的盐埠头,与问津桥(即上浮桥)相望。由于“双溪合流而西,其势滋大”,当时浮桥经常出现“弱勿支,舟数败,行人亡”的悲剧。

  (一)伐石作桥。婺江上一幕幕舟毁人亡的悲惨场景,金华西峰寺僧人宗信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在元大德四年(1300),他提出了“伐石作桥,以利永久”的设想。为使梦想变成现实,他四处募缘,亲自选定桥址,征招建桥工匠,经过五年多的艰苦施工,在浮桥的西边终于砌成了11个桥墩。但由于宗信劳累过度,没等到架设桥梁,就不幸逝世,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

  (二)建成廊桥。元统二年(1334)春,浙东宪使徐奭,奏请朝廷继续营建停工近30年的通济桥(浙东宪使,是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使的简称。肃政廉访司是当时朝廷派驻地方的中央直属机构,主要负责派驻地的监察、司法、治安、刑狱、钱粮、赈灾等日常事务。肃政廉访司一般配正、副使两人,其他官员若干。廉访使是廉访司的正职长官,朝廷三品官员。当时全国设有22个肃政廉访司,如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负责巡察庆元、温州、台州、处州、绍兴、衢州、婺州7个路,驻地婺州,即金华城内)。经过九年的努力,到了至正二年(1342)四月,终于建成了“二台十一墩,计十二孔,架木为梁;长七十八丈,宽二丈四尺,高四丈一尺;上覆以屋,六十四楹,建有三殿二亭”的廊桥,共化资金七万余缗(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也作计量单位)。这是当时钱塘江上游规模最大、长度最长、建成最早的桥梁。这座廊桥不仅成为沟通婺江南北的通衢,而且还成了古婺州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四面八方的游人慕名而来,争睹大桥的风采。许多文人雅士也经常登桥观景、赋诗作画,抒发其对廊桥和婺江的赞美之情。明朝后期的文学家、戏曲家屠隆,就写了一首名为《通济桥》的诗,曰:“芙蓉山下锦为溪,二水迢迢绕廓西。襟带势成双浦合,檐牙高出众峰齐。……”从此,通济桥更加扬名在外。

  桥梁屡毁屡修,历尽风雨艰难

  可是,这座以石为墩、以木为梁的廊桥,虽然看上去非常美丽壮观,但终究经不住洪水和烈火的侵袭。据史料记载,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的544年中,通济桥因自然和人为毁坏就达27次之多,其中被洪水冲毁达22次,火灾烧毁3次,战乱毁坏4次。因此,通济桥被迫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一)改搭浮桥。清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清。十三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举兵响应,在数月之内迅速攻陷福建全省后,又派遣马九玉部攻陷衢州、金华。康熙十四年(1675),清政府派军队平定耿精忠叛乱,在这次战争中,廊桥被乱军烧毁。后来,金华知府张荩、知县王治国,在双溪驿前改搭“比船二十七只,铁缆二千五百斤,铁猫四座”的浮桥。在搭建浮桥过程中,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和响应,他们纷纷出钱、出力。家住婺江南岸的戴尧天等乡民,后来又出资“添造桥船五只,铁缆五百余斤。”然而,好景不长,改搭好的浮桥,不久又被洪水冲垮。康熙二十年(1681),金华知县刘培初,又带头捐出俸禄,在“造(船)三十六只,加砌两岸”后,浮桥又继续恢复通行。

  (二)重建廊桥。乾隆十五年(1750),金华知府郑远、知县张玉衡把重建廊桥列入官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他们组织工匠“叠石架木,覆以屋,始复旧观”,廊桥的雄姿又再现婺江之上。这次廊桥重建工程完工后,还“余银三千余两”,但是这些“余银”被一个主管工程的官员独吞了。当时有一个知情人,名叫藤嵩,他就及时向上级领导写举报信,揭发官员贪污工程款的犯罪行为。此事立即引起了上级官员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马上立案调查,最后建桥的“余银”得以如数追回,贪污工程款的官员也依法受到了处理。后来,官府把这件事被当作反面典型刻入石碑,以警示后人。

  (三)恢复渡船。乾隆四十五年(1780)五月十四日,廊桥上不幸发生火灾,这座重建才30年的廊桥,又被大火烧毁。为解决老百姓的过江问题,官府临时“复造渡以济”。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老办法一直延用了30多年之久。其间,“山水时涨,屡遭覆溺”的悲剧又经常在婺江上发生。

  (四)建石拱桥。嘉庆十二年(1807),吴廷琛知金华府。他上任不久就下基层调查研究,听取婺城老百姓的呼声。当他了解到“城外双溪桥毁坏已久,以舟充桥,水涨多覆,但因修建费用大,迟迟不能重修”的情况后,非常着急。在嘉庆十四年(1809),他就与金华知县杨兆璜共同倡议新建石拱桥,并带头捐款,亲自筹措建桥所需资金。到了嘉庆二十年(1815)十一月,石拱桥终于建成,整个工程前后共化了六年时间,“用银四万余两”。新建成的石拱桥为:“两岸各一垛,中十三墩,墩形西正方,东侧小椭而剡,以杀水怒。南岸当水冲处,石其堤以遏水势,上侧转瓮辅石,旁侧瓮栏叠石。桥长九十八丈,广(宽)二丈六尺,高四丈八尺。”可见,石拱桥整体设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合理,坚固程度也比以前有明显提高。由于新建的石拱桥其规模比原基础明显扩大,之前,官府还征用了“朱基头朱某等旧田二顷六亩一分一厘”的土地,并向农户支付了“共折银一百一十二两五钱九分五厘五毫”的征地款。

  (五)修石拱桥。民国十一年(1922)夏,金华地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灾,上游洪水猛泄,婺江水连涨5次,洪水挟树木、携家什,滚滚而来,通济桥墩垛又被全部冲毁。为了使桥梁更加坚固永久,在组织修复时,特别在“桥墩四周面石接缝处钉键以固之”,同时“拱圈上用石灰七成,黄泥三成,再以河中砂石调合成饼,铺厚尺许,以天雨不漏为度,再以石板铺平。”另外,还加砌“桥西两边石栏高四尺”。

  (六)改公路桥。民国二十三年(1934),通济桥经过整修沿用为公路桥。然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民国29年(1940)9月13日,日军机疯狂轰炸金华城,通济桥南端的一至五孔被炸毁。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的浙赣战役中,国民党部队为阻止日寇继续南侵,又被迫将北端主桥的五、六、七孔炸毁。1949年6月,刚成立的人民新政权组织力量,对通济桥采取架设工字钢梁、在钢梁上铺上木面的办法进行临时性修复,又勉强恢复了大桥交通。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