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夜读党史105丨全国党代表金华人物之中共三大代表

2017-09-04 17:41:35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9月4日讯   【编者按】习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我们与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党史读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学的你。

  金佛庄,1897年12月20日生于浙江省东阳县横店良渡村(今东阳市横店镇)。1918年,金佛庄东阳中学毕业后,改入保定陆军学校,投笔从戎。1920年直皖军阀开战,军校一度停办。金佛庄改入福建厦门大学,改而“研究教育和文学”,而要求改造社会之心甚切。1921年10月,金佛庄重返保定军校,满腔热情地学习和研究风起云涌的各种新思潮,新学说,探求人生价值和救国救民真理,信仰马克思主义。他挥笔写下《手段与目的》、《从我们的方向和精神所产生的一种方法》等《佛庄日录》,记载自己寻求人生真谛的探索过程。1922年上半年,他在军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投入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运动。他和校内40多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进步组织“壬戌社“,准备通过这个组织罗致各省革命军人同志,以谋求中国之革命。还提出一个分三阶段,逐步掌握军事实力,改造中国的方案。充分显示了他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推翻封建军阀势力,彻底改造中国为己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1922年7月,金佛庄军校毕业,先在上海闸北淞沪护军使属下任见习排长,旋调浙军二师陈仪部任排长。同年秋,金佛庄由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负责人徐梅坤(徐行之)介绍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成为党在浙江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的三个党员之一。

  金佛庄烈士

  

  中共三大会址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街3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金佛庄和于树德作为浙江的代表列席了大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是依据共产国际的决议,讨论国共合作及全体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国民党的问题。大会听取了陈独秀作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肯定中共二大以来党的工作成绩,指出在组织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是“忽略了党员的教育工作”,“党内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倾向”,“党内的同志关系很不密切”等。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等各项决议案。中共三大在组织方面作出一个重大决策,即共产党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党内合作关系。会议同时强调“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在政治的宣传上,保存我们不和任何帝国主义者任何军阀妥协之真面目”。

  大会在组织建设方面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这是中共历史上专门就中央组织结构、职权分工与工作制度而制定的第一部组织党规,其中包括对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职权、委员长、秘书、会计的职务分别作出规定。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对入党手续作了修改。规定入党必须有入党半年以上之正式党员2人介绍,经小组会议通过,地方执行委员会审查,区执行委员会批准,始为中共候补党员。

  金佛庄自觉地“从事革命,宣传革命运动”,参加《协进》、《浙江日报》、《嘉言报》、《责任》等进步报刊编辑工作,积极撰写文章,宣传革命思想,并因此被捕,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放。金佛庄能文能武,很快升任连副、营长,其杰出才华更受到党组织和中央领导毛泽东等的重视。1923年8月5日,在上海区委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密令“金佛庄同志相机作反对战争之宣传,应随营上阵,不可失掉原有位置”,以保存自己在军队中的实力,今后可为革命所用。

  1924年春,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金佛庄受党组织的派遣,到广州协助孙中山参加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任军校学生队第三队上尉队长。他平日除军事教育外,尤努力于政治和党务,深受军校首任党代表、国民党左派廖仲恺的器重,在广大师生中颇有威信。他是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的负责人之一。1924年7月6日,军校成立国民党特别党部时,被推选为特别党部的5名执行委员之一,为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出重要贡献。他在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领导下,积极支持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与校内国民党右派及所操纵的孙文主义学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金佛庄深刻剖析旧式军人黑暗腐败本质,痛感建设新型军队的重要性。他在上海《新建设》杂志上发表《军官的心理》长篇文章,深刻揭露旧式军队内腐败的上下级关系和军官的不良心理,鼓吹彻底改造旧式军队,建设新型革命军队。

  从1924年12月至1926年3月,金佛庄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三营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二团党代表、团长等职。率部参加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两次东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智勇兼备,运筹帷幄。在第一次东征时,为他所率三营获得“党军荣誉旗”。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策划了“中山舰事件”,篡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领导权,强迫以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全部退出第一军,在汕头前线的金佛庄被解除军事指挥官的职务,调回黄埔军校改任军事学主任教官兼改组委员长及法规编审委员长。当日,金佛庄在洪家花园写下了《佛庄自述》回顾自己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最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愿为信仰的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蒋介石很欣赏金佛庄的才华,企图以“浙江同乡”关系拉拢,并暗示只要他脱离共产党,即可重用。金佛庄忠于党的事业,毫不所动,并把蒋介石拉拢他的情况,主动报告党组织。

  1926年7月,北伐军总司令部成立,金佛庄任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第三科科长,旋升任警卫团少将团长。率部随总司令部转战广东、湖南、江西、并独当一面地完成总司令部分配的任务。1926年秋,南昌得而复失,金佛庄率警卫团参加攻克南昌外围的牛行车站,蛟桥等诸段,为最后攻克南昌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昌攻克后,皖系军阀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仍盘踞苏、浙、皖诸省负隅顽抗。为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金佛庄主动请缨回浙江、上海等地,深入敌穴策反。通过以前在浙军服务时的旧关系,秘密策动浙军等部起义。1926年12月9日,金佛庄化装成上海洋行买办模样,带随从自九江乘英商太古轮船,顺流东下。不料上船后行踪即被泄露,11日船到南京下关码头即被军阀孙传芳部逮捕。上海国共两党设法营救不及,于12日被杀害。

  金佛庄牺牲后,广州、武汉、南昌等地国民革命阵营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和开展广泛的悼念活动,广州、武汉等地军民,纷纷为金佛庄举哀,颂扬他“创造黄埔军校深资臂助”、“随军北阀功在党国”、“身殉主义壮烈可风”。

  1945年4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金佛庄的名字被光荣地载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编印的《死难烈士英名录》。解放后,金佛庄被列为全国著名烈士和中共著名党史人物。

  金佛庄烈士陵园

  

  金佛庄故居

  

  “为国捐躯”石碑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