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兰溪曾是“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黄金要地,千年商埠的繁荣正是因为水运航道织成四通八达的商贸脉络,但随着水运经济的衰退和陆路交通的迅猛发展,兰溪交通区位逐渐被边缘化,成为制约兰溪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历史证明,交通是发展之基,交通兴则兰溪兴,交通是兰溪新时期建设“一区一地一城”的具体实践和共建金华的主要平台。如何让交通先行,跑出“共建都市区”的兰溪速度,兰溪市委副书记、市长蔡艳心中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全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金华综合交通廊道的战略布局,兰溪迎来补齐交通短板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必须抢占共建都市区大交通的主动权,打赢交通翻身仗,实现对外大开放。
“十三五”期间,兰溪制定交通建设“3632工程”,即投资200亿元,建设“三横六纵三联”为主要框架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轨道交通,积极构建对外交通快速化、城际交通便捷化、交通枢纽立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一流交通体系。
打造对接沪杭的西部桥头堡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兰溪作为金华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一环,以项目推动为抓手推进交通事业大发展,打造第四大都市区对接沪杭的西部桥头堡。
一方面,打通对外“大通道”。推进351国道、金建铁路、临金高速、义兰公路、金兰中线、金兰公交快线、金兰轻轨等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351国道是横贯兰溪东西走向的大动脉,将沿线的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五十里杨梅长廊、白露山风景区、芝堰古村落、诸葛八卦村等风景名胜串联起来,为旅游全域化夯实基础。
金建铁路是“黄山至金华”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沪昆、杭黄两条高铁的重要联络线,短短65公里的里程,可以串起4条高铁,将有效增强兰溪与义乌、金华、杭州、上海等周边城市,以及泛长三角地区多个经济圈的快速对接。
临金高速连接杭徽、杭新景、杭金衢、金丽温4条高速公路,将为金华新增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通道,极大拉近了浙中、浙西与杭州的距离。
义兰公路、金兰中线、金兰公交快线、金兰轻轨是都市区城际交通重点工程,将进一步加快金兰、金义两地的同城化,增加都市区经济的互融性,促进民生共享共益。
另一方面,畅通城乡“微循环”。全面优化城乡路网,加快董将线、兰湖大道二期等城乡快速道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城乡“半小时交通圈”。大力实施交通畅通工程和智慧交通建设,延伸金角路,加快工人路、凯旋路改造提升,全力消除14条城市断头路,确保居民出行顺畅。
深度融入开放大通道
交通是城市核心竞争力之首,便捷的交通就像是一条产业纽带,将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嘉宝物流等特色经济区块中的多种行业高度聚合,带来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与技术流,建成一批特色小镇、科创基地、创新示范区等,带动城市综合开发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发展航运,让“黄金水道”再扬帆。兰溪港航开发围绕“一个枢纽工程、三个航道工程、一个港口工程”三大建设项目进行建设,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近期,重点建设衢江姚家枢纽及船闸工程,衢江航道(兰溪段)工程、兰江航道(兰溪段)“五升四整治”改造工程,兰溪城区三江口航道疏浚整治工程等。
兰溪的水泥、冶金、纺织等支柱产业对航运契合度较高,作为金华水运的核心,兰溪港预计未来吞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可与绍兴市水平持平,吸引依托临港、临水的大型工业企业向腹地延伸,以交通优势带动产业集聚,形成以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为主的沿江产业带,深度融入以水运为主的义甬舟开放大通道。
二是规划“高铁小镇”,让交通发挥综合效益。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接入金建铁路、金兰轻轨、45省道、47省道等重要交通设施线位,方便群众一站式交通换乘。围绕高铁站建设功能完整、宜业宜居,集交通枢纽、餐饮娱乐、住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增强兰溪城区带动力、提升镇村承载力、培育旅游吸引力,打造新的产业发展高地,推动产城融合。
串联路畅景美的生态风情线
公路是一道流动的风景,未来的兰溪,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要通过美丽公路将风景名胜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进美丽全域化。
一方面是建养并重,提升道路景观。在S313金兰中线改建工程、330国道外迁二期工程、兰溪上华至婺城琅琊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中,推广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结合周边生态景观,同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观赏型的绿化模式。持续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环境整治和“白改黑”改造工程,对马墩线、46省道等五条公路实施精品示范公路景观提升,宜种尽种,见缝插绿,通过增设驿站、亭台等景观设施,为群众提供安全、畅洁、舒适、美丽的行车环境。
另一方面是实施“美丽公路+”工程。我们立足于建设美丽乡村、转化美丽资源、服务美丽经济的高度,按照全省美丽公路“五个一万”的建设标准,围绕浙中生态廊道“十个一”的目标,以国省道公路为主干线,农村公路为纽带,打造了兰芝风情线、游诸风情线、兰贺风情线、兰北风情线等一批美丽公路。通过“公路+特色经济”“公路+山水资源”“公路+人文景观”“公路+休闲体育”“公路+乡村民宿”等,串联起山海林田湖、城镇乡村景,力争把市域每一条道路都打造成美丽乡村的风情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线、农民增收的致富线、旅游观光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