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兰溪永昌石窟新发现摩崖石刻 初步确认是古采石场

2017-04-28 15:01:1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何贤君 杜羽丰 通讯员 王莹 冯亦柔 时补法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4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贤君 杜羽丰 通讯员 王莹 冯亦柔 时补法自浙报集团微信公号《浙朵》率先刊发兰溪永昌石窟的报道后,一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众多专家和媒体齐聚永昌街道社塘村,探寻石窟奥秘。

  石窟见诸各大媒体的首个周末,原本荒无人烟的石窟也热闹了起来,游客络绎不绝,甚至还催生了“石窟经济”。

  后来,还有村民告诉记者,石窟附近还疑似存在陨石坑,有人曾经捡到过黑色陨石。另外,据兰溪市志记载,社塘村附近还存在商周时期遗址和唐代寺庙,这些与石窟又有何关联呢?

  重重疑团让记者再访永昌石窟。石窟的前世今生究竟如何?它真的只是古代采石场么?

  石窟走红后游人如织

  永昌石窟真的火了。社塘村村民胡永飞的感受最为强烈。他家门口的村道上,几乎每天停满了游客车辆。

  “前往石窟探险的游客络绎不绝,从早上七点多就有游客进山了,车辆从村口一直排到村中央。”胡永飞说。

  往石窟方向步行,沿途不断能遇到成群结队的游人。在石窟附近,不少村民摆起摊子,卖起凉帽和饮料。曾在石窟内养猪的村民徐建新则抓住商机,在石窟边承包的水库里划起了船,收费5元一次,带游客从“水路”进石窟。徐建新说,周末两天游客量暴增,坐船的人虽不多,但一天也有10多趟。

  为了应对蜂拥的人潮,在石窟外,如今已竖起了“该洞尚未开发,存在安全隐患,请勿擅自入内”的标牌。尽管如此,游客们仍然热情不减,争相前往。

  考古专家揭秘

  一个大型古采石场

  除了怀揣好奇心而来的游客外,石窟的“身世”之谜,也吸引了许多地质、文史爱好者前往一探究竟。

  4月26日,考古专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一行也前往石窟,探寻石窟的奥秘。当抵达3000多平方米的石洞时,王海明一眼发现,它与龙游石窟一样,是一处古代的采石场,并且这片石洞处于未充分开采状态。

  “洞里有沉积土,但可以判断深度不深,因为没有踏石,工人是直接下洞开采的。”王海明边看边判断,“明明有老宕口存在,却没有深入开采,可能是遭遇客观原因中断了。”他分析,导致开采中断的原因,可能是运输环境发生变化,也可能是历史原因。

  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金维松曾经参与过龙游石窟的开发挖掘工程,他同样认为这是一个古采石场。

  “先在石头上凿出一个空间,然后由上往下按实际用途开采所需石条。单从面积来看,要挖出这么大一个石窟,开采期限非常长。”聊起采石工艺,金维松分析说。至于为什么要挖石窟,不直接从表层取石,金维松推测,露天石层太硬,古时工具不先进,再加上受天气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工期。

  没有发现村民说的陨石

  意外发现有“天下太平”等刻字的石窟

  有村民反映,在最大石窟边上,曾经发现黑色的像铁一样的黑色石头。更令人称奇的是,边上的地形地貌极像一个陨石坑。

  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传说中的陨石坑。这是一个类似漏斗的圆形坑洞,漏斗壁全由岩石组成,底下是一块凹陷的平地。

  记者搜寻了许久,并未找到村民所说的陨石。

  倒是所谓的陨石坑边上,记者再次发现了几个刚刚开采就停止的石窟。在其中一个石窟顶上,记者偶然发现竖刻的两行字,一处是“光绪二十五年”,一处是“天下太平”。字迹工整,阴刻。

  1899年,何人在此雅兴大发,想可点啥呢?第三行开头,写了“大”字两个笔画,就没有再刻,也不知为何。

  这些石刻下面,就是一块刚刚凿了一半的条石。原来石匠是从上往下往里凿槽,再左右两边凿槽,再下面凿槽,条石就出来了。为何这里刚开始早就半途而废了?令人不解。

  一切,无从知晓了。

  石窟与商周遗址和唐代寺庙毗邻

  如今,走在永昌老街,闲步李渔坝,甚至在诸葛八卦村里转悠,随处可见的,是疑似来自永昌石窟的红砂石。

  “按照就地取材原理,这些红条石可能就取自这几座石窟。”王海明说,与现代许多采石场放炮开采方式不同,这几座采石场开采很精细,都是一次性加工成规则形状,每块重量为几百斤,运输成本很高,因此石头应该是就近使用。

  但石窟于何时开凿,还是个未知数。

  从永昌石窟沿着山路往诸葛镇方向走上1公里左右,有一处寺庙,叫西岩寺。

  康熙金华府志对明因教院有一段较为详细的记载,“在县北三十里,唐贞观年间建于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老树倚岩,岩倚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这里提到的明因教院就是如今的西岩寺。

  另外,据兰溪市志记载,在永昌街道潭塘坞村,有一个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商周遗址,遗物以印刻纹陶为主,纹饰有叶脉纹、回纹、席纹等,表层流失严重。

  两处均在永昌石窟相邻的古迹,或许也能给石窟断代提供一定的依据。

  石窟未来路在何方?

  永昌石窟将何去何从?王海明的观点也是谨慎对待。

  他建议,可以先做一个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如果决定开发再制定相关规划,对开发的投入等情况都要心中有数、切合实情。

  他还认为,当前这几座石窟正处于关注度较大的状态,不少游客慕名前往,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做好安全管理。

  有读者提出,水下还有两个洞窟有待发掘,是不是赶紧派潜水队一探究竟。

  还有读者建议,既然龙游石窟是国家级文保单位,那么兰溪是否应该赶紧就此申请文保单位。整个永昌街道,目前发现的商周遗址有3处,其中最大面积永昌村达1000平方米,这个街道还有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多处,以及清代名人李渔的故乡,为何不能整体规划和开发?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