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即时报道 正文

“桐川抱水琴山开怀” 工业重镇再谱产城融合新乐章

2017-01-05 19:57:37 来源: 金华网 作者:
【编者按】前不久,金华市委书记赵光君专题调研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风貌提升工作时强调,推进金华赶超发展、加快实现浙中崛起,重在提升经济实力,最终比拼的是综合环境。
金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打得怎么样?能够全面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吗?能够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吗?浙报集团金华分社派出记者,进行调研采访。

 

《桐琴新貌》摄影 李增军

 

 

桐琴,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

她是一座古老的村落,已有千年历史,因坐落“桐溪之南,琴山之北”而得名。

千年桐琴,沧海桑田。如今,她又是一座新城的名字,产业基础日渐厚实,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桐琴镇从2016年7月开始开展以“争创小城市培育试点,打造全域化发展标杆”为主题的百日攻坚行动,以环境革命引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高端化。12月,顺利入选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

古老的黄土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和强劲的青春活力,谱写一曲高亢激越的“化镇为城”新乐章。

《车水马龙闹桐琴》 摄影 张建成

 

 

(一)“黏”住违建业主不放松,打赢拆违治乱攻坚战

午餐时间,47岁的新桐琴人商乃昌忙碌在自家经营的“东北老七饺子馆”里,上下两层100多平米的用餐区,座无虚席。“来咯!正宗的东北酸菜馅饺子!” 商乃昌招呼着客人,脸上乐开了花。

11年前,他带着全家人到桐琴创业。5个多月前,他还无法想象,新搬迁的店铺居然生意会这么好。那时候,商乃昌的饺子店还开在桐琴五金大道万润名城附近,那里聚集着桐琴有名的违章建筑群。

百日攻坚行动开展后,商乃昌的店铺被列入拆违名单。投资了十多万装修的他,刚开始与作战组的关系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但架不住作战组人员一次次登门做思想工作,还主动帮忙寻找新店面,张罗装修,商乃昌最终动摇了。

“他们前后来了有30多次,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违章建筑中做生意总不硬气。”

让商乃昌感到十分庆幸的是,政府帮他新张罗的店铺位于佳源广场美食一条街,不仅环境比原来干净整洁,周边分布工业园区,客流也很充足,生意竟然比原来还要兴得多。

“幸好搬迁了,要不然哪有这么好的生意。” 外貌憨厚的商乃昌哈哈笑着,满是得意的神色。

桐琴的拆违治乱行动中,像东北饺子馆一样和谐的拆违场景不是个例。

许多拆违点上都出现了“业主一边发牢骚,一边递茶水,一边配合腾空”的场景,整个攻坚行动实现了“零冲突、零事故、零群访”。

桐琴的拆违工作如此势如破竹,是怎么做到的?

桐琴镇党委书记张智祥说,百日攻坚行动以来,桐琴广泛发动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治乱拆违作为争创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两美”桐琴第一阶段的目标。

为此,武义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推进桐琴镇小城市培育工作指导组,从全县各部门精心选派100名业务骨干,分成6个专项工作组和11个作战组,细化责任,明确分工,积极投入“5加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

同时,实行镇村联动,将村主职干部编入作战队伍,使作战组与区块内的村级班子实现工作、信息、精神“三个互通”,紧密配合增强战斗力。发扬“牛皮糖”战术,作战组成员坚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撑着眼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脱一身皮”的作风,“黏”住违建业主不放松,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使得工作取得了有效突破。

从2016年7月开始,桐琴共拆除违法建筑624宗、11.33万㎡。白依田畈存在17年之久的2.8万㎡违法建筑、滨江工业区4.6万㎡的企业违建全部拆除,东皋村沿永武二线35间1155㎡违建店面、市场路4000㎡违法搭建、飞石寺门前4195㎡违法建筑等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有效解决,啃下了“硬骨头”、扫除了“拦路虎”、挪走了“绊脚石”,干出了势如破竹的态势和摧城拔寨的气势,打赢了拆违治乱攻坚战。

同时,桐琴积极探索综合执法,公安、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累计劝停违法停车3068辆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237人次,清理占道经营、乱堆乱放2399宗;累计组织开展统一清查行动42次,破获治安案件78起,刑事案件2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86人。通过拆违治乱,镇村变得整洁,道路变得通畅,市场变得有序,治安环境明显好转,社会风气有效净化。

“拆违治乱不仅拆除了有形的违建,更拆除了部分群众的小农意识和守旧观念。”桐琴镇党委书记张智祥深有感触,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增强了群众对城镇的热爱和对美丽的追求,“城镇建设要有规划、有管理、有秩序”的基本价值理念和法制意识、公德意识,不断植根于广大居民和业主心中。

桐琴五金大道

 

 

(二)破解“成长的烦恼”,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位于凤凰山工业区的“桐琴电商创业园”,立马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活力,开阔的的园区里绿意盎然,抬头就能望见高远的蓝天。

浙江禾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俊正在办公室里悠闲地泡着茶,和团队成员商量着新款“电子秤”的设计方案。

80后的马俊2014年进驻电商创业园,带着一个不到百人的团队,经过2年努力,2016年的“双十一”,公司一天的成交量就达到30万单,冲到同类产品网络销售全国第一。

“俗话说得好,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桐琴电商园给了我们很好的创业环境,便捷的政策对接。园区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和党支部,给年轻的创业者提供了很多帮助。” 马俊说起公司取得的成绩,不断为桐琴镇政府的好政策点赞。

桐琴镇分管电商的负责人吴俊鹏告诉记者,电商创业园所在地原先是一幢老旧厂房,2014年该镇对老旧厂房资源整合进行“二次开发”,将原门业制造企业的厂房及办公楼改造成为电商办公及仓储空间,并配套完善第三方服务机构,创意设计、快递物流、金融服务等功能。目前共有23家企业入驻,2016年网络销售额度达到6亿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桐琴镇紧紧围绕培育现代化小城镇的发展目标,依托工业强镇的产业优势,积极构建园、村、企三位一体电商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电商换市”、“两化融合”。

桐琴镇党委书记张智祥告诉记者,桐琴素有“千年古镇、商贸重地”的美誉,古时是武义江上永康港的重要船舶码头,是武义、永康、缙云主要通商口岸。上世纪90年代,在全县率先开发低丘缓坡发展工业,开启工业化进程,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

《桐琴佳源广场》 摄影 李小波

 

 

从县内看,桐琴发展走在了全县乡镇的前列,一个宜工宜商宜居的小城市已初具规模。但是桐琴的产业发展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

在新常态下,以拼资源、拼成本、拼优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路径已难以为继,桐琴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产业层次不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环境资源容量不足和城镇建设滞后等系列困难与挑战。
“桐琴只有下大力气整治好环境、成功争创省级试点,才能有效破解要素制约,从根本上补齐城市化发展短板,桐琴发展才会更有基础和活力,才能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

张智祥表示,“十三五”时期桐琴镇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培育现代化小城市,打造‘两美’建设先行区”为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镇、商贸兴镇、生态立镇、和谐减震”四大战略,加快“产业强镇、宜居新城、幸福桐琴”建设。

必须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战略,围绕“产业强镇”建设目标,重点在“三个更”上下功夫。

发展更富产业,立足现有基础,重点培育健康运动、高端门窗与安防系统、高端家用电动工具、高端后备箱经济等四大特色产业,积极推进规模型、效益型、科技型、品牌型、生态型“五型”工业发展。

拓展更大市场,突出抓好桐琴电商产业园和电商专业村建设,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和传统企业电商化发展,完善快递物流等功能配套,进一步构筑园、村、企“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加快电商换市步伐。

培育更强企业,坚持扶优扶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一批拥有现代技术、实施现代化管理的现代企业和龙头企业,优化企业发展梯队,力争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40亿元,培育10亿元以上产值企业5家,5亿元以上企业8-10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

“只有环境全域化大整治大提升,才能倒逼桐琴镇的工业转型、产业大提升。” 张智祥表示,这一次桐琴入选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来得非常及时。

桐琴正在积极推进江滨工业小区“退二进三”,收储闲置用地和相关资产,深入开展“四破”整治,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引进大企业、好企业,大力发展规模型、效益型、科技型、品牌型、生态型工业,力争2016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一百亿。实施市场提升工程,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和美丽经济。启动蜜梨产业园建设,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如今的桐琴镇,正在打造“产城融合”示范点,以产业支撑推动城镇发展,促进人口集聚。产品结构、销售方式、分配形式、生产工序等等,都在向更高效、科技、品牌、生态的方向发展。订单销售走向卖场销售,机器换人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家电厨卫安上了物联网翅膀,走上了智能化产业道路……在桐琴的工业企业中,处处可见转型升级的喜人变化。

《桐琴印象》 摄影 钟子连

 

 

(三)再造更美桐琴,老百姓的幸福感很重要

夕阳西下,漫步在桐琴镇江南城防游步道,沐浴着武义江清新湿润的微风,眼前的美景让人陶醉:被夕阳染红的江面上,白鹭展翅飞翔,江堤下,悠闲自在的垂钓者轻轻抛洒鱼竿。

洁白干净的游步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落叶,三三两两的游人正在雅致的凉亭里,凭栏眺望远方……

放在半年前,这样的场景,很多桐琴人都无法想象。

土生土长的桐琴人老金就住在武义江南岸边,这段城防堤坝,他以前从来不上去。“就是一条破烂狭窄的土路,江里流过的水,又脏又臭,躲都躲不及,谁会上去看风景?”

然而,自从镇里强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关停了江边的污染企业,还实施景观改造,一切都像变了魔术一样,武义江变得水清清,天蓝蓝,游步道变得宽敞舒适,沿江小品赏心悦目,昔日人人避而远之的防洪堤,成了居民们散步悠闲的好去处。

江南城防景观改造,只是桐琴“栽好梧桐树,打造更美城镇”的一个缩影。

桐琴镇政府认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得怎么样,老百姓的感受很重要。

培育现代化小城市,除了分享扩大投资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增加创业和就业机会外,必须让桐琴的老百姓从中得到更多摸得着的实惠,体验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桐琴镇区一角。摄影 李小波

 

 

为努力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桐琴镇正以“改老城建新区”为重点,进一步打造宜居新城。大力实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加快城镇建设、强化城镇管理,使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交通更便捷,环境更整洁,休闲有去处,生活品质更高。让居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显著提高基础教育、医疗、平安建设等公共服务水平。

在优化空间布局方面,桐琴正在积极整合现有多项规划,加快江北的规划设计,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新区发展框架。以完善交通道路框架为重点,努力改善老镇区的商业与人居环境。

具体来看,桐琴正在以“不折腾、不重复投资、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为要求,重点推进“十大工程”。

邀请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全面修编完善九大规划,绘好蓝图。改造8条主要道路,打通断头路,提升景观,优化镇区路网框架。改造5条主要道路人行道,新建3个停车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对17个重要节点进行景观提升,打造城镇亮点,串点成线,提升城镇品味。对重要商业街沿线和重要节点可视范围进行立面改造,展现“商贸重镇”特色。

在城市管理工程方面,全面开展车辆乱停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六小”服务行业、“牛皮癣”五大专项整治,强化城镇管理,优化秩序。改建部分市场,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实施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城中村改造。

接下来,桐琴还将全面开展村庄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全覆盖,完成8.5公里精品线路景观绿化及5个精品村创建,打造桐琴乡村特色。

在镇政府的规划蓝图中,6.7万新老桐琴人的幸福美好生活,正在一步步走来,一点点落地。

桐川抱水善聚五湖四海水,琴山开怀情暖东南西北人。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产业强镇、宜居新城、幸福桐琴”会吸引更多凤凰择佳木而栖。

编辑: 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