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即时报道 正文

图文解读丨中国共产党东阳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

2016-12-27 13:53:07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东阳日报综合报道

 

 

 

 

12月26日,中共东阳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东阳剧院隆重开幕。

 

 

 

 

东阳市委书记黄敏代表 中共东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扛起使命、赶超发展,为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金华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八八战略”和“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总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赶超发展主基调,坚定转型升级不动摇,着力强化“城区横店一体化、影视旅游全域化”双引擎带动作用,全力打造“影视旅游名城、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东阳”,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东阳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力打造“影视旅游名城、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东阳”

 

 

 

 

关键词:工业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抓好实体经济。提升经济开发区工业主平台承载力,打造一流产业新城。加快老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着力打造一批“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小微园。深入实施企业亩产税收规范工作。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大企业;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

关键词:影视旅游

全力发挥影视旅游全域化引擎作用。加快推进影视产业园、圆明新园(秋苑、冬苑)、梦上海等项目建设;拓展影视产业链;培育一批影视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企业,办好中国(东阳)影视产业发展大会;完善“横漂”管理服务,支持横店影视学院专升本。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打响影视文化、木雕文化、休闲度假三大旅游品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关键词:建筑业

推动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转变。继续做好建筑业招商和营改增工作,大力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加快组建采购、财务、劳务等联盟。加快建筑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建企“航母”和龙头企业。

关键词:木雕红木

规范提升木雕红木产业。围绕“更好的工艺、更优的设计、更多的选择、更高的性价比”要求,推动产业更加有序、更高水平发展,努力实现“买红木到东阳”目标。

关键词:服务业

着力推动其他服务业发展。打造“时尚城市”“世界工艺品之都”。培育互联网经济;完善农村电商网点布局。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科学谋划经营性土地出让,有序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业

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坚守耕地红线,提升农业“两区”水平。全面建成“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发展。大力培育农业企业家和新型职业农民。

 

 

 

 

关键词: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再攻坚。有力有序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等8个领域的改革。继续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打造镇乡街道“四个平台”服务体系。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推进PPP模式,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三权”改革,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强化改革“落地”导向,完善改革工作常态化推进机制,确保改一个成一个。

关键词:科技创新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大创新主体培育,支持科技人员创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倍增计划。推动科技孵化中心扩容提档升级,鼓励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小微园、“两创”园建设,发挥科技大市场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引进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全面落实科技项目、人才奖励扶持政策,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

关键词:项目建设

力促项目建设新突破。建立完善市镇两级“项目库、招商库、土地库”,力争项目库投资规模达2000亿元,招商库规模达1500亿元。继续实施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编好“招商地图”,实行区域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相结合,实现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中小企业拓展融资工具,缓解融资难问题;完善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机制,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关键词:城乡空间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区、横店“双城”集聚带动,社区型、中心镇型、工业型、生态型镇乡街道梯度分明、高度融合的城乡空间布局。编制综合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突出“三乡一城”特色,加快中心城区的总体城市设计。城区小区根据控规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推动城乡集聚发展。优化村庄体系和村落空间布局,着重保护传统村落,延续历史文脉。

关键词:基础设施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一轴二心三环四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杭温高铁、甬金铁路、金义东城际轻轨、义东永高速、横店通用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努力实现各类交通“零换乘”,形成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国道省道新建、改建步伐,加大公路“二改一”“白改黑”和山区公路的提升改造力度,形成顺畅快捷的市域公路骨架网络。大力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农村饮用水提升等工程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关键词:城区横店一体化

强化城区横店一体化引擎作用。加快横店小城市培育,深入推进横店城市风貌综合提升,在拆、改、亮上继续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结合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高标准打造“高铁新城”,带动南市街道、城东街道等区域发展。增强城区和横店产业互补,推动影视旅游要素“对流”,实现影视旅游全域化发展。

关键词:区域联动发展

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抓住金华全力打造“综合交通廊道、金义科创廊道、浙中生态廊道”契机,积极谋划、主动对接,加快融入金义都市区。深入推进东义同城化。对接“义甬舟”海陆联运大通道。开展与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合作交流,承接产业和要素转移,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分工合作。

 

 

 

 

关键词:城乡面貌

全面提升城乡面貌。深入开展城区风貌提升,加快老城区慢城建设,提升南山森林公园、北山生态休闲区品质,全面建成江滨景观带,推进城中村、旧住宅区改造,加快断头路打通、主次干道改造、慢行系统、停车场、街心公园、地下管网等项目建设;建立“业态准入、门前绿化、店招规范、常态保洁”严管机制,实现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落实“一加强三整治”,进一步提升南马、巍山、歌山、千祥等中心镇的功能,完善六石、湖溪、画水等集镇的基础设施,加快虎鹿、东阳江、马宅、佐村、三单等集镇建设,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生态质量。从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入手,深化“三整一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加快精品线、精品村建设。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传统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农村新业态,打造美丽经济,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之以恒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扩容,完善农村治污设施运维管护机制,持续改善流域水质。纵深推进“三改一拆”,从快从严拆除存量违章,严控新增违法建设,做好拆后土地规划利用,有效改善居住环境。深入开展大气治理十大专项行动,建成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推进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全面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深化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大力推进绿化工作,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实现“绿满东阳”。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实现城区与主要工业功能区供气全覆盖。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重点发展绿色照明、节能建材等生态环保产业,推动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成为新增长点。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机制创新,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生活水平

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力推动创业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机制,增加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山区镇乡加快发展,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强化住房保障力度。探索农房改造新方法、新途径,实施农村建房用地指标专项专用,优先解决无房户危房户居住问题;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落实公共廉租房保障。

关键词:公共服务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加快市民卡工程建设,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一体化社保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公益化、普惠化和优质化,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扶持东阳中学等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提高中职教育发展水平,支持高职院校更高层次发展。大力支持民资兴办优质教育。优化城区公立医院布局,鼓励支持民营医院发展,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体系,努力打造浙中最重要的医疗中心。加快市体育中心建设。推进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

关键词: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健全民主政治。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推进依法治市。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处非”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平安金鼎。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把思想建党作为首要任务,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不折不扣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弘扬“崇文重教、精工善艺、大气包容、创新图强”的东阳人文精神,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把干部队伍作为关键抓手,铸就发展中流砥柱。镇乡街道和部门领导班子要树立走前列的意识,弘扬苦干实干精神。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把“拆、治、归”和基层一线作为锻炼和考察干部的大赛场,以事择人,人岗相适,让有为者有位。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坚决整治“为官不为”问题,畅通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通道。

●把夯实基层作为固本之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优化基层骨干队伍。抓好村级组织换届,进一步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深化农村党员、村干部积分制管理,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干部能上能下的新方法新路子。进一步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建设一批区域性、实体化的党群服务中心,发挥两新党组织实质性作用。大力推进“党建+”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在推动中心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把党风廉洁作为根本目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全力压实“两个责任”。细化责任清单,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聚焦主业主责,敢于执纪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以及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中失职失责的,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依托木雕家训馆、农村文化礼堂家训长廊等阵地,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带动作风持续好转。

 

 

 

 

编辑: 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