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义乌全市上下都在哀悼都市火魂——邹宁浩,一位英勇牺牲在消防岗位上的战士。当人们满怀深情地追忆着英雄的点点滴滴,关于邹宁浩生前的一些事迹、照片也不断被转发。其中,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在网络上,有人在传播疑似邹宁浩接受抢救时的照片。在我看来,不管此举的初衷如何,都极为不妥,甚至涉嫌违法。
伤者接受抢救、治疗,这个过程应该是他的隐私,未经允许私自拍照,更是未经本人和家属同意在网络上公开发布、传播,这会给本人和家属带来极为沉重的“二次伤害”。
记得一位年轻的女歌手去世时,有媒体记者潜入太平间拍摄她的遗体,曾引发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谴责,引发道德讨论。天津爆炸时,有外媒记者未经允许拍摄消防战士的遗体,也曾被愤怒的人们指责。
现在,科技发达、网络畅通,随时随地都能用手机拍照,一个“发送键”就能将照片与全世界网友共享,但是在沟通越来越便捷的同时,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拍摄的照片是否侵犯了别人的隐私,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对于你来说或许是无心之举,却很可能在不经意间给别人带来伤害,何况现在我们身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这样的伤害程度是呈N级上升的。
孔子有云:“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既是礼法,又是礼俗,是习惯法,是社会自发秩序,礼来自传统、习俗,以及对人情常理的承认。良好的网络环境既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也需要网友们有着对社会良知的守道精神,顺应公序良俗。
我们感慨邹宁浩的生命定格在美好的青春年华,感慨邹宁浩舍家为民、奋不顾身的大爱情怀,同样,我们也该自觉维护英雄最后的尊严,让他走得坦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