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3日),金义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距其封关运营迈进了关键的一大步。至此,金华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史上,又迎来浓墨重彩的一页。
上午,联合验收组听取了金义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和预验收工作情况汇报,实地检查了一期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相关监管和配套设施。联合验收组认为,金义综保区各项监管设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同意通过验收。
联合验收组组长、海关总署加贸司副司长李志辉,与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宗尧签署《金义综合保税区验收纪要》,向金义综合保税区颁发了《综合保税区验收合格证书》,并与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暨军民为金义综合保税区揭牌。
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暨军民,副市长邵国强,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金义都市新区党工委书记郑余良,市相关部门、金义都市新区管委会、金义综保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共同见证“金义宝”验收。杭州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孙荣燕主持验收工作会议。
金义综合保税区规划总面积1.79平方公里,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分为口岸作业区、保税仓储区、保税加工区、综合服务区及商贸展示区等五大功能区块。
“金义宝”一期项目将充分利用综合保税政策优势,积极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打造先进制造业加工贸易基地、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基地、辐射华东的保税物流基地、技术和商品交易展示基地,将金义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服务浙闽赣皖四省九市经济协作区开放型经济和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新平台。
“金义宝”建设以来,紧锣密鼓:2015年10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金义综合保税区;2016年1月4日,作为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项目,“金义宝”一期项目迎来开工,2月15日正式进场施工;10月28日,“金义宝”一期通过省级预验收。
围绕努力实现“金义宝一天、全世界一圈”目标,“金义宝”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跨境平台商、国际贸易商、物流运行商、金融服务商。截至2016年12月,签订正式协议及注册企业40家,总投资10亿元,主要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涉及化妆品、日用品、进口肉类等商品门类。
记者了解到,通过国家验收后,“金义宝”一期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理顺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争取早日封关运营,发挥金义综合保税区辐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作用,为全省促外贸稳增长多做贡献。
此次国务院联合验收组,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税总局、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共10个部委组成。
(据金华新闻网,原标题《大喜报!“金义宝”通过国家验收》,原作者唐宇昕孙梦婷吴振荣潘浩然。编辑:叶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