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走村里,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不见了,一眼望去视野开阔了,心情也舒坦多了。”今天(12月20日),在村中散步的兰溪市马涧镇马坞村村民马建东与其他村民闲聊着,“以前各种电线在空中交错成‘蜘蛛网’,不仅感觉压抑,而且非常不安全。”马建东对如今的变化十分满意。
马建东的高满意度源于该村今年11月底完成的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示范村。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架空管线私接乱拉、线路老化、杂乱无序的现象,已成为影响“美丽乡村”整体环境的一大问题,村民要求改造的呼声非常强烈。为此,在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兰溪找准“痛点”,开展农村架空管线集中整治行动,着力推进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
为了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兰溪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并制定了《兰溪市农村管线整治实施方案》,今年重点对已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村、治“六乱”美“三化”示范村、四条风情线上的60个节点村开展专项试点整治,其余村逐步实施。
根据部署,兰溪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由中国电信兰溪分公司牵头承建,因地制宜对电信、移动、广电、联通等部门的弱电线路进行整体规划改造,拆除村内所有的旧铜缆、电缆分线盒和电话皮线,并对村内所有钢绞线进行重新整理,彻底改变村中线路“杂、乱、无序”现象,美化村容村貌,同时提高农村百兆光网覆盖,将所有老用户迁移到一张光网,让农村享受与城市同步百兆高速光宽带。
在改造过程中,兰溪注重“三清三化”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路面硬化工程等工程,同时注重创新,根据乡村不同的人文环境实施不同的整治方案,形成了四种可复制的示范类型。一是马坞式引管入渠。马坞村是花园式村落,村口公园的老樟树更是造型独特,我们根据贯穿整村的引水渠道,将马坞公园顶上的各种弱电线整合到了渠道中,完成了上改下的改造。
二是蒋坞式管线入地。跟踪蒋坞村“五水共治”及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村路面硬化时将弱电线进行了上改下的建设,使整个村庄看不到弱电的线路。
三是塔山式保护名胜古迹。梅江镇聚仁村塔山自然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通州桥”、“文昌阁”所在地,整治中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线路整治制定了特别的方案,并对新建休闲广场、篮球场及村庄四周及道路两侧的弱电线路进行了整治,全村环境大为改观。四是梅街头式恢复古村风貌。梅江镇民益村梅街头自然村村内古道环绕,古建筑古祠堂随处可见,整治根据古村落的布局,对新旧两条街道制定了不同的整改方案,抽掉了古老的街道上古建筑古祠堂的电缆,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原古村落的风貌。
兰溪农村架空管线集中整治行动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目前,兰溪已培育了100个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示范村,明年还将继续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