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即时报道 正文

横店再造:环境整治新标杆 产城融合新样本

2016-12-19 15:35:27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钱关键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代诗人朱庆余在《近试上张水部》一诗中,写了自己在参加科举考试后,借“夫婿”以问同僚:自己的文章及人品考得可还好?

  经过11个月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东阳市横店镇也有这样的一问。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回答清新响亮。

  今天的横店,一幅秀美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虽然整治提升工作还将继续,但“秀色美景入眼来”的自信已经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影视之都,休闲小镇”横店,已是焕然一新。这里不仅成了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新标杆,也是产城融合一个全新样本。

  横店再造,成效已显。

  

 

 

 

  一弯小溪的A面B面,生态环境的重塑再造

  八面山下八面街,寸土寸金不夜城。这讲的就是如今的横店。

  依靠秦王宫和梦幻谷等景区发展繁荣起来的横店良渡小区石水吉自然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如今石水吉绿草茵茵、溪水潺潺。村民老潘每天都会在家门口的人行慢道遛上几圈,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时间往前倒推半年,这样的生活似乎还不可想象。

  老潘经常溜达的这条小溪叫西溪,一侧是村子,另一侧是马路,全长七八百米,五六米宽。老潘小时候,西溪清澈见底,村民还常在此洗衣洗菜、嬉戏玩耍。景区热闹起来后,一些居民找起了商机,在小溪上盖上水泥板,原本交通不便的几十幢沿溪民房,就成了炙手可热的店面房。水泥板则成了天然的“停车场”。

  

 

 

 

  “原来小溪上只有两座桥,大家都要绕行,看到有利可图,大家纷纷效仿。”老潘说,随着村里饭店、宾馆越开越多,700多米长的小溪彻底消失。游客不知道地底下有条溪流,只是在夏天水泥板豁口处,能闻到熏人的臭气。西溪成为垃圾河、污水河。水泥板底下的各种管线、电线乱七八糟地缠绕着,年久失修也没有人管理。

  “把溪打开,治好污水”。去年10月19日,横店城市风貌综合提升工作吹响号角。位于两个景区之间的西溪成为一个重点整治区域,经过几次努力,想了很多方案,最终横店镇决定让“消失”多年的西溪重见天日。

  “西溪已经被盖了十几年,为何要打开盖子?”因为涉及沿溪村民的利益,西溪“见天”的工作,村民们的抵制。乡镇干部一遍遍、一个个说服村民,终于在今年7月打开了水泥盖板。

  横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颖说,“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打开西溪,里边脏乱臭程度还是让我们惊讶了。”垃圾长年堆积,淤泥厚达七八十厘米厚,纵横交错的各色管线来自11家管线。经过一番清理,11家管线单位统一从地下管网走,才算上“安全保险”;排污口和污染源,截污纳管的工作有序开展。

  “淤泥清理完,他们将溪边两侧用石块砌起来,溪上建起木头以及石头的景观桥,还在溪边铺了一条慢行道。”陈颖说,到10月底,西溪“打开盖子”基本完工,才有了段首的这一幕美丽情景。环境好了,北京一家旅游服务公司和上海一家连锁酒店,分别投资10多万元,建民宿、办客栈,做起了“美丽经济”。

  西溪整治只是这一次横店风貌提升、全员参与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去冬今春,由东阳市四套班子领导挂帅、市镇两级干部组建的11个工作组、共230多人,横店集团上万名员工,小区和村庄全体群众,也不遗余力地投入到这场环境整治中。

  在横店的张山坞村,光是清理村里的垃圾,就整整干了一个月。每天3台挖掘机、5台拖拉机在忙活,运走了6000吨垃圾。

  横店集团分管景区周边360度环境改造的陆宇翔说,在明清宫苑景区的围墙外,有一片6.4万平方米闲置空地,为了整个镇区的风貌提升,他们在几个月内将所有的老旧搭建物全部拆除,将其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公园。“这个公园全部投资及成本有近三千万元。”陆宇翔说,整个环境综合整治,集团在基建方面投入就达上亿元。

  近一年来,横店以“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为目标,以洁化、绿化、亮化、序化、影视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风貌综合提升,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成果数字可以列出一长串。截至目前,在横店这片土地上,已清理出15.5万吨垃圾,拆除10.7万平方米违法建筑、乱搭乱建,整治9处马路市场,疏浚10条河流,清理70口池塘、清理河道53.7公里,推进镇区20余条主次道路地下管网等工程建设,累计铺设地下管网10.5公里, “白改黑”64万平方米。

  整治的背后,横店镇区增加了20多个“口袋”公园,新设9处城市小品,“生长”出29万平方米绿地,新增2400个停车泊位,重新铺设污水管道11公里。很多人感叹,横店变大了。

  除此之外横店还实现慢性交通系统全覆盖,完成马拉松、旅游专线沿线围墙修复、彩绘102处,完成清明上河图、梦幻谷、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等6大景区主入口周边农房改造6.9万平方米,旅游专线沿线农房立面改造近7万平方米。

  随着万盛主题电影街、景区周边村庄360环境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过去曾被称为“景区内像欧洲,景区外像非洲”的横店,如今已成为一座“时尚不夜城”。

  

 

 

 

  一个小村的过去现在,产城融合的典型样本

  在横店镇区通往圆明新园景区的横黄线路边,有个小村叫尚伦庄村。村子并不大,只有300多人,外形也不起眼。

  出生于1981年的陈欣,是这里的村民。从小向外飞的陈欣14岁就离开村子,到大城市去闯荡了。干过工地、包过工程,去年,他还在苏州包了个建筑项目。

  今年春节,陈欣回了一趟老家。他发现老家在变化。春天里,在“90后”联村干部李峰的牵线下,村里来了10余位美术老师。短短数月的构罗西尼、创意、绘画,尚伦庄已蜕变成一个古风新意的美丽乡村。

  老家的变化,让陈欣很心动,萌发了回家创业的念头。说干就干,他将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农家乐,取名叫“壹号庄园”。经过一番设计,一个100多个平方米的古朴餐厅就呈现在了大家面前,一楼用来做餐厅,再加上一个露台,夏天可以同时容纳90个人一起用餐。他还在门口挂上了“闲情逸致尚伦游”的灯光条幅。

  餐厅开起来后,陈妈妈从工厂辞职来帮忙,还雇了两名工人,生意还不错。“我们这里有点偏,以前,谁会想到到我们这里来吃饭?”陈欣说,横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后,村口的垃圾中转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门前的垃圾桶,所有的垃圾直接从农户家直接运去几里之外的垃圾中转站。

  风景变美了,臭味变花香,来的游客也多了起来。今年十一黄金周,他的小店营业额达到了3万元。陈欣说,这家小店,一年可以为全家增收十几万元。不仅如此,小店开张后,先后有多位影视明星前来就餐。12月13日晚上,就有曾饰演《隋唐英雄传》、《雍正王朝》等电视剧的演员林志国都来品尝陈欣家的手艺。

  村口的一处闲置空地,也被东阳人黄晨昊相中,他投资数百万元将其改造成亲子乐园,并在不远处的坡地上,建起一家高档民宿。短短不到一年,过去无人识的尚伦庄村,已成为“尚伦印象”休闲度假区。

  在横店镇党委书记赵耀亮看来,横店的环境整治是实施村庄景区协同发展、影视旅游富村富民的一个良好契机。像尚伦庄村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横店雅堂小区正成为一个高端“横漂村”,郊区的“夏溪滩”是远近闻名的东阳索粉生产村,村庄景区的协同发展,让来这里的购物者络绎不绝。

  数据显示,在横店环境综合整治的近一年来,横店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今年1~11月完成国地税收入36.63亿元,同比增长30.03%,年底可突破4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81.37亿元,同比增长5.57%;固定资产投资56.26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工业性投入17.28亿元;截至今年10月已完成外贸出口37.09亿元,引进外资300万美元,引进内资6.67亿元,浙商回归13.59亿元。

  为加快全产业链延伸、提升产业发展空间,构建泛娱乐众创平台,不久前,横店影视产权交易中心设立,镇里还专门成立产业植入组,以18个村(小区)为首批重点实施点,精心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精致产业。镇里还成立民宿产业协会,推进特色村产业植入工作,发动农户连片种植荷花200多亩、水稻800多亩、向日葵100亩,让农业种植成为横店的一道靓丽风景。

  “形成一村一品后,我们可以把相关产业对接到相应的精品村。”赵耀亮说。在镇里有关部门牵线搭桥下,多家影视公司已计划集中落户雅堂小区。

  在尚伦庄村,继“壹号庄园”之后,村里的“贰号庄园”农家乐也在装修中,不日即将开张。听说镇里的产业规划后,陈欣也计划在农家乐的基础上,在村子里开发民宿。“我家的二楼、三楼,可以规划出9个房间的民宿。”陈欣说,每当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横店镇的酒店、宾馆总是人满为患,很多人甚至住到了永康、磐安等邻近县市,摊位乡村民宿还是大有可为的。

  

 

 

 

  一座小镇的N种遐想,横店城横店梦世界人

  横店是国内第一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拥有全球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是中国最大的影视产业发展基地。去年,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营业收入达150亿元,游客数量达1500万人次。其长盛不衰的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影视业、迅速崛起的旅游业,也贡献了东阳全市超过1/3的产值和税收。

  可以说,横店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既是针对“脏乱差”的环境整治行动,也是淘汰“低小散”的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既是促进包容共享的民生改善行动,也是强化基层基础的社会治理行动。从过去的“工业重镇”,到现在的“影视之都”,横店不断发挥影视文化与旅游休闲融合互促的产业优势,着力推进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和生态功能有机衔接,实现影视基地与山水风光相协调、城区景区园区相融合,构筑宜居宜业宜游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在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中,要同步实施产业植入,带动特色村落(小区)建设,推动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这是横店这场环境革命的最终目标。”东阳市委书记黄敏说。在这场环境整治提升的“最终目标”带动下,这座耀眼的浙中小镇,在“影视之都,休闲小镇”发展道路上,可以由第一、第二、第三甚至第N种可能。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试验区党工委书记黄阳明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在促进景区全域化的发展,同时,横店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在倒逼着横店环境风貌的提升。他介绍,横店目前有28个实景拍摄基地,20座摄影棚,每年各类剧组不断涌入,目前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的横漂演员有4.5万人,常住的横漂有6000~8000人。现在的横漂,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演员,在横店从事影视道具制作、汽车租赁、演员中介服务、餐饮配套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外地人,都可以算作“横漂”,横店对很多“横漂”来说,就是梦想的天堂。

  当然,未来这里还可以是影视产业的众创之城,作家、编剧、影视产权的交易中心。目前影视产业仍在从横店向周边乡镇不断蔓延,在东阳的其他乡镇,目前已诞生了20多个拍摄基地。

  横空出世,店乃一城。有人说,横店不仅是横店人的横店,她也是全国、全世界小城镇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观。在横店圆明新园夏园试营业的第一天,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邀请,让全世界的人都到横店来游玩。

  寒冷的冬夜,凌晨0点,你走在万盛街,这里的一些特色小吃店依然人声鼎沸、香飘四溢,在很多人眼里,横店已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不夜城”,她还是中国的“时尚之都”“休闲小镇”,随着民宿等产业的规划落实,农业观光、乡村体验游也会愈加火爆,再加上早已有之的“磁都”、“医药科技”的名声,更是吸睛无数。

  横店城横店梦世界人,未来的小城横店,可以有无限的遐想……

编辑: 李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