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义乌消防战士邹宁浩火场牺牲的新闻刷爆了金华人的朋友圈。
当大家都在表达对这位英雄的缅怀和敬意时,也有一种质疑的声音认为,为何要派一个消防战士专门拍照?不就是拍几张照片,在外围安全地带也可以完成,有必要这样拼命吗,这样的牺牲值得吗?
在我看来,邹宁浩最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正是因为他在危险面前,从来没有计较自己的得失,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践行这份职业赋予它的使命和责任。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敬业精神和执着信念,他便和那些穿越生死线的“战地记者”一样,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消防战士里,除了救火的战士,还有一种岗位叫做“火场文书”。在火灾现场,他们需要冲在最前面,采集现场照片和视频,为消防部队科学处置各类火灾事故提供实战经验,也可以作为消防警示报道的素材,更好地向市民宣传和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学习防火常识和逃生技能。
消防本身是一个高危的职业,而现场拍照的“火场文书”,为了解火灾全貌,可能出现在灾害现场的任何一个位置,他们的工作,同样处处都是危险。
邹宁浩的身份就是这样一位“火场文书”。
努力把灭火救援现场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来,这就是邹宁浩一直坚持的。
在他眼里,这份工作和救火一样重要,一样有意义,他把深入火灾第一现场,当做他的使命和职责,不会因为惧怕危险,就躲得远远的,随意应付了事。
而邹宁浩的敬业精神,源于他对这份职业真正的热爱。
在刚入警时,担任了3年战斗员,在火灾第一现场多次与死神插肩而过,看着百姓家园被无情大火吞噬,他萌生了“重视消防,远离火患”的决心,于是才拿起了另一种武器,笔和相机,用另一种方式和战友们共同进退,出生入死。
在火海中倒下时,他的手里依然紧紧地握着心爱的相机;那一刻,他把自己炼成了真正的“都市火魂”。
可以说,战斗岗位的消防员,灭的是一场一场的火。而邹宁浩们做的,则是让城市以后不再有火灾。这也是他的初心。
邹宁浩的精神,让人明白,什么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由此想到,和邹宁浩一样,当新闻发生时,深入第一现场,也是新闻记者的使命。
但是和邹宁浩的敬业精神相比,许多新闻记者可能要汗颜了。
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也滋长了许多新闻人的惰性,让很多人远离新闻第一现场,甘于做新闻的“二道贩子”。在办公室里网络搜索,拼拼凑凑,便是一条稿件。
新闻记者的初心,是为了追求真相。
为什么战地记者能获得最大多数人的尊敬?
因为在面对灾难和战争时,一个真正的战地记者,会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不惧危险,穿越在枪零弹雨中。
灾难并不是记者的节日,只是因为公众对真相的要求和知情权,要求他们近些、再近些。战地记者,可以说最完美地诠释了这份职业赋予新闻人的使命。
而他们的初心,是为了以后没有战争。
尽管只是一名普通记者,我们也应该怀有一份责任和良知,把事实和真相呈现给观众。
只有深入到新闻现场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不会被假象所迷惑,才能采到最真实、鲜活的新闻,留下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不仅如此,各行各业的人们,如果都能不忘初心,明白工作岗位赋予自己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忠职守,即便做不到英雄的壮举,依然是一种伟大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