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即时报道 正文

杯赛禁令是釜底抽薪还是扬汤止沸

2016-12-14 21:12:33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浙江新闻客户端评论员 侯明明

昨天(12月13日),杭州市有关部门终于出手,针对当前火爆到疯狂甚至有些不理智的小学生“杯赛热”“培训热”下了禁令。所谓的下禁令,其实也就是重申了11项禁令,包括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变相组织奥数等学科竞赛;严禁学校推荐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严禁教师参与社会培训机构办班教学和管理等。

杭州市有关部门反应不可谓不快,但禁令有没有用,重点还在执行,效果还有待观察。既然是“重申”,就证明这些禁令在之前就已经存在,现在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之前为什么在禁令存在的情况下,有些培训机构、学校能“禁而不止”“顶风作案”?是禁令没做到有的放矢还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真正落地执行?在没有找到禁令失效的症结之前,如果只是单纯地重申禁令,结果恐怕并不乐观。

杭州小学生的培训热、杯赛热已经热到了什么程度?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可以看到,公办小学的学生参赛率在60%~70%,民办小学更高,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了100%。一件事情的流行背后,必然有着利益作为推手。小学生及其家长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参与奥数等培训和比赛?还不是为了拿到民办中学的入场券,多一分入学的希望。毕竟,拿到杯赛一等奖,入读民办中学就相当于板上钉钉了。而民办中学也有自己的“委屈”。根据杭州市的相关规定,民办中学不能通过考试招生。怎么办,总不能在大街上靠“缘分”来抓学生吧。学校的升学率决定了学校的未来,而优秀的生源则保证了升学率。为了民办学校的未来,也只能和培训机构联手,通过杯赛的办法来对学生“掐尖”了。

为了杯赛,小学生付出的是大量刷题和牺牲休息时间,家长的代价则更大,几万元的培训费用、比赛报名费都还算小事,还要陪读陪考,有的还放弃了工作,专职陪孩子学奥数,考各种杯赛。而这,又集中反映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一窝蜂地争抢民办中学的入场券?无非是因为公办中学基本只能从相应的小学招生,那民办小学的学生该何去何从?于是,有限的几所高质量民办中学就成了“香饽饽”。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不得不从几万同龄人中杀出一条血路。而教育资源优化平衡配置虽然喊了多年,但在一定时期内,名校和一般学校的区别仍将存在。

11项禁令,能给杭州火热的培训杯赛热降温吗?能真正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吗?杯赛之外,民办中学又将通过何种可行而公平的途径招生?不妨拭目以待。

 
编辑: 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