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即时报道 正文

寻访古村落①︱浦江“大宅门”—养在深闺人未识

2016-11-28 09:14:43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石磊 朱浙萍
 

编者按:目前我国传统村落正在加速消亡,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剩下已不足5000个,仅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9%。针对传统村落加速消亡的情况,目前已有数千个传统村落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保护名单。
最近,住建部公布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于11月15日公示结束,这意味着八婺大地将涌现出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雅湖村等29个“特色古村落”。

它们有的以“大宅门”古建筑众多著称,有的在风土人情民俗方面有独到之处、有的在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上有相当建树,它们可能是美食+民宿的“特色村”。从今天起,我们愿意撷取一小部分向读者推荐。如果您认为自己的村庄有哪一方面相当有特色,您也可以通过我们的镜头向全市读者推荐。

石守信后裔浙中地区最大聚集地

浦江县城一路向西,驱车10公里,就在壶源江源头双溪(曹源溪和东岭溪)的汇合处,坐落着一座貌似船形的小村庄。
小村庄的地理位置颇有特色,东面可眺望仙华山,村南以黄壁山为屏,西北面群山层叠,而船形般的村居,就如同一颗遗落的明珠,静静地嵌在群山的怀抱中。

这就是浦江县杭坪镇石宅村,北宋开国将领石守信后裔聚集地。

最近这个小村子可谓双喜临门。

11月9日,刚入选了最新(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其间,恰逢石宅村历史上第20次圆谱大典举行,也是最近70年来第一次续谱。刚过去的这个周末(11月25~27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族人乡亲纷纷赶回村里,参加盛典。

村里演戏三天,大摆筵席,各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闪亮登场。平时静谧的小山村,热闹得如同过年一样。

修葺一新的石氏宗祠

圆谱大典隆重举行,村里热闹得像过年

上周六,阴雨绵绵寒风飕飕,但乡亲们冻得红彤彤的脸上一个个喜气洋洋。修葺一新的宗祠里,挂着施村“小石宅”送来的“万石荣昌”匾额。

据村里宗谱记载,石宅古时是浦江通往严州府(今建德市)大道上的一个大村落。

村子有石、楼、张、董等多姓合居,以石姓为主,石氏族人们都自称是北宋开国将领石守信后裔。根据史料的记载,宋元交替之际,石姓先祖道旺公看上了石宅好风水,“喜仙华东障,双溪西来可称奇胜”,因此在这里建筑房屋,定居了下来。

为了庆祝续谱完成,村里请来戏班子,除了演三天婺剧,还举办了各种浦江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祭祖、什锦班、接谱巡街、后阳竹丝灯等,好不热闹。

浦江板凳龙——用竹篾扎的龙头

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乡亲们自发的走亲串门活动。在外地上学的,工作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外求学的游子,呀呀学步的孩童,全都回来了。

11月24日晚,执导过电影《泉水叮咚》、《儿女情长》的上海电影制片厂老导演石晓华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和当年村里的小伙伴们闲话叙旧,乐不思蜀。

圆谱庆典就像一个美食节

圆谱庆典还像一个美食节,家家户户张罗着一桌桌丰盛的饭菜,都是家乡的传统菜肴。东家吃完到西家吃,让久违归乡的游子们,吃得好不过瘾。

深夜了,石宅依然灯火辉煌,许久未见的亲人故友,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吃着美酒,咿咿呀呀的戏文在回荡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一种浓浓的乡愁不觉从心头泛起。

保存最完好的七甲怡顺堂

十座厅堂古建保存完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小村子的热闹,是因为游子的集体归来。其实,平日里的石宅,静谧得像个深闺里的女子,
亦或者是一个静默微笑的老者。

石宅入选最新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不是因为它的名气大,相反,或者正因为养在深山人不知,让它保留了一种最本真质朴、清雅脱俗的气质。

石宅依山而建,粉墙黛瓦的房舍高低错落,最有特色的是,村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十余座大大小小的明清结构的祠堂、厅堂和古建。

下新厅懋德堂

其中包括修葺一新的石氏宗祠、保存完好的怡顺堂(位于七甲)、最袖珍的厅堂——翻轩、新旧房杂建的旗杆里、曾经人丁兴旺的敦本堂(位于四甲)、懋德堂(位于下新厅)、绳万堂(位于上新厅)、余庆堂(位于后阳)八座祠堂和厅堂,以及出过诸多国军将领的“廿四间头”,还有著名报人石西民的三间故居。

才子佳人或桃园结义题材的门窗木雕

这些厅堂或气派,或别致,板壁、门窗、牛腿等处的木雕,历史人物、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依然清晰可见。

很多村民都记得,因为厅堂多,以前整个村子的建筑门廊几乎连绵成片,下雨下雪都可以不用打伞。

到处可见精美的牛腿

行走于石宅的一幢幢古宅间,时光与历史似乎已沉淀在斑驳的墙壁和门扉上。

一个小山村居然存留这么多古建厅堂,让人诧异。而这些厅堂房舍,至今都住着村民,一个小小四合院,几户人家杂居,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上新厅依山而建的绳万堂

村支书石学强告诉我们,石宅的一个厅堂,就代表着石姓一个房头,石家一个支系。“石姓子孙成家立业了,就可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繁衍子孙,几世同堂,继承传统。”可以想见,这些厅堂背后,有着多少家族的悲欢离合,一座厅堂,就是一段生存的背景和历史。

因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古村落的利好消息,大家都很兴奋,村里都传开了,说国家会有一笔维护补助。至于以后村子要怎么保护开发,村支书也不清楚,只是非常兴奋,憧憬未来。

浦江县文保单位——石西民故居

但他认为目前一个好处是,这样至少老宅子会保持现状,不会擅自拆旧修新。

“我去过很多地方,一个村有这么多祠堂厅堂的也只有浦江西部的石宅和浦江北部的潘周家了。”浦江县政协委员石磊说,“也希望利用传统村落保护名单的公布,尽快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

编辑: 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