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即时报道 正文

银行短信通知有隐患?这个团伙全国诈骗九百余起获利惊人

2016-11-22 12:03:3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傅颖杰 通讯员 康婷

  

 

  相比狡猾的犯罪分子,银行系统可能遗留的安全隐患更让人担忧。

  近日,金华警方宣布侦破一起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在全国打掉一个利用银行短信通知进行违法诈骗活动的犯罪产业链,成功抓获并刑拘犯罪嫌疑人27人,缴获赃款350余万元。

  梳理线索,警方发现,自2014年以来,此类案件全国共发生900余起,涉及全国80多个省市,且诈骗模式如出一辙,广大市民尤其是网店店主损失惨重。

  

  说是为了吃“回扣”

  义乌人老郑经营有一家网店,主要批发办公用品。

  前不久,有一位新客户通过网络平台账号联系上了老郑,对方自称是大型外企公司的,出手阔绰,在店里挑了一大批数量和价值都不菲的办公用品。

  老郑不敢怠慢,忙乱了一阵备好货物,但等结账时,客户却提出一个“怪”要求:希望老郑把每件商品的单价多标高1-2元。

  “这样是为了吃回扣。”客户解释。

  最后,客户问老郑拿走了手机号和某银行的银行卡账号,说货款很快就会让财务打到该银行的卡上,到时老郑再把回扣的几千块钱打回给自己。

  老郑同意了,双方心照不宣。

  接下去,老郑的手机收到了短信,短信内容显示:用户xxx于x月x日x时x分,向您尾号为xxxx的账户发起金额为xxxx元的转账,请注意查收是否入账。

  这条短信后面,还紧跟着一条安全提醒,说:该通知不代表您已收到汇款款项,请查询银行账户余额。

  老郑仔细检查了第一条短信,确认是真正发自银行的,所谓的卡号后四位和货款金额也和自己的卡对得上,所以想当然就以为货款已经到账,转手就把回扣的钱打给了对方。

  几天后,老郑查自己这张银行卡的余额,却发现这笔货款根本没有到账,回头再看起初银行发来的第二条短信,才觉得里面竟然“大有文章”……

  老郑此时再想联系客户,当然是联系不上了,只好报警。

  

 

  全国900余起同类案件,惊人相似

  老郑最终损失了几千块,钱不多,甚至老郑自己都没太在意。

  但通过搜集该案的作案方式、手段,金华市公安局合成作战室民警发现,和老郑一样被骗的,数量还不少:从2014年开始,全国共有900余起同类案件,涉及全国80多个省市,其中仅金华地区就有100多起。

  通过梳理,警方发现此类案件竟呈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受害人都是在网络平台做批发生意的网店店主,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司采购人员,通过网络联系商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采购物品,同时索要回扣。

  网上谈妥后,嫌疑人还会提出一个奇怪的要求,就是只能通过某特定银行的卡转账,若商家直接有该银行的卡那省事,如果没有,嫌疑人会想方设法让商家办理该银行的卡,随后再转账。

  接着,受害人手机就会收到类似的“银行汇款通知”,正是这条短信,让很多受害人信以为真,并放心地把回扣打给对方,少则一两千元,多则上万元不等。

  金华警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诈骗团伙,而发自银行的短信,则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可能致使受害人放松警惕并最终被骗。

  那么,这条短信真是银行发的吗,又是怎么来的呢?

  

 

  短信是真短信,汇款却是“假汇款”

  警方查明,该短信由某银行系统自动发送,也就是说,短信是真的,也是真的来源于银行,但为什么汇款却没有到账呢?

  警方解释,该短信实际上是该银行的网银或APP自动发送的一则通知,举个例子,在手动输入姓名、手机号码、卡号以及金额之后,该银行的系统会自动编辑一条短信发送到该手机号码上,内如如下:用户xxx

  x月x日x时x分,向您尾号为xxxx的账户发起金额为xxxx元的转账,请注意查收是否入账。该通知不代表您已收到汇款款项,请查询银行账户余额。

  系统可能遗留隐患的地方就在于,收到短信的人,手机上看到的银行卡号并非全部数字,而通常是后几位,中间则以“*”号代替,但只要后几位数字能对上,收到短信的人就可能以为这正是自己的银行卡,随之放松警惕,以为汇款已经到账,却不去查询银行余额。

  但实际上正如短信内容注明的一样,这样的一条短信其实只是根据填入的信息自动发送的一则通知,而非到款信息。

  最终系统转账时,将仔细核对收款人的姓名、卡号和预留手机号码,若3者全部一致,这笔钱才会最终打到收款人账户上,这时候收到的短信,才是真正的到款短信。

  而犯罪分子狡猾的地方就在于,他在输入卡号时故意输错一位,反正系统是根据我输入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的,中间故意输错的卡号,收款人短信里也看不到,只显示是“*”号。

  信息不一致,所以哪怕犯罪分子一开始转了十几万钱过去,最后还是会一分不少退回到自己账户上,可谓是“空手套白狼”。

  也许你可能觉得这样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的确,只要店家稍微注意一下该短信提示的内容,检查一下自己银行卡账户余额,这个诈骗也就进行不下去,但遗憾的是,还是源源不断有人被骗。

  

 

  全产业链条打击,有人专门注册账号

  再说回到这个案子本身。

  在电商平台的帮助下,警方陆续串并了多起案件,并经过近半月的调查,清晰刻画出了该团伙的诈骗模式,掌握了该团伙的分布范围:分散在吉林、哈尔滨两地,有3个作案窝点,由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组成,目前仍在疯狂作案中。

  案件引起了金华警方的高度重视,金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叶旭池明确要求,迅速成立专案组。

  10月16日,两个专案组分赴吉林、哈尔滨,千里追踪诈骗团伙的行动正式展开。

  10月26日下午5时许,专案组兵分两路冒着-6℃的严寒,在吉林、哈尔滨当地警方配合下冲进事先调查清楚的窝点实施抓捕,共抓获27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电脑15台,缴获赃款350余万元,扣押轿车1辆。

  警方介绍,这27人中,彼此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在电商平台注册账号或购买账号(3元一个),每个账号诈骗一次后即放弃,有人专门负责诈骗,有人负责取款……

  目前,27人已经全部被刑事拘留,同时,警方也向相关银行发送了公函,通报了有关案情,要求改善短信的发送方式,减少被犯罪嫌疑人利用的机会。

编辑: 李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