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0日磐安讯(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傅颖杰)郑芬兰的“村长日记”写到第68篇时,磐安古村榉溪引来了一番新局面。11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位大咖因为“手工的村落”这样一个共同的理念与号召,齐聚在一起,走进磐安县榉溪村,体验古村的手工技艺,并进行跨界交流。
大咖中,有为抢救中国民间艺术,只身一人行程17万公里,自费考察55个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前后18年,征集艺术品实物一万余件,留下录像6000多分钟,摄影图片7万余张,考察笔记180万字的丰硕成果,著有《把生命融入民间艺术》、《天涯探宝》、《管祥麟考察56个民族艺术中国行》、《孤独行走》等书的“管祥麟”。
有文化部振新传统工艺哈密工作站设计师,灌木文化首席设计师,山西传媒学院动漫主任,国家双创人才库人才,先后获得国内国际动画、设计大奖30多项,出版动漫相关图书40余本,早年制作大量迪士尼等来自美、英、法的加工片,中国银行、雀巢、白象、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卡通形象设计者的“黎贯宇”。
还有中泰竹笛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杭州余杭中泰江韵乐器厂的创始人,是国家级苦竹之乡、闻名海内外竹笛之乡的笛箫制作大师“丁志刚”等等。
当然,还有郑芬兰,这位磐安大山里走出去的女子,一手创办了“小巷三寻”这个土布品牌,不仅于此,日程繁忙的她,还毅然接受了榉溪村民的聘请,成为当地名义上的“村长”,希望带领小村走出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
这条路就是手工,就是传统,也是大家心心念念的儿时东西。
在郑芬兰看来,手工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它来源于生活,而传承于村落,所以她发起“手工的村落”项目,希望能用热忱的情怀和力量让这些古村落复苏,并自然地生长,修复村落历史的同时,也修复现代人浮躁的心,让村落和传统融入大家内心。
说起来“高大上”,其实也很接地气,郑芬兰拥有的,就是全新的运营理念,植入了现代优秀技艺和品牌塑造的成果,再激活村落原有的产业形态,这样的一种结合,被很多人看好。
在郑芬兰的“村长日记”中,她写到:榉溪村的柿子红了,村里的妇女们忙的如它一样,有上山摘野菜,在家做盐卤豆腐的、还有开始浸粽叶的,村民们自发参与其中,看着忙碌的村民,我相信用心和有心可以改变一切……
短短两天的行程,或许短暂,但大咖们留下的对古村发展的建议之路,却让人影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