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当摄影师把镜头对准自己的家乡时,都会发现那就是别人眼中的诗和远方。生活从不缺美好,缺的是发现美好的眼睛。让我们随着摄影师的镜头,一同去发现、领略身边的小美好。
浙江新闻摄友团成员王会舜年过70,曾经当过老师,爱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一人一物。
1999年,56岁的王会舜退至二线,同时爱上了摄影,用相机或者手机保留下生活中的有趣瞬间成了他的习惯。他有句顺口溜:不带手机不出外,遇到精彩出手快,关注身边假丑美,老王就爱随手拍。
2014年,王会舜编了一本“老王的随手拍”,将120幅报刋上发表过的“随手拍”作品集结成册,这些作品很大一部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无心所得,看了却让人爱不释手,正应了那句话:生活从不缺美好,缺的是发现美好的眼睛。
最近一段时间,王会舜开始将每天的”随手拍“发至朋友圈,取一个标题,配上一段文字,文与图相得益彰,即成一个故事。有趣的画面、精巧的构思,或令人击节叫好,或引人陷入沉思,赢得不少点赞。
看到有朋友喜欢这样的形式,王会舜也决定,“老王的随手拍”会在朋友圈里继续下去。
老王的随手拍1:《驾驶员被困空中》
11月4日下午3时左右,在东阳南市街道贾宅村路口的宁画公路上,上演了惊险的一幕:一辆无拦板的货车,装满了红木板材,驾驶员因向右急转弯,想加快驶向有坡度的道路,加大了油门。这时,梱缚木板的绳子松动,“哗啦啦”一声,木板从车上全部滑落,使车子顿失平衡,车头腾空翘起一人多高。驾驶员困在车内,急打电话求助。短时间内,公路全被堵住。移掉落地的木板后,车辆才通行。
老王的随手拍2:《廉能生威》
走进古村落的一个大厅,大门口的一块玻璃屏风上,刻满了不同字体的“廉”字,正好与天井里高风亮节的翠竹融合映衬,一幅廉如翠竹,习习生风充满寓意的生动画面,向人们昭示着: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老王的随手拍3:《如此认真》
星期天,村中老房子的门坎上,长时间地坐着几个小学生,都在十分认真地看手机,玩游戏,孩子们也应适可而止。
老王的随手拍4:《蜂蝶恋花》
秋末冬初,各种野花也越来越少。高高的田坎上,一株攀爬的藤上开出了米状的小花,清香同时引来黄蜂和彩蝶。这样的小景,真是难得一见!
老王的随手拍5:《树穿绒衣》
天气逐日转冷,连四季常青的樟树,似乎也有些怕冷,竟拿出漂亮的绒衣,全身都穿了起来。(走进深山老林,长在山沟平地上的那棵大樟树,因长期受潮湿空气的浸润,整棵树的枝桠上都长满厥类植物。)
老王的随手拍6:《林中高楼》
江边的公园里,挺拔笔直的大树高耸云天。透过树林,江对岸的高楼鳞次栉比,成为城市里的特殊景观。
老王的随手拍7:《勤快老人》
为生活而奔波的画水镇林村老年人,肩扛自己的劳动成果,行走在赶往黄田畈集市的路上,尽管压弯了腰,还是一脸的笑意。山区老人一生勤劳,愿你一生安康。
老王的随手拍8:《田塍豆“爬杆”》
秋收时节,农户收获田塍豆、玉米等农作物后,多挂在树杆上、楼板下晾晒。这个农户却把田塍豆挂在高压电线杆上,既不雅观又危险,希望其他农户引以为戒。
老王的随手拍9:《心形窗帘》
东阳画水镇画溪村退休女教师金光明,去云南旅游时特意带回当地的牵牛花籽,种在窗下。立冬已过,多数花草开始凋零,她家的窗户上却爬满翠绿的藤叶,形成一个心形,五颜六色的牵牛花绽放其间,生机盎然,一片春色。
老王的随手拍10:《塔在楼中》
在某景区看到,楼中有塔,塔在楼中。独特的设计,新颖的建造,让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