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明强在电脑前服务买家
“亲,欢迎光临我们小店!很高兴为您服务……”
这位在电脑前忙碌的小伙子叫贾明强,他是义乌城镇职校高三电子商务班的学生,另一个身份是义乌某电商公司的准员工,月薪2500元。
去年,还在读高二的贾明强就积极参加学校引进的电子商务项目,一边完成电子商务课程,一边参加电商公司的实践。如今,他已经能够完全胜任售后客服工作。
“这部手机是公司对我完成业绩的奖励。”虽然小伙子讲话略带腼腆,但谈起自己取得的成绩,还是颇为自豪。他坦言,在毕业以后,将会继续从事电子商务行业。
高中生在校领数千月薪
据了解,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一般是学生以顶岗实习生进企业当见习员工,场地以企业场所为主,合作时间基本集中于高三实习期。
“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存在五个问题:实习岗位的固化导致职业训练单一化;企业对学校教学和学生状况缺乏足够了解;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文化缺乏必要了解;专业教师难以获得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企业岗位训练滞后于学生技能形成……”城镇职校副校长俞江浦说。
传统模式弊端,是城镇职校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根本出发点。近年来,城该校积极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创新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努力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引电商公司进校园,是城镇职校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之一。企业进入学校电商园,以“校中企,校中园”的形式,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就读电子商务班的学生,可以参加每两周一轮的实训。像贾明强这样,经过“学生→学徒→准员工”的路径,已近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在高三实习期,就能以准员工身份参加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发展。
在推出“引企入校,共建园区”的新举措之后,城镇职校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已建成1500平方米的电商园、600平米的烹饪技艺园、800平米的创业孵化园,引进了电商、文创、餐饮多家企业进校园。
城镇职校烹饪班小王正在制作鸡肉卷
学生跟着酒店厨师实战
走进烹饪技艺园幸福湖餐厅时,城镇职校烹饪班小王正在制作鸡肉卷。站在他身边的是当地知名酒店西餐厅的员工,正在提醒她制作要点。
“校企合作办学,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合理、更稳定、更优质的人才。”入驻校园的餐饮企业负责人胡立成说,他们派出了优秀厨师担任烹饪技艺园带徒师傅,与校方烹饪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形成双导师实训教学。
“烹饪技艺园为学生提供中式面点、西式面点、中式小炒、西式冷拼、前台销售、收银仓管、财务管理等35个工种的培训。全部都是实战操作,而这些,在平常的专业课堂是无法模拟的。”
“为学生未来高端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为本土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为义乌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培育更多优秀‘店小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城镇职校校长李建新告诉记者。
义乌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几年的实践,城镇职校逐步探索“校企融合、订单培养、轮岗实习、双师共育”的校企合作之路,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促进专业化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义乌市现代学徒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