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一座古祠,犹如穿越一段历史的长廊;会晤一座古祠,犹如聆听一位苍老明世的长者心声。
金华开发区洋埠青阳洪村,这个始建于宋代嘉定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建村史的村子,先后建造了颇具价值的古宅、古祠。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建筑精美。
它承载着繁衍文化、宗族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敦教文化、建筑文化、美学文化等。是古生态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当地一股永远抹不去的“乡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栋房子。一是洪氏宗祠,再就是洪初吉老宅。
探秘洪氏宗祠建筑结构
前中后三层看得人眼花缭乱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洪氏宗祠建于元末明初,三层两井,典型的徽派建筑。前层为八角亭榭楼台,高达20余米,雀门八字展开,气势颇为雄伟,与九峰山势如芴峙。
祠牌有三,高为“瞻依”意含遥遥相望九峰山,更是后人对先祖们文学才华和人品的敬仰与不舍。次为“雍睦“意为和好,愿洪氏后人永远和和睦睦,下为“三瑞流芳”、“三瑞”是洪氏堂名,更是将先祖们的忠君爱国,文学才华代代相传,流芳百世。
后层是供奉先祖灵位的圣地,中层为敬义堂建筑更是上乘,可惜毁于战乱,清嘉庆年间重建,现为市文物保护点,其建筑之精细,雕梁画栋,实为罕见。
中层顶部建有八卦吊亭,亭内有16块形态各异的人物雕像,配有24朵木雕花卉,吊亭四周辅以壁画,栩栩如生,含义深沉:亭前是双龙戏珠、狮(士)象把门,亭中间两旁是鹰、熊、喜、豹护主,亭的后排一对鲶鮘、一双青鱼、二尾鲫鱼,寓意洪氏后人代代清清洁洁,长发其祥。
祠堂一直是洪氏后人敬仰,受教育的场所,是人们学文习字的好地方。清末办起了学堂,后成为环秀小学,汤师附小,培养了家乡许多文人学子。
日本前首相的同学家里长啥样?
除了洪氏宗祠外,最让青阳洪村民引以为傲的还有一座老宅——洪初吉老宅。
说起古宅的主人洪初吉,或许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生于190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政法大学,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是同学。留学归国后,他于1941年创办了汤溪中学。目前的汤溪中学是省一级重点普通高级中学,7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初、高中毕业生。
故居花厅内,两边横梁上精美的龙凤浮雕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时补法 摄
洪家是典型的书香世家,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整座古宅建于清代,占地1000多平方米,分前厅、便厅、东西大厢房、花厅和堂楼等四进五厅,呈中轴对称分布,与九峰遥遥相对,用长条青石砌成的门面上,石雕砖雕栩栩如生,“九峰拱秀”四个石刻大字刚劲有力。花厅的建筑更是上乘,厅内的牛腿、抖拱、花窗雕刻细腻,两条台梁上的凤凰采用了少见的阳雕手法。
洪初吉的祖父洪炜光是清代优贡生,曾任知县副职;父亲洪承鲁也担任过多地知县,是民国时期兰溪首任行政长官;三弟是浙大著名教授;二弟洪任吉是黄埔军校第十期毕业生,毕业后参加抗战,在台儿庄战役中与日寇战斗光荣献身。
因此,洪初吉一家在当地颇受敬重。他本人曾把二弟的抚恤金全部投入到汤溪中学的建设中,首任汤中校长。还专门设立了助学基金,每年资助二十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