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九峰探秘 正文

寻古金西⑦丨汤溪名点的卜:传说是葛洪天师发明的点心

2016-10-01 10:25:20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薛文春 整理 通讯员 刘金桂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陈建 摄

薄薄一层麦芽糖裹着芝麻馅,轻轻一咬,脆香扑鼻……说起“的卜”,很多年纪大的人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儿时的记忆。据说,每年到了农历十月,在乡村小路上常常看见有人挑着小竹萝卖的卜。

在距离汤溪镇6公里远的横路村,有一家人从祖先开始就做的卜,到现在已经是五代人。现在手艺由丰承秀与丰承登俩兄弟传承了下来。2012年2月,哥哥丰承秀还获得了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荣誉称号。由于始终保持纯手工制作,市面很少销售,如果你想尝尝的卜,只能到村子里去找丰师傅了。

麦芽糖作皮,黑芝麻为馅 据说这是葛洪给丰氏出的点子 相传晋代道教领袖、丹家神医葛洪,曾隐居汤溪九峰山,专事炼丹之术。为了炼出不老神丹,访仙问道,游历坊间,尝遍百味。有一天,葛仙翁采药归来,途经九峰山下黄堂横路村,一股浓郁的芝麻糖香扑鼻而来,使他长途跋涉疲惫之感顿然消失,欣然循香而往。这家丰氏主人迎面看见葛仙人,连忙邀请到家拿茶和点心招待。葛仙翁一边和丰氏主人闲聊着,一边品着粗茶,尝着刚做好的黑芝麻糖。 当葛仙翁品尝麦芽糖时,留在牙缝的黑芝麻与麦芽糖嚼在一起,顿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陈建 摄

于是,葛仙翁与丰氏主人说:“能不能用麦芽糖作皮,以黑芝麻为馅,做成一种新的点心?”丰氏主人听了心想:取黑芝麻的香味,用麦芽糖代替其他食用红糖、白糖,做成新点心,有意思。经葛仙翁一指点,丰氏主人连忙回应葛仙人:“可以一试。”于是,两人便商议起来:“怎么做?”“成何型?”“取何名?”

葛仙翁略思片刻说,黑芝麻,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之功效;麦芽糖,具备消食、和中、下气的药效,两者都是天然养生的好药材,用好料,做成好点心,让人常吃能延年益寿、长寿不老。至于做法与形状,将黑芝麻碾成粉末作馅,用麦芽糖作皮,一黑一白,打制成圆形,远看极像箭靶的中心——“的”,又恰似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图,预卜美好未来,就取名‘的卜’。寓意着甜甜蜜蜜,圆圆满满。“仙人所言极是。”丰氏主人连忙点头。

从此,汤溪名点“的卜”,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的卜制作要经过7道复杂的工序 从前一天下午一直做到第二天中午 的卜,在汤溪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关于它,还有一段历史传说。据说,李自成攻破明朝首都北京时,皇妃兰妮从宫里逃亡,流落到汤溪横路村时病倒了,被丰氏所救。为感念救命之恩,兰妮将宫中的的卜手艺传给了丰氏。后来,丰氏人家就把这个手艺一代代传了下来。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陈建 摄

眼下已经入秋,随着温度的转低,制作的卜的最佳季节也来了。从现在到来年正月,丰承秀与丰承登俩兄弟一家都要为此忙碌。 制作的卜需要经过7道复杂的工序,制作时间要从前一天下午持续到第二天中午。纯手工的制作流程使得这门手艺在崇尚机械化运作的今天已鲜为流传。前天下午5点,哥哥丰承秀就开始生火,弟弟丰承登则负责将浸泡过的糯米放上灶台蒸煮。糯米熟透后,转移至缸中。再加入催化剂麦芽糖,温热的糯米便开始发酵。经过反复挤压,糯米中的糖汁被完全榨干。

第二天凌晨3点,制作的卜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煎糖。温度是煎糖的关键。乳白色的糖汁在柴火的加热下,慢慢变得粘稠,成为了金黄色的糖浆。 对于火候的掌控,老丰家自有妙法。当两根筷子之间的糖浆能扯开半米多长而不断时,就是出锅的最佳时机。糖浆出锅后倒入铺满草木灰的篾子中放凉。长达3个多小时的熬糖结束了。 放凉后的麦芽糖浆凝固成饼状。糖饼经过反复地揉打,才逐渐由金黄色变成我们熟知的乳白色。去除糖中多余的空气,可以防止制作时出现破洞。将包裹着芝麻的麦芽糖被拍打成薄薄的圆片,这就是成形的的卜,酥脆香甜,入口即化。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陈建 摄

丰氏兄弟一家每做一次的卜需花费一到两天时间。经常是等不及包装完毕,客人们就把卜抢购一空。 因为“卜”和“包”,读音很相近。因此,也有人叫的卜为“的包”。1998年,丰子恺之女丰一吟姐妹三人一行寻根问祖,品尝了的卜之后,拍案叫绝。随后写了一篇《的卜情》,对这种点心大加赞赏。

(文字素材取自《仙舟采风》、《舌尖上的金华》以及曹亦豪)

编辑: 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