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生活 正文

捐献母亲遗体反成不孝 “无言良师”赋予生命新的意义

2016-07-11 10:33:14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陈勇

最近,东阳市民金小英有点烦,因为遵照母亲杜玉仙生前的意愿,在她过世后,将她遗体捐献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了一名“无言良师”。然而,金小英没有料到,自7月6日母亲遗体捐献后,她和家人就生活在大家的“异样眼光”中。

老夫妻双双捐遗体

供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

7月4日,79岁的杜玉仙因为肺癌在金华文荣医院停止了呼吸,撇下和她在同一病房的老伴金承训先走了。妻子去世,现年90岁的金承训却依然在旁边“呼呼大睡”。原来,由于胰腺癌的扩散,10多天前,他也陷入了昏迷,消化功能基本消失,估计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

而早在去年,这对家住白云街道白云社区金村小区的恩爱夫妻就办理了一个特殊的手续———百年之后,要把遗体捐给浙江大学,供医学院教学。

“在2005年,我父亲就表达过要捐献遗体的想法,当时大家都以为是玩笑话,也都没当真。”到了2015年,父亲的想法愈加强烈,金小英才明白,当初父亲说的并不是玩笑话。一直来,父亲都在想,捐器官能救人,捐遗体对医学事业也有帮助,还能发挥最后一点余热。

“我们三姐妹最初都不答应。”没想到,她们的极力反对,反而被耄耋之年的父亲金承训说成是“老顽固”。

“小时候,父亲就常常教育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别人对你好,一定要回报,别人对你不好,一定要忘记。”原来,毕业于浙江大学的金承训,生过三次重病,都在浙大或浙大人的帮助下恢复健康,他觉得无以为报,唯有捐献遗体,而患难与共55年的妻子也愿意追随他的足迹,在另一个世界续写爱的传奇。

2015年4月13日,得到女儿们同意后,金承训和妻子杜玉仙如愿签下了无偿捐献遗体志愿书。

母亲遗体无偿捐献 

一家人被指“不孝”

“虽然我们一家人都支持父母的决定,但周围人却议论纷纷。”金小英告诉记者,不理解的人认为作为下辈的 “不孝”,因为他们没有让已故母亲“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这些天,每次听到有人在议论,我们听后只能装作没有听见。”金小英说,父母刚签下无偿捐献志愿书后就有这样的议论,我们解释过,可认可的人并不多。毕竟在传统的观念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有所损害,还认为死者就该“入土为安”。

因此,这也让金小英一家人左右为难,等父亲过世后,是捐还是不捐。“捐,被别人说‘不孝’;不捐,违背父亲生前意愿,那也是‘不孝’。”

不过,现在,金小英一家有了明确答案,那就是遵照父亲生前的意愿,捐!

“父母把身体都捐了出去,用实际行动给我们留下了两笔精神财富,一笔叫知恩图报,一笔叫不离不弃,这些财富,我们这些后辈一定会好好珍惜。”小女儿金灿英如是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言良师”赋予生命新的意义

截至目前,东阳捐献遗体已有12人

一对眼角膜,可以帮助2至4位盲人重见光明;一个肾脏,能使濒临死亡的尿毒症患者获得新生……而一具遗体,若能为医疗、教学、研究所用,对于临床治疗和医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们实验室一年接收的遗体捐献数在50至60具。即使这样,也才能基本满足10至12个人一具人体标本。而事实上,5至6个学生一具人体标本,教学效果是最好的。”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姜老师看来,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医学事业有极大的贡献;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有益社会的事。但是直到现在,遗体捐献还是不易被人理解。

姜老师告诉记者,一般,捐献的遗体要经过2年的防腐和保存处理后才会投入到解剖教学。解剖教学接收后,学校会遵照捐献者遗愿或家属愿望,以火化形式安葬。目前,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内,立有“无语良师”碑,让大家可以永远颂扬这些为医学事业无私贡献的人。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东阳自2005年开展遗体捐献以来,截至目前,成功实现遗体捐献的有12例。

【浙江新闻+】

前段时间,“杭州女婿”英国人马克,去世后将心脏、肾脏、肝脏、角膜捐献给了6个中国人,大家都为他与妻子王女士的跨国恋情以及器官捐献的举动所感动。不过,在这段故事的背后,我们同样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资源匮乏,以及与欧美国家的观念差距,一直是舆论关注的话题。

从数字看差别:

全球平均器官移植供需比1∶30,中国器官移植供需比1∶150。

据卫生部统计,中国每年有15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但只有约1万人能够完成器官移植,供需比例为1∶150。

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平均器官供需比为1∶20到1∶30。

浙江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季云松告诉钱江晚报记者,马克是在浙江的第512位器官捐献者,从登记捐献者数量上看,浙江已经登记、有捐献意愿的人4200余位,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61/100万。其中的45%来自省内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国已有6.7万余人进行了器官捐献意愿的登记,占全国人口的2.1/100万。

虽然这些数字每年都在上升,可是和人口总数相比,仍然显得微乎其微。

对比下马克的祖国英国,英国人口总数不到7000万,但已经至少有1700万人登记,同意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约占总人口的1/4,其中多数人尤其是驾车者同意在致命车祸等意外发生后,捐献自己所有的器官,也有少部分人希望能在死后给自己留下一双眼睛。(据钱江晚报)

编辑: 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