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要闻 正文

浙贝母,磐安中药材市场对硫磺坚决说“不”!

2016-05-10 15:42:36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钱江晚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傅颖杰 通讯员 黄聪巍

                          

                                                                                 贝母资料图。

5月8日,磐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傅显明亲自带队,组织了市场监管、农业、安监、公安等部门,以及新渥镇、深泽乡、冷水镇、仁川镇、双峰乡等政府机关200多人,对当地中药材市场“浙八味”特产市场及周边区域,进行严禁使用硫磺熏蒸浙贝母的检查。

傅显明说,严禁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关系到磐安县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百姓增收,应该从长远的角度认识严禁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的重要性,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监管,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这次集中整治,从5月7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为期一个多月,目的也明确,严禁用硫磺熏蒸浙贝母、并禁止经硫磺熏蒸的浙贝母进入市场交易。

为此,磐安县从源头上开展工作,比如,要求安监、公安部门加强监管,规定在磐安县境内禁止销售硫磺,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硫磺行为。

在市场流通环节中,坚决杜绝经硫磺熏蒸的中药材上市交易,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执法,没收并销毁硫磺熏蒸的中药材。

各乡镇也要加强日常巡查,对硫磺熏蒸中药材加工点和设备要及时捣毁、没收,发现硫磺熏蒸中药材现象要及时处理,同时要科学合理布置无硫加工点。

磐安县政府还与鄞州区政府签订《鄞州磐安两地推进浙贝母产业发展协作备忘录》,作为浙江两大浙贝母主产区,此番联手打击跨双方区域非法购销含硫超标浙贝母的行为,有力震慑了滥用硫磺熏蒸中药材的行为,含硫超标中药材的销售空间明显被压缩。

【浙江新闻+】:农户买烘干机,县里给补贴

磐安被誉为“中国药材之乡”,多年来,为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当地从整治和引导两方面,对无硫加工中药材进行了推广。

采用硫磺熏蒸中药材,以前多用于浙贝母。由于新鲜的浙贝母很难干燥,一直以来产地药农就采用煅过的贝壳粉或石灰进行产地初加工,上世纪70年代末,药农逐渐用硫磺代替贝壳粉和石灰,成为浙贝母初加工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用硫磺熏蒸药材很容易造成药材含硫量超标,不利于健康。磐安县委、县政府自2012年起,就连续开展禁止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专项整治,并积极引导广大药农采用无硫技术加工中药材。比如集中建立无硫加工点:考虑到一些农户大多只种植几百公斤中药材,要其自己采购昂贵的加工设备不现实,当地目前已在新渥、冷水、仁川等中药材种植重点乡镇建立了21个无硫加工点,拥有900多台烘干机,并印制6000余无硫加工点的地图资料,上附联系方式,免费提供给药农。

对购置烘干设备的,磐安县财政还有补助,对采购每台/套10万元以上设备的,每套补助40%,一家补助50万元封顶。

编辑: 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