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喜爱越剧的女性,在东阳剧院演出了一场晚会,奉上了越剧中8个经典折子戏。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浙江在线金华1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旭华)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这脍炙人口的唱腔,出自越剧《红楼梦》。对今天许多中国人来说,他们就是通过这一经典唱腔认识了越剧。年已五旬却仍清秀无比的包兰苏,还有她那群同样喜爱越剧的小姐妹,就是以越剧电影《红楼梦》为媒介,恋上了越剧。
前不久,这群喜爱越剧的女性,在东阳剧院演出了一场晚会,奉上了越剧中8个经典折子戏,以此宣告东阳首个越剧民间艺术团体——聆越越剧艺术中心成立。
尺调弦下哀忱情,起调拖腔意无穷。江南灵秀出莺唱,啼笑喜怒成隽永。
这群醉心“中国歌剧”“第二国剧”的女子说,越剧,是她们生活中美丽的力量。
一部经典,令她们如痴如醉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962年,徐玉兰与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放映,掀起了一个时代的狂热。
若干年后,豆蔻年华的包玉兰邂逅了电影《红楼梦》,便好似,“三魂去了两魄”。“从来没想到世间会有这么好听好看的戏剧!”让她更没想到的是,多年以后的2006年,当年电影中那位风流倜傥的“贾宝玉”,会成为自己在越剧艺术上的导师。
一部《红楼梦》,同时吸附了许迎巧、黄青玉、王凌云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女性。她们以不同的方式“追剧”,追到越剧发源地嵊州,追到越剧发祥地上海,越剧小百花的大本营杭州,更是成了她们经常光顾之地,不恋风流湖山,独爱一腔越韵。
“那时候我父亲在南马五金厂工作,厂里的大喇叭每天早、中、晚播放三次越剧唱段。”包兰苏就跑到挂着大喇叭的树下,将耳朵贴在树身上,细细地听,“甚至能听到唱针在唱片上滋滋划过的声音。”那柔美的唱腔啊,深深攫住了少女的心。百转千回的越剧,让包兰苏千百次在心底对自己说,“我也要站到舞台上唱越剧!”
这个梦想在2007年得以实现。在徐玉兰策划下,作为“女小生”的包兰苏在上海逸夫舞台上甫一亮相,就震惊、吸引了几百个“粉丝”,“包老师,你演得太好了!”这群如遇知音的女性围着她,请她带着她们一起“飞”。于是,她发起成立了越剧联谊会。但是没过多久,在安徽从事建筑业的丈夫要求她过去协助业务,联谊会就此无声解散。
“兰苏,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想办法发扬越剧艺术,让更多人了解、传承这门艺术。”2006年有幸拜入徐玉兰门下后,包兰苏将老师的话铭记在心,并终于在2015年末真正践行。
“越剧太美,不仅唱腔美,长于抒情,唯美典雅;而且扮相美,灵秀动人。”在包兰苏看来,越剧集中国传统戏剧各种美于一体,令无数“连越剧有几个流派都不知道的人”,倾心痴恋。
典雅唯美的越剧唱腔让人穿越到旧时光,更让人感受到这群女性的用心与付出。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一台晚会,令她们似癫似狂。
《梁祝》、《红楼梦》、《孟丽君》、《玉簪记》……在东阳剧院举办的成立晚会上,典雅唯美的越剧唱腔让人穿越到旧时光,更让人感受到这群女性的用心与付出。
从发起申请到正式成立,不过三四个月时间。43位喜爱越剧但不会表演的女性,如何“速成”出这样一台在国家一级导演戎慧娟看来颇具专业水准的晚会?包兰苏说“爱拼才会赢”。
“我从小喜欢唱越剧,但是不会演,我们都是零基础。”专演花旦的许迎巧说,对于这群没有任何舞台表演基础的“学生”,包兰苏手把手教,每周一、三、五晚上,大家聚集在月亮湾小区老年活动中心,学习越剧基本动作。“最初的一个月很崩溃,一个简单的动作老是学不好,晚上愁得睡不着觉。”许迎巧的丈夫是房地产开发商,见状劝她别折腾了。可是看到包兰苏顶着对“比眼睛还大的眼袋”,就知道她的压力更大,而越剧的美,更让她不愿放弃。
从安徽回到东阳的目的,原本是照顾刚问世的孙辈。最后,为了越剧姐妹,包兰苏“冷落”了孩子和儿媳妇。个性平和的她,在训练中常被急得脾气很燥。“《玉簪记》中演陈妙常的那个演员,和我关系非常好。可是,当一个动作学了七八天都不到位时,她有点自暴自弃,我忍不住数落她了。”过后,包兰苏发微信给她,“生活中我们是姐妹,艺术上我们是师生。对待艺术,我必须严格。”诚恳的话语给了“陈妙常”以信心。
从20岁到50岁,学员的身体条件不一,学习进度也就各异。《梁祝·回十八》中,10位清秀俊雅的书生为梁山伯伴舞,“原本设想让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但到后期彩排时,发现这种因基础不一而造成的细微差别,反而令舞姿更加生动。”这种顺势而为、应人而宜的做法,包兰苏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最后获得了导演的肯定。
“我对她们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严格,一是因为时间不多,二是我们没有乐队。”没有乐队,意味着演出时只能用伴奏带,这样,演员的台步、动作都要绝对正确,跟上伴奏。这无形中加大了训练难度,而分角色排练时,离正式演出只有1个多月时间!
“感谢姐妹们的努力,感谢那么多朋友支持。”当演出结束时,包兰苏情不自禁地抚着自己的胸口,欲说还休:“比我自己第一次登台演出还要紧张。”合肥市歌舞团创作室主任戎慧娟连续5天为她们排戏、导演,一点点地纠正不足之处,最后一天从上午10点钟调整到下午5点,全程无休。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越剧团梅花奖得主王志萍专门前来为晚会压轴。这位以演林黛玉著称的演员,2013年与包兰苏同台演出《西园记》后,对她一见如故,“你天生就是演小生的!”虽然两人平时交往不多,但当包兰苏邀请她前来压轴时,她欣然答应。演出当天下午4点钟,王志萍赶到东阳,马上投入紧张的彩排中……
“对我们来说,王志萍、戎慧娟两位艺术家的参与,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信心。”黄青玉说,两位艺术家对姐妹们的努力与水平,一致肯定,卸下了她们上台前的心理包袱并超常发挥。
越剧,是她们美丽的力量。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旭华
一种力量,令她们念兹在兹
“其实,最早在东阳落户的戏剧是越剧,越剧在民间根深蒂固。”东阳市文化馆原副馆长张宗苗来自越剧的故乡,他的妻子就是曾经的东阳县越剧团的演员;1980年,东阳还出现了城关镇越剧团。但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国有剧团改制,越剧团体逐渐消失。“聆越”的成立,让这位老艺术家看到了曙光。他和妻子一次次前来,为这群追寻越剧艺术的女性指导业务。
没有场地,就去租借;没有经费,大家自筹。到最后,东阳市文化局领导被这群女性的热诚所感动,以最快的速度玉成其事。热爱越剧的东阳副市长蒋银生也应邀担任了名誉会长。
“一些在外地的姐妹知道我们要成立聆越越剧艺术中心后,一定要加入,并不惜放下生意赶回参加演出。”说起此事,包兰苏很是自豪。在《孟丽君》中饰演孟丽君的曹玲娇、在《梁祝·楼台会》中饰演梁山伯的施唐慧,分别在上海和天津做生意,并加入了当地的越剧爱好者团体,为了演出提前一周赶回排练。20岁的罗娜是中心最年轻的成员,在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的她,直到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成员名单上,才放下心来……
东阳市婺剧艺术传承中心主任、东阳市文化局副局长金尧生接触到包兰苏和她的姐妹们后,深为感动,促成东阳剧院为她们提供彩排场地,负责舞美造型。
这个以越剧艺术传承、研究为目标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接下来的路将怎么走?
“我们将排练全本大戏,第一本就是《五女拜寿》!”包兰苏豪爽地一挥手。“聆越”将以演绎越剧经典剧目为主要工作内容,同时扩大越剧艺术爱好者的队伍,提升她们的越剧艺术欣赏和表演水平,并致力推动队伍的年轻化。“我们不会谋求在演出市场中分一杯羹,而是追求把越剧的美丽传递给更多人,为市民的文化需求服务。”包兰苏说,大家都不为“利”而来,部分姐妹甚至家境优渥,“时代不同了么,我们的家人都以我们表演越剧而骄傲!”许迎巧开心地说,丈夫把她的演出照片和视频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里,以此表达对她的欣赏支持。
“我们只想认认真真地演戏。”这群美丽的女性如是说,越剧,是她们美丽的力量。
凡注有"浙江在线金华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