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官方
微信
新闻热线:
0579-83931888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新闻 > 时政 正文
永康大叔投资百万“温室养鱼”
2016年01月06日 09:48:38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在线金华1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久忍 俞跃 通讯员 马泺)

大棚里种菜谁都见过,但你见过在大棚里养鱼的吗?

永康一名做模具设计的大叔,投资了100多万元,自创了一条养鱼流水线。他设计了一整套可以循环利用的生态池,将锦鲤移入大棚中喂养。

这么一来,不仅节约了水和土地,锦鲤的产量也大大提高。由于成长期延长,养殖池鱼密度增加,比起土塘养鱼,大棚养鱼的“亩产”至少提高了十几倍。
他是怎么做到的,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模具设计工投资百余万

在大棚里养锦鲤

在武义县泉溪镇车苏村一个三岔路口,村道边3个崭新的白色塑料大棚特别引人注目。

不过,仔细看可以发现,这几个大棚有点不一样。它们并不是用来种菜,而是用来养鱼的。

大棚的主人是47岁的永康人朱海浪。朱海浪干了20年的模具设计师,2015年9月,他从企业辞职,投资140多万,承包了100多亩土地,搞起了观赏鱼养殖。

盖大棚养鱼,在金华还是一件新鲜事,今天(1月5日)下午,记者特意过去一探究竟。

这3个白色大棚,每个大棚面积约1亩。目前1个大棚已经投入养殖,另2个还在搭建。

进入大棚,地面铺上了方砖,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22个大不锈钢桶。

每个不锈钢桶蓄着近1米深的水,约有10-吨重。池水清澈,里面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锦鲤在游来游去。

每个不锈钢桶背后,都有两个装满沙子的过滤桶,3个不锈钢桶组成一个单元。

这些单元通过管道联通在一起,但每个单元又是相互独立的。“像电路串联一样,随时可以联接或切断。”

花一年半时间设计系统

引入细菌进行生态养殖

朱海浪将这些不锈钢桶单元叫做流沙系统过滤池。这个系统是他花了1年半时间自创设计的,“现在正在申请专利。”

在养殖上,他挑选了一种自己最熟悉的观赏鱼--锦鲤来检验系统的效果。

早在七八年前,朱海浪就涉足过锦鲤养殖,他自己也是一名锦鲤爱好者。

3年前,朱海浪还曾为一名朋友设计了一个巨型落地鱼缸。这个鱼缸用于养殖锦鲤,引入了有益菌、水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长期不用换水。

2013年7月22日,本报A7版曾以《他家有个从地下长出的“水族馆” 八个月不换水照样清澈》为题做过报道。

如今,朱海浪设计的这个过滤池,在生态系统的打造上,和之前水族馆的原理如出一辙。

同样,在这个系统中,有益细菌的引入是关键。

朱海浪介绍,养殖桶中的锦鲤产生的粪便以及饲料残渣,由投放在池中的好氧菌分解成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通过管道抽到背后2个装有石英砂的过滤池中,石英砂中附着着硝化细菌,可以分解这些氮氧化物,净化后的水再回到养殖桶中,在打造生态模式的同时,还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亩产”提高十几倍

要打造鱼类养殖流水线

朱海浪对自己设计的这个系统十分看好。他认为,这个系统不仅有社会效益,还有经济效益。

以锦鲤养殖为例,目前大部分锦鲤还是土塘养殖。“一般1吨水(1立方米)只能养2到3条锦鲤,最多不超过5条。我这个10吨水的不锈钢桶,最多可以养四五百条。”

另外,在大棚中养殖,锦鲤的生长期也大大延长。“露天养鱼,只有半年的生长期,天气一冷鱼就不长了,在大棚里,有10个月的生长期。”

朱海浪说,这样算起来,同样一亩地,采用大棚养殖,“亩产”至少可以提高十几倍。由于系统中水是循环利用的,养殖用的耗水量大大降低。

此外,由于系统几乎是全自动的,养殖者除了投放饲料,以及监测水质,不需要做其他太多的管理工作。而且,由于水质清澈,养殖户还可以清楚地观察每条鱼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鱼。

2015年9月,朱海浪投放了第一批锦鲤鱼苗。仅过了3个月,大棚里养殖的锦鲤的生长速度,已经将外面同批锦鲤拉开了差距。

不过,养殖锦鲤只是朱海浪试验的第一步。目前,他已经着手试验养殖经济价值高的食用鱼虾(比如石斑鱼、河虾)。他觉得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模式,更适合需求量大的经济鱼。

“我这套系统其实就是一条养殖流水线。”对大棚养鱼的未来,朱海浪信心满满。

他说,作为一条流水线,这个模式不仅节约土地和用水,还是可复制的,“我觉得如果推广开来,对鱼类养殖将是颠覆性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金华频道。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陈久忍 俞跃 通讯员 马泺  编辑: 沈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金华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