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兰溪人应某怎么也想不到,因为极重症肺炎导致肺“罢工”,自己到鬼门关里走了一回。幸亏兰溪市人民医院(浙医二院兰溪分院)医生用一个“人工肺”,代替他自身的肺行使了9天的肺功能,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下面,先让我们来普及下什么是“人工肺”。“人工肺”是基于体外膜肺氧合(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缩写ECMO)技术,代替人体肺脏排出二氧化碳、摄取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人工器官,也叫氧合器或气体交换器。
11月5日上午9点,应某因极重症肺炎,被送入兰溪市人民医院(浙医二院兰溪分院)治疗。入院时,应某的血氧饱和度已经难以维持正常水平,并且进行性下降。更令人揪心的是,传统的治疗措施均已使用,但应某的病情丝毫没有逆转的希望。
病人危在旦夕。为此,浙医二院的专家蒋国平教授、张召才博士及兰溪市人民医院ICU主任杜建成立即组成临时急救小组,并迅速组织多科室专家进行联合会诊。经反复论证,临时急救小组决定对病人采取ECMO治疗技术。
当天下午3时,专家组从浙一医院急诊科紧急调来了ECMO的必需设备,并在床旁建立了体外循环管路,为应某搭建了一个“人工肺”。经过精心治疗,11月13日,应某体外的“人工肺”顺利撤离。目前,应某正在康复中。
据介绍,ECMO技术由体外循环技术衍生而来,用以暂时对重度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体外呼吸循环支持,代表着一个医院的危重症急救水平。此次兰溪市人民医院成功施行ECMO技术,在我省县市级医院尚属首例,这意味着该院可以为更多的兰溪心肺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凡注有"浙江在线金华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