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官方
微信
新闻热线:
0579-83931888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健康生活 > 健康热榜 正文
网传普通感冒等53种疾病无需输液?
2014年10月20日 14:05:31   来源: 义乌商报

  8月中旬,安徽省卫计委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公布了门诊、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疾病清单,清单分为内科、外科、儿科和妇科四类,共计53种疾病,普通感冒、肺结核、急性喉炎以及小儿腹泻等常见病、多发病均在清单之列。

  这份清单属全国首创,尽管公布了已近两个月时间,但相关消息仍在微信朋友圈中热传,而对于明确公布这些疾病无需输液是否合理,广大市民也是众说纷纭,专业人士表示,《通知》有一定的“倡议作用”,但是否输液不能简单按疾病种类判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多数市民对“清单”半信半疑

  日前,笔者就清单中的疾病是否需要输液采访了20位市民。其中,仅3位市民表示“会主动要求输液”,其中一位是老人,两位是年轻的家长。不过两位年轻家长说,孩子生病上医院,会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这样好得快,孩子也少受罪。但对自己生病时,则抱着“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让它自己好”的心态。

  采访中绝大部分市民表示,输液既费时又费钱,生病了希望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但也有市民表示,是否输液决定权掌握在医生手中,即便自己不想输液,但如果医生让你输液,自己再不情愿也得输液。“自己一意孤行,执意不输液,万一出了事情咋办?”市民王先生道出了众多市民的无奈,“去大医院挂号排队流程多,耗时长,小毛病去社区的卫生室,但社区诊所里面的医生更喜欢选择输液。”

  对于清单的公布,不少市民表示,清单在手,相当于在自己心里装了一杆秤,有了与“赤脚”医生据理力争的依据。话虽如此,不少市民也提出质疑,这份清单靠谱吗?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决定

  那么,叫停53种疾病的输液治疗,是否科学合理?我市医疗机构如何控制输液?笔者来到市中心医院,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专业人士。

  “一直以来,我们都遵循‘可以口服就不肌注,可以肌注就不输液’的用药原则,从安全性角度考虑,一般能简单治疗的,不提倡患者静脉输液。”市中心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王云琴说,静脉输液相比肌肉注射和口服,危险性最高,因此在门急诊并不提倡。目前,我市在输液的问题上,二级以上的医院均已得到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也正逐步控制。虽然我省、我市目前没有专门出台控制输液的相关规定,但在临床用药方面,我市一直严格按照《义乌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实施方案》进行控制管理,在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等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对于《通知》内的“清单”,王云琴仔细阅读后分析,“清单”的公布有利也有弊。“这份‘清单’对那些缺乏专业知识的市民有一定指导性,值得学习,也值得探讨,毕竟患者有个体差异,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王云琴说,安徽省卫计委出台这个规定的初衷很好,但从专业角度讲,具体规定某些疾病能否输液,确实有失严谨。患者最终是否输液治疗,需要医生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

作者: 余依萍  编辑: 陈祎村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金华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