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七家厅存难解之谜
七家厅建于明代早期,是金华地区现存最早的民居建筑之一。这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整体布局基本完整,结构简练,用材较大,颇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97年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更是升级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家厅坐北朝南,由照壁、天井、前厅、后厅和厢房构成,呈方形布局,前后厅共七开间,两侧厢房也有七间,因此得名“七间厅”。可能因为方言中发音有几分相似,人们误称之为七家厅。
与许多现存的豪华古建筑不同,七家厅的历史沿革在当地宗谱中没有任何记载。它的主人是谁一直是个谜,当地留下的只有一个传说。相传当年村中一名小伙子娶了一个聪明贤惠的妻子,两人生活很幸福。但好景不长,小伙不久重病去世。成为寡妇的女子被一些村民认为“克夫、不祥”,受尽歧视。那时,她已身怀六甲。孩子出生后,这位母亲靠帮富人家洗衣服、打扫卫生赚些家用,辛辛苦苦养大了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看着母亲被人欺负,他发奋读书,长大后终于考取功名,衣锦还乡,为母亲建造了七家厅,让其他村民羡慕不已。
将军殿充满传奇色彩
将军殿位于上下街交界的地方,又称严公庙,为清末建筑,结构颇为独特,是冬瓜形横梁,伞状中厅内顶,具有典型的明代寺庙建筑特点。将军殿内供奉的是三国时蜀国的将军严颜。
相传叶氏落脚雅畈之后,勤劳节俭肯做肯干,不仅繁衍众多子孙,且粮食增产很快,每年都有大量粮食出产,用水路运往各处销售。有一年叶氏太公将粮食用大船载往余杭出售,船行至九里岩,夜幕降临,就停泊在山脚下过夜。半夜时分,叶氏正在船舱酣睡,突然梦见一位穿盔甲白胡须的老将军对他说:“你船停泊在此处非常危险,快快离去!”叶氏太公醒来,马上出高价叫船家起锚将船撑到对岸。
当夜山洪暴发,沿山停泊的船只全被山洪乱石打翻,不少人员遇难身亡。叶氏太公觉得有神灵庇护,第二天一早,上山寻找,只见山脚有一小庙,此庙所供的是三国时蜀将严颜,与昨晚梦中穿盔甲的白胡须将军完全吻合。叶氏太公于是上前叩拜谢恩,并拿回铸有“严公大圣”四字的铁香炉,回雅畈建殿宇作为本保老爷供奉起来,供叶氏子孙及乡邻敬拜。
陪嫁井已成千古奇观
在上街高台门弄堂转角处,有一口汲水古井,经长年累月提桶倒水,这口古井的石栏圈竟被磨了两个半圆形、乌黑锃亮的缺口,形似马鞍,堪称千古奇观。站在井边,让人不由感叹岁月这把刻刀的威力。
这口井为何会叫陪嫁井?相传叶敬甫自松阳括苍山迁到雅畈高台门之后,勤劳节俭,家业逐渐兴旺,不久与隔岸姚车村的官宦富家结亲。姚氏为表示其门第高贵富有,就以“全堂家私”陪嫁。
一天,两亲家翁一起斟酒小酌,姚翁说:“小女嫁与你家,一应俱全,且有百亩良田陪嫁,不需要你们花费什么了吧?”叶翁听后,不经意地说:“她水总是喝我家的吧。”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姚翁于是千方百计要在叶氏高台门附近买地打井。叶翁为自己脱口失言过意不去,叫邻居不要卖地给姚翁,以了却自己失言之过。但姚翁用二层银锭铺地之价,非买地打井不可。邻居为高价打动,将地卖给了姚翁。就这样,姚翁在高台门打了一口“陪嫁井”,以示“全堂家私陪嫁”。
凡注有"浙江在线金华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