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官方
微信
新闻热线:
0579-83931888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旅游美食 > 游金华 正文
东阳卢宅:保护和利用并行
2014年07月03日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

  卢宅,全称卢宅明清古建筑群,位于东阳城区东侧。卢宅的明清古建筑群在江南久负盛名,是东阳市的国家级文保单位,卢宅民间俗语“北有故宫,南有卢宅”,从这短短两句的“南北之较”中,亦可见卢宅当年的盛景。不过在历史的年轮下,这片昔日宏敞秀丽的建筑群却逐渐被淹没在杂乱无序的民房中,没落在世俗的生活里,不免让人叹惋。2012年8月,东阳市政府顺应群众呼声,正式开始启动卢宅保护利用项目,对卢宅进行统一整合开发,直至今日,第一期工程已进行过半。有着540多年历史的卢宅到底如何整合开发?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北故宫南卢宅”昔日盛景不复

  卢宅古称雅溪,为雅溪卢氏聚居之地,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顺六年(1462年),其后又不断修建而成一区规模庞大的住宅群体,全宅占地约5公顷,由十余组按南北轴线布置的宅院所组成。古朴典雅、宏敞秀丽、气势非凡的厅堂宅第,显示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卢氏宗族聚居结构,典型地反映出东阳木雕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封建士大夫传统的风水意识,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遗产,又被称为属于东阳的“民间故宫”。1988年,卢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卢宅建筑营造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卢宅现存的古建筑群从明景泰年间直至民国时期,浓缩了中国明清六百年的民居风貌精华,素有“北故宫、南卢宅”之称。众所周知,北京故宫有九进,在中国只有故宫和孔庙才有此结构。而卢宅的格局却与故宫、孔庙相仿,其核心建筑肃雍堂宅深九进,纵深320米,共115间房屋,占地6470多平方米。捷报门、国光门、肃雍堂大厅、肃雍正堂、乐寿堂、世雍门楼、世雍堂、中堂、后楼等九进院落层层递进,左右对称,气势恢宏,是国内唯一的长达九进的古民居。

  明朝始建的肃雍堂至今已有540多年历史,卢宅的主体建筑以肃雍堂为轴心均匀分布,不仅典型地显示出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聚居社会结构,而且从平面布局、形态架构、功能划分、规模体量以及内部雕饰,无不体现了封建士大夫府第建筑的营造理念,是儒学礼治的文化标本、封建士大夫传统道德和宗法观念的物化图解。只可惜这其中的大部分建筑多在岁月的洗礼中被损毁,其中包括了洪水、火灾等自然原因,还有拆旧造新等人为原因。只有陈列室内的模型,向人们展示着卢宅昔日的盛景。

  “拆建修”三位一体

  保护和利用并行

  地处东阳城区的卢宅,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见证着东阳的历史。可是这个拥有着明景泰、弘治、万历和清康熙、乾隆、道光乃至民国各个时期厅堂建筑的东阳民居建筑历史博物馆,却在历史隆隆的车轮中,褪去光鲜宏敞,逐渐被淹没在杂乱无序的民房和锅碗瓢盆的世俗生活中。卢宅逐渐从富甲一方的卢氏家族的聚居地,变成了房屋危旧、各种管线架设凌乱、卫生环境脏乱差、区域交通拥挤混乱的“城中村”。虽然从1985年开始,东阳市曾分多次对卢宅古建筑群进行修缮,2011年,卢宅古建筑群修缮工程更是获得了由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所研究会特设的“罗哲文奖”,不过有着540多年历史的卢宅毕竟已经老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缮也难解其老态龙钟的疲态,卢宅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濒危名录上。

  “眼看着这么好的老房子倒的倒,拆的拆,慢慢被新造的水泥楼房代替,真的很可惜,这些可都是明朝留下来的好东西,要流传下去给子子孙孙们。”祖辈都生活在卢宅的老人们说起卢宅语气中满是心痛与不舍。于是在2012年8月,东阳市政府顺应群众呼声,正式开始启动卢宅保护利用项目,将周边360多户居民进行迁移安置,腾空拆除了近12万平方米的房屋,对卢宅进行统一整合开发。目前,卢宅保护利用项目一期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卢宅保护利用管委会副主任杨正红说:“整个卢宅保护利用项目分为三期,现在正在进行的一期工程范围为卢宅街以北、艺海路以东、蔗园路以南、中河路以西,以及月塘、艺海公园等。一期工程从2012年7月开始前期工作,预计至2015年7月竣工,建设期为3年。第一期工程结束,紧接着就是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争取在三个工期内,把卢宅翻个新、变个样。”

  具体怎么让卢宅翻新变样?杨正红说,所谓的卢宅保护利用项目,不是把卢宅重头到脚修上一遍,也不是单纯的拆建,而是对卢宅进行综合的保护利用。项目建设主要分成六个方面,包括了古民居风貌恢复重建;雅溪水系整治防洪工程;基础设施改造;部分文物的恢复重建;东阳民间工艺展览演示场所、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和规划建设文化旅游项目。“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总共九个字,‘既要拆,又要建,更要修’,让保护和利用并行。卢宅是东阳极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之一,要让它变成东阳的标志,而不是城市进程中消失的风景。”杨正红说。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周锦航  编辑: 祝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金华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