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版:酷司酷司和塔津
狄玛爱佛纳广场的饕餮大餐固然豪华,摩洛哥人平时也吃得毫不含糊。摩洛哥的南北口味固然有所差异,但全国人民都吃酷司酷司(Couscous)。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酷司酷司,原意为粗粒小麦粉,类似于我国北方的小米,是摩洛哥乃至北非、中东、南欧甚为盛行的主食,也指一种用粗小麦粉烹饪而成的摩洛哥主菜。
柏柏尔族人家的正宗酷司酷司
酷司酷司看似简单,也就是几种蔬菜、肉下面铺了一层粗粒小麦粉,其实做起来工序颇多。先炮制一锅浓鸡汁,把加了鸡汁的小麦粉蒸熟,敷上陈年奶油再蒸,反复三次,直到鸡汁的甜和奶油的香都被小麦粉吸收了,透出黄澄澄的诱人色泽。然后,在小麦粉上放一层鸡肉,鸡肉上方,用切成长条的胡萝卜、葫芦瓜等瓜菜堆成金字塔形,最后盖上圆锥形的陶罐盖子,小火慢蒸,蒸到蔬菜和肉都松软入味了才上桌。
《射雕英雄传》里写黄蓉做“二十四桥明月夜”,把豆腐放入火腿内吸火腿的鲜味,而酷司酷司最好吃的也不是肉或瓜菜,而是在底层吸尽精华的小麦粉—松软而馥郁,香甜不腻,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这一路吃到最美味的酷司酷司,却不是在知名饭店,而是在进撒哈拉沙漠的路上,柏柏尔族司机带我们去他家歇脚,顺便分了一点他家人的午餐给我们吃。我不由得惊叹:原来摩洛哥最牛的大厨是乡间农妇!
塔津(Tajine)是另一种摩洛哥主食,一般只有肉类,不放蔬菜和小麦粉,但也跟酷司酷司一样用陶罐慢烩数小时。但营养齐全的酷司酷司才是我的最爱。
说起来,陶罐是摩洛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炊具,主食都是用陶罐做的。就连做游客生意的市场,彩绘小陶罐也处处可见。常见的陶罐有两种形状,一种是桶装,上下稍细,用来熬羊肉和牛肉;另一种是圆锥状,用来做酷司酷司和塔津。
用陶罐烹饪出来的菜肴特别入味,摩洛哥人甚至不用煤气不用明火,用炭火慢慢煨,一道菜不花三两个小时做不出来。有人说,会煲老火靓汤的广东女人能拴住男人的胃和心,而炭火煨出的摩洛哥美食,也该让远道而去的中国男人讨得女友欢心了。
景点推荐
卡萨布兰卡
早在摩洛哥作为法国保护国的时期,法国便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庞大的现代化大都市。现存的摩洛哥传统元素,包括现代宗教建筑奇迹—巨大的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e,毫无疑问仍在提醒着世人辉煌的往昔。而那部著名的同名电影和歌曲,给这座城市烙上了永恒爱情的商标。
舍夫沙万
迷人的舍夫沙万位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一直都是各国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清爽的空气,井井有条的阿拉伯城市和一辈子也抽不完的大麻。在这个富有魅力的阿拉伯城市中,主广场是鹅卵石铺就的Plaza Uta el-Hammam广场,广场上引人注目的是红色围墙的城堡和著名的大清真寺。城堡的内部有一个安静、园林式的民俗博物馆。
阿加迪尔
摩洛哥西南部港市,阿加迪尔省首府。阿加迪尔面向碧波浩瀚的大西洋,南距苏斯河口8公里,背依富饶的苏斯平原,南行不远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阿特拉斯山脉在东南两面阻隔了大漠的热浪,使得这座沙漠边缘的城市,一年四季气候如春。
阿加迪尔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既是摩洛哥少有的天然良港,又是休闲度假的好所在。在许多摩洛哥人心目中,它是本国最漂亮的城市。
Tips
最佳旅游时间:
摩洛哥最佳的旅行时间是4月—9月,这段时间天气凉爽,花果飘香。
住宿:
露营设施在摩洛哥绝大多数城市附近或周围都可以买到,卡萨布兰卡、舍夫沙万、非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拉巴特和丹吉尔都有青年旅舍。相对于阿拉伯人社区那些价格虽然更低但却不入流的旅店,青年旅舍更加安全,也更加舒适。摩洛哥标出的旅店价格通常指的是高峰期报价。
来摩洛哥旅行,至少要住一晚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riad,一种摩尔风格的庭院。中庭是个小花园,一般中间有喷泉,四周摆满鲜花。在中庭里与民宿主人聊聊家常,打发中午炎热的时光,是件很惬意的事。
购物
周末的农贸市场是最热闹的,不仅可以看到出售蔬菜、水果、鲜花和日常用品的小摊,还有可以看到卖马或者卖骆驼的商贩。
注意事项
1、原则上只要做好行前准备和注意事项,摩洛哥是个比较安全的旅游点。但近年来摩洛哥歹徒骑车持刀抢劫犯罪的情形日益增多,提醒赴摩洛哥旅游的游客应注意自身安全。
2、摩洛哥当地的货币是管制的,BMCE是唯一收取支票佣金的银行。游客在机场兑币时会遇到只收现金、银行人员效率慢甚至停止营业等情形,但这并不会出现在一般银行里。商店接受信用卡,但会额外收5%手续费,部分BMCE和BMCI银行有自动提款机,许多银行接受Visa、MasterCard预借现金。
凡注有"浙江在线金华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金华频道"的电头。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分享
看金华新闻,关注浙江在线金华频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