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爆料:2258368115 爆料热线:0579-83931888 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汽车 > 专栏评论 正文
北汽先大后强发展战略的隐忧
2013年10月17日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

  最近,有关北汽收购昌河汽车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虽然还没有得到完全确认,但从各家媒体的新闻稿来看,此事已经八九不离十了。那么,北汽收购昌河是否能够为双方带来双赢?北汽的先大后强的发展战略,能否让其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

  在很多媒体看来,北汽收购昌河,其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最重要是拿到昌河汽车的年销量,合并到自己的报表当中。北汽正在争取产销量超过长安汽车集团,那么从长安手里拿到昌河的销量,此消彼长,超越后者就更加容易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北汽一直希望在江西或者福建再建一个生产基地,完成其全国性产能布局。在福汽归顺东风之后,北汽自然只有昌河这一个可以选择了。

  而对昌河而言,北汽抛来的橄榄枝,化解了目前昌河汽车的尴尬局面。在与长安汽车闹僵之后,虽然看起来争得了脸面,但昌河汽车实际上很尴尬。和母公司闹翻,还有哪个母公司敢接盘?北汽来了,昌河自然长舒一口气。不过,这背后其实也可能另有隐情。如果没有北汽撑腰,或许昌河当初也不敢大胆造反。

  不管如何,北汽与昌河在现阶段的合作,看起来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不过笔者想说的是,从长远来看,北汽收购昌河,是否能够真的为两家车企形成双赢的效果呢?

  很显然,部分媒体说北汽要依靠昌河的微车实力,我认为不靠谱。且不说昌河微车如今的势力只能算是边缘的边缘,就整个微车市场的走势来说,也已经是江河日下了。或许再过3-5年,微车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也未可知。实际上我认为北汽收购昌河,除了在销量报表上能够有所收获之外,其余的并不能得到多少。当然,其产能自然归于北汽门下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北汽现有的自主品牌产能中,利用率又有多高呢?北京、镇江、重庆、广州、河北、株洲等基地已经布局,再加上昌河,北汽自主马上就会有七大基地。而北汽现在的产销量,2013年上半年,北京汽车制造厂销售了5077辆汽车(驭胜等SUV),北京汽车销售了15306辆汽车(E系列和微车)。

  北汽在发力产能布局的同时,也在力促完成产品链的布局。包括多款车型都正在研发当中。不过,北汽显然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是否能够做到产品推出之后不会迅速被市场所淹没。刚上市的绅宝汽车,销量表现并没有超越自主中级车的天花板。对北汽来说,购买萨博资产之后的产出,显然没有想象中那么让人满意。接下来的紧凑级三厢车(已经通过公告目录)是否能够热销,还是个未知数。但其使用的发动机,还是沈阳三菱的1.5L发动机,这至少显示出北汽在动力总成的研发方面,依然还处在弱势地位。

  徐和谊为北汽制定的发展逻辑,就是先产能布局再产品链布局,剩下的工作就是销售的活儿了。然而,没有足够好的品牌积淀和产品品质,销售恐怕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957年出生的徐和谊,今年已经56岁了,在他的任上,他是否考虑到了北汽的将来?笔者拭目以待。

来源: 网易汽车  作者: 汪 上  编辑: 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