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夜读党史198丨走进浙江金华第一中学·璀璨人才(下)

2019-06-17 17:47:26    来源:   

微信图片_20190617174524.jpg

  【编者按】习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我们与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党史读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学的你。

  金兆梓(1889~1975),金华人。1909年毕业于金华府立中学堂。1916年任校长,历时4年,多有建树。离任后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主持编辑中小学及师范学校课本,主持中华书局编辑所工作,并担任《新中华》月刊社长。建国后,曾任苏州市副市长、中华书局总局副总编辑、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负责人、上海文史馆馆长等职。

  其父金城于光绪二十九年,被聘为金华府立中学堂监督(校长)。

  其兄金兆棪于宣统二年(1909)任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堂监督,与张恭、秋瑾交往甚密,鼓吹革命。

  何炳松(1890-1946),金华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国立暨南大学、英士大学校长。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金华府立中学堂读书。他精研史学,著译甚丰,为我国史学理论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与梁启超齐名,被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

  方 豪(1894-1955),金华人。“五四”运动时,任北京学生联合会主席。曾担任浙江省立第七中学(金华一中)校长长达21年,治校有方,颇有建树,使学校赢得了“北有扬中,南有金中”之美誉。抗战金华沦陷期间,针对敌伪诱骗教师到城里为敌伪办的中学任教,向全校教师提出“家乡不重光,决不回城”的号召,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傅东华(1893-1971),金华人。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曾就读于金华府立中学堂,曾与郑振铎主编大型文艺期刊《文学》、参与翻译斯诺的《西行漫记》。参加《资治通鉴》标点本清样校注,标点《汉书》,加工整理《后汉书》、《三国志》标点本。主要译著有《飘》、《虎魄》、《孽障》、《夏伯阳》、《慈母泪》、《珍妮姑娘》、《难兄难弟》、《唐·吉诃德》等,语言文字著作有《字源》、《汉字》、《字义演变》、《怎样学汉语语法》等。

  胡步蟾(1896-1961),金华人。1913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校,曾担任一中代理校长、校长。编著有《血夜型》、《细菌与人生》、《优生学和人类遗传学》、《人体寄生虫》、《生物学》等。译著有《生命论》、《体温生理学》、《动物生殖生理学》等。

  汪厥明(1897-1978),金华人。农学家、作物育种和生物统计学家,我国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创始人。1914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校。1955年获台湾教育部学术奖。1963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评其为院士,并授予特级院士的荣誉称号。

  张书旂(1900-1957),浦江人。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作品曾先后入选在巴黎、柏林、莫斯科等地举办的国际美术展览会。所绘百鸽姿态各异。徐悲鸿称“张书旗画鸽应数古今第一”。出版的作品有《书旗花鸟集》、《书旗近作》、《翎毛集》、《书旗画册》、《张书旗花鸟册》、《书旗小品》与《张书旗画集》,以及《中国风格的绘画》、《书旗画法》等。

  曹聚仁(1900~1972),兰溪人。著名学者。1913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校。1950年赴香港,任《星岛日报》编辑。1956年7月,他以新加坡《南洋商报》特约记者身份,随一个商务代表团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年8月14日,他的《颐和园一夕谈——周恩来总理会见记》一文在《南洋日报》发表,首次向海内外传递了周恩来关于“第三次国共合作”的重要谈话。著述有《现代中国剧曲影集成》、《鲁迅评传》、《万里行记》、《文坛五十年》、《蒋畈六十年》、《秦淮感旧录》、《国学十二讲》等50余种。

微信图片_20190617174531.jpg

金华一中110周年校庆


  季文美(1912-2001),义乌人。1928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曾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是我国著名的航空教育家、著名工程力学家。先后讲授应用力学等10多门课,编著十多种教材,是我国最早的研究生导师之一,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曾被原航空航天工业部授予“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5年被美国工程学会联合会载入世界《工程名人录》,1996年在第20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上被授予“莫里斯鲁瓦”(Maurice Roy)奖,是世界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

  樊  畿 (1914-2010),杭州人。1932年毕业于金华中学高中部,同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39年,赴法留学,就读巴黎大学。1941年获博士学位,进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庞加莱数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连续发表20多篇论文,并和导师M.R.弗雷歇合著出版《组合拓朴学引论》。二战后,去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研究员。后又历任圣母大学、底特津韦恩州大学、芝加哥西北大学及加州大学教授。1964年被推选为台北中央科学院院士。1978~1984年连任两届该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在非线性函数方面的研究,一直居于国际上的权威地位。其对策论的理论更对近代数理经济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朱岗崑(1916-2010),淳安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1935年省立金华中学毕业。1949年6月获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回国,主编《中国气候图集》,参加军委气象局和中科院组织的各种气候资料的整理,参与组建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领导地磁图测绘和磁暴、电离层研究等工作。后参与制定全国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参加创建气象火箭基地和开展火箭测风工作,参加气象卫星的方案设计和卫星云图的接收,创建并主持地磁与高空物理研究室,并于1984年参加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在80年代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并先后担任中国空间学会理事、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理事、《气象学报》和《地球物理学报》编委。并积极参加国际磁层研究(1MS)、国际中层大气计划(MAP)等活动。

  毛汉礼(1919-1988),诸暨人。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洋科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地学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中国委员会主席、中美海洋渔业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是《海洋与湖沼》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学》卷编委及《区域海洋学》等篇的主编。

  1937年毕业于浙江省立金华中学。1951年8月,获加州大学海洋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后排除干扰,于1954年8月回到祖国,投入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组织和建设工作,先后参加了我国海洋科技战线上的一系列重要活动,为祖国的海洋科研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外发表和出版了40余部(篇)论著、科学报告、译著和海洋科普读物。

  王宗元(1921-1966),金华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省立金华中学高中部,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59年12月任校长,他主持学校工作16年,治校严谨,颇多建树。他带领师生迁建蒋堂校园,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1960-1962年连续三年全省高考第一的佳绩,为金华一中成为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名牌中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王学珍  1926年出生,龙游人。1940年春考入金华中学(初中)。曾任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长期在北京大学工作, 1984年3月至1991年1月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为中共第12届、13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8届全国政协委员。退居二线后,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并继续任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等职。主编《今日北大》、《北京大学史料》、《北京大学纪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李大钊文集》等。

  吕秉玲   1927年出生,东阳人。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化工专家。1945年毕业于金华中学。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50年,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先后发表科技论文上百篇,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论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收录10余篇。编著和参与编著的专著有《无机化工生产相图分析》、《纯碱生产相图分析》、《无机盐生产手册》、《纯碱工学》等。曾担任化工部《无机盐工业》、《纯碱工业》杂志副主任编委、编委10余年。

  楼 金  1930年出生,金华人。1947年考入金华中学。1949年5月任金华城市工作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组织纠察队,开展护城、护校和策反工作。解放后先后担任金华市委秘书兼市府秘书科长和市首届人大秘书长,金华五中校长。1988年5月在海南办起中外合资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推出“快克”特效感冒药,成为知名品牌。至今,海南亚洲制药集团拥有各类企业18家,年均创利税1.4亿元。

  李邦良  1946年出生,义乌人。1964年金华一中毕业。1992年12月组建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1994年与国际上最大的制药企业——美国默克公司组建了“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1995年成功开发了白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我国的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实现与国际的同步。先后获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邵钧林  1949年出生,金华人。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团长(正师级)、国家一级编剧。1965年夏考入金华一中。其作品先后获得全军、全国各种奖项近百个,其中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作品5部、曹禺戏剧文学奖2部、文华剧作奖2部、解放军文艺奖2部,并获首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首届茉莉花奖、中国话剧振兴奖和中国话剧90年优秀编剧奖。3部广播剧全部获全国奖。代表作有大型话剧《虎踞钟山》、大型婺剧《昆仑女》等。

微信图片_20190617174534.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为“丽泽讲坛”开讲

微信图片_20190617174536.jpg

认真聆听校友的分享


  金华一中校友遍布海内外众多领域,可谓蔚为大观、璀璨夺目。他们是金华一中的骄傲,也是金华的荣光!2015年,金华一中开始举办大型讲座类活动——“丽泽讲坛”。邀请在各自领域有卓越建树的优秀校友为主讲人,以在校就读的金华一中学生为听众,旨在“明德 砺学 致远”,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截止目前龚晓南、鲁威、周济林、金勇军、范渊、单成彪、盛况、伊成器、汪妹玲、朱海滨、陈敏华、陆胜勇、邵理阳、叶永禄、李楠、朱能、童若锋、金腾川、李志能、任祝寅、楼雄文、钱国栋、钱跃竑等校友都应邀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分享了各自的奋斗经历和成功经验,校友们放眼时事经纬、科技前沿,引导莘莘学子明人生目标、强人文素养,目前已举办了二十八讲,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微信图片_20190617174539.jpg

学生向校友提问

微信图片_20190617174541.jpg

讲座结束后与校友交流


微信图片_20190617174543.jpg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