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社科视窗·循迹溯源学思想⑪丨生态旅游很有发展前途——武义县郭洞村“循迹溯源”调研纪实

2023-12-30 12:57:35    来源: 潮新闻   特约作者 陈旭东 舒文豪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金华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根据金华市委统一部署,金华市社科联会同金华市委党校组织社科专家学者沿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调研走访过金华的14个村开展调研,全面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华足迹和殷殷嘱托、全景展现20年来的发展蝶变,提炼总结地方经验做法,研究提出对策路径。从12月15日起,社科视窗开设《循迹溯源学思想》栏目,集中推出一批优秀调研成果,旨在帮助大家深刻学习领悟,把握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凝聚起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强大动力,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宿武阳川》中这样写到:“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 这是对武义乡土生活的生动写照。“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武义县有20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村落古朴幽雅,诱人神往。在距县城10公里处的群山幽岭之间,就隐藏着一处拥有小桥流水、烟雨锁青黛的世外桃源—郭洞。郭洞村位于武义县熟溪街道东南部,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得名。郭洞村现由郭上、郭下、沈店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农户955户,人口达2387人。2020年村集体总收入达560.10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7.09 万元,疫情后,郭洞村的生态旅游业逐步恢复。郭洞村是何氏家族的聚居地,也是完整反映传统的耕读文化、民俗、传统农耕业和手工艺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146名。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郭洞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郭洞村也先后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南第一风水村”“中国民俗文化村”“金华市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美丽宜居浙江样板双百村”。

请输入图片描述

青山绿水环抱中的郭洞,没有污染,没有喧哗。龙山上古木葱翠,山脚石桥飞架溪河,海麟院粉墙黛瓦,历经数百春夏轮回的古建筑、祠堂,更增添了村庄的古老神秘感。驻足在村口的迴龙桥上,目光所及,都是原汁原味的历史沉淀,使人仿佛置身于元朝马致远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中。郭洞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乡风淳朴、文脉悠久”的人文环境,特别适合发展生态健康旅游。

2003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副书记乔传秀、省委常委、秘书长张曦,金华市委书记汤黎路、市长徐止平,武义县委书记金中梁、县长郭敏的陪同下,专程来到武义郭洞村实地走访调研,听取郭洞村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了解非典过后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习近平同志一行在郭洞售票处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明代的古城墙,以河卵石砌成,横贯东西,墙外有数十棵古树,城门上方刻“双泉古里”四字,每到春节,村民贴对联“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穿过城门,习近平同志一行沿着龙溪走,龙溪水淙淙流淌,龙溪属于郭洞的护村河,溪水围绕着龙山森林蜿蜒而下,成群结队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悠闲自在地追逐着。一座写满了岁月沧桑的古桥-廻龙桥轻轻俯卧于龙溪上,桥连接东面的海麟院和西面的古城墙,使参天古树掩映的水口景致融为一体。经过廻龙桥、海麟院,习近平同志一行来到龙山脚下,龙山以山脉起伏像腾龙而得名,山上多是六七百年树龄的古树,古森林覆盖面积100公顷,树种多,其中有国家一级珍稀树种红豆杉,有多种野生动物。村旁龙山留有古森林,得益于祖先立有严厉的族规,禁绝村民上山砍伐。

习近平同志边走边与当地村民亲切交谈,了解村民生活就业方面的情况,询问他们在发展经济中遇到的困难,嘱咐一定要保护传承好这片青山绿水和古村文明。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村中小路,习近平一行最后参观了村中最神圣、庄严、肃穆的公共建筑-何氏宗祠。何氏宗祠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总面积1084平方米,由前后三进厅堂组成。厅堂之间有天井,左右皆有厢房相连,组合成为三进两天井的合院式建筑。

习近平同志与陪同的武义县领导边走边聊,他强调:“生态旅游很有发展前途,特别是在“非典”过后重新启动旅游市场,要重点推荐生态健康旅游项目。”

20年来,武义县和郭洞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依托独特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一以贯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郭洞古村落生态与人文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优势,留住了乡愁记忆,唤醒了沉睡资源,蹚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郭洞生态健康游发展迅猛。郭洞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森林公园生态、水系格局和历史古建筑,历史人文与生态风光相得益彰,使之成为国内重要的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一,吸引了长三角城市的众多游客。尤其是紧挨着村庄的龙山,是村庄的天然保护神,数百年来得到了完好保护。整坐山呈等腰三角形,山上古木参天、浓荫华盖、苍翠万象,俨然原始神秘的“绿色金字塔”。郭洞至今仍保留明代建筑 44处,清代建筑26处。建筑类型较多,有民居、宗祠、厅堂、书院、商铺、戏台、庙宇、桥亭、寨门、城墙等,几乎包括了宗法制度下纯农业村落的全部基本建筑类型。村落格局基本保存完整,不仅建筑格局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大量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匾额、石刻等也保存完好,技术价值极高。另外,农家土灶、自助烧烤、篝火露营、儿童游乐区等设施项目,为游客的康养体验之旅增添趣味性。郭洞村不断发展森林旅游与康养产业,打造独特的森林康养体验,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郭洞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郭洞村也先后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南第一风水村”“中国民俗文化村”“金华市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美丽宜居浙江样板双百村”等。

请输入图片描述

郭洞古村环境更加宜居。为保护活化历史文化名村,郭洞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村内道路硬化、雨污分流和美丽庭院、美丽乡村创建等工程,积极盘活利用闲置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景观,不断擦亮“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景秀映南山”的靓丽名片。同时,十分注重古村落的修缮保护工作,累计争取资金3400万余元,对村内何氏宗祠、迴龙桥等50余处明清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及特色化修复,做到修旧如旧,让古村落“守住根、焕新生”。目前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走过的龙溪、护城墙、海麟院、回龙桥、何氏宗祠均保存完好,其中何氏宗祠漏雨经过翻修。但当你走进郭洞时,即使身边有熙熙攘攘的游客,也会把烦恼和疲劳统统抛之脑后。郭洞依龙山山麓而建,临龙溪,是极富人文景观资源的江南民居村落,古村内街巷是历史风貌的窗口,古街两侧民居林立,高墙小窗、雕梁画栋,古趣十足。古树、古楼、古井、古巷门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透着江南的雅韵,颇具意境,是人们居住生活的最佳去处。

请输入图片描述

郭洞率先踏上共富路。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充分用好郭洞村的独特资源,实现村集体和农民收益最大化并促进共同富裕?郭洞村始终坚持将村落保护利用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通过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跨界整合和深度融合,建设农家餐厅、高端民宿、乡村会客厅和书院等新业态,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共富乡村股份合作社,通过培育发展生态健康体验、农家美食品味、民俗风情表演、古建筑研学以及手工艺品制作等旅游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推动旅游产品不断升级,带动村庄旅游业发展。郭洞村积极发挥好村民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作用,积极探索“健康体验+人文休闲旅游+特色民宿”发展模式,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庭院房屋发展民宿经济,打造了十余家风格各异的古宅民宿和特色农家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利润让给农民,成本回归集体,确保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牢牢端稳自然和人文两只‘金饭碗’。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60.10 万元。据郭洞村书记介绍,今年年初以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个仅2000多人的村落,迎来一茬又一茬的游客,一天仅停车费收入就能达到4000多元。古村古韵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出发展致富的生机活力。

郭洞建构文旅融合新载体。郭洞在延续古村落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的同时,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改造闲置资产,盘活沉睡百年的资源。如龙溪临溪的客栈由村里的闲置房屋改建而成,保留了斑驳的老墙,掩映于青山绿树之中,以及穿梭于蜿蜒小巷的古民居,都承载着郭洞村几百年的乡愁集体记忆,也是最受游客和当地村民喜欢以文会友的场所,形成了集自然欣赏、文化体验、非遗保护、研学教育为一体的文旅融合业态,让游客来了有的看、有的玩、留得住、不肯走。同时通过拍摄旅游宣传片、邀请各地媒体专家采风、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等方式,激发古村的文化活力,让文化遗产焕放耀眼光芒,不断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朝着共同富裕这一目标,郭洞村各类“共富”业态蓬勃发展,已建成农家乐、精品民宿等多个具有功能性支撑的业态,“藏”在山间的餐饮、民宿、文创产品等订单与日俱增,群众从中获得的综合收益达到75%以上,真正实现了“身在大景区生活,捧着聚宝盆赚钱”。

郭洞融入温泉小镇发展。武义是浙江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由自然资源部命名的“中国温泉之城”,温泉小镇建设规划范围面积为5.91平方公里,总体定位为以生态为基底,温泉为龙头,养生为核心,产业为主导,文化为灵魂,按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人居等功能于一体的华东一流、全国知名的温泉度假养生产业集聚区和温泉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其中郭洞古村与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山庄是整个温泉小镇的“双壁”,两者毗邻依存。外地到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山庄泡温泉的游客十有八九都会到郭洞游玩,凡是到郭洞体验生态游的也都会到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山庄顺便泡个温泉澡。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山庄是集温泉、客房、餐饮、会议、SPA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度假项目,是目前中国纯温泉用地最大的温泉。仅2022年,即使在疫情影响下,“温泉小镇”这张金名片吸引游客达  87.13万人次。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构建了与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三小时以内的高铁周末旅游圈,奠定了稳定的客源基础。其中从清水湾到郭洞的道路等设施先后完成了道路加宽、景观改造、绿道建设等基础配套工程,并注重从细小处着手,不断提升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和游客体验,使整个村落的“面子”和村民生活的“里子”都获得了提升。

请输入图片描述

郭洞长寿村名声鹊起。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后裔何寿之认定外婆家郭洞“山不深而饶竹木之富,水不大而尽烟云之态,是万古不败之地”,离开县城的官家府第,迁居郭洞。仿《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迴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成为何氏家族聚居的血缘村落。郭洞自古有“长寿村”之称,平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现全村2000左右人口中,70岁以上的古稀老人有140多位。郭洞人长寿,首先得益于大自然良好环境的赐予。郭洞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5%,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很高,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竟高达2000-5000个,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和“长寿素”。武义温泉的温度在42-45℃,出水量6000吨左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温泉对皮肤病、心血管病有很好的康复疗效,对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炎也有特殊的效果,能加速人体血液循环,改善心脏,促进消化,加快新陈代谢,对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以及养颜美容都有良好的作用。


郭洞村近20年来的深刻变化也是金华和武义认真贯彻“八八战略”20年来的精彩浓缩,对如何利用浙中古村落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发展生态健康旅游,带领村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带来重要启示: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动摇。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为郭洞增加了很大的吸引力。要论古建筑和古村落,比郭洞保存更加完善的在武义境内还有俞源、上黄古村等,但若论生态美,郭洞是独一无二的。郭洞的古树茂密成林,仅龙山深林公园就有上百种珍奇树种,龙山深林公园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离城市最近的一处古生态林。这不但给古村增加了浓郁的活力和背景,更是迎合了现代人的养生观和回归自然的追求。良好的生态提高了郭洞的美誉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也为村落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武义县随后提出“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是该县“三大战略”之一。如何避短扬长,利用欠发达地区生态与人文保持良好的后发优势,依托郭洞、俞源等古村落由内而外的美,借山靠水,变景为财,将山水“颜值”转化为旅游价值,是武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武义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先后引进50多余亿元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康养产业,打造了大红岩风景名胜区、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区、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武义十里荷花江下畲乡、武义寿仙谷景区等十大著名生态旅游景区,全县森林景观利用面积高,旅游品质不断提升,产品供给不断丰富。2022 年,森林康养旅游综合收入占该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0%。通过20 余年不断探索,郭洞村和整个武义县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为省内外各地区践行“两山”理念、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请输入图片描述

坚持保护第一,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正确地处理所有像郭洞村这样的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合理的传统村落开发,更好带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促使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景观风貌和历史文化风貌与村民的现代文明生活相衔接。当保护与开发存在矛盾时,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原则,所有的开发不得损害原有的生态环境与历史人文价值,只能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发挥其价值。比如郭洞村为承接大批游客,需要建立一个较大的停车场,但停车场却与整个村落的历史风貌不符。因此,在坚持保护先行原则下,把大型停车场外移到村口开阔处,确保郭洞传统村落“传统风貌整体性的保护”。传统村落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条件,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为此,要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让生态旅游大有发展前途,应结合当地的实情,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对传统村落特有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研究,引导当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产业,使传统村落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武义县通过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绿水青山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平台,生态旅游业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了支撑。

善于讲故事走好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郭洞这样的古村落就像是开在江南诗情画意中的一朵奇葩,散发着由内而外的美。近年来,郭洞村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推动旅游产品升级,增强游客旅游消费的体验感、创新谋划体验农村劳作、制作手工艺品、观看民俗风情表演等项目。鼓励身怀绝技的手工匠人坚守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并实现从原先服务三农变为服务旅游市场的完美转型。比如村中的竹编工匠何文良,苦心钻研微缩农具工艺品的制作,以灵巧的手艺将畚箕、箩筐、鱼篓、簸箕,菜篮、米筛,灯笼等充满农耕风情的器具开发为微缩农耕竹编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一亮相,游客纷至沓来,并且爱不释手。何文良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草根名人。2023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放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义郭洞村的专题节目,对该村草根明星微缩农耕竹编大师何文良作了重点报道。何文良也因传统竹编工艺巨大成就被授予金华市首批非遗传承人,他也成了讲好郭洞故事的草根名人。近年来,武义县按照“合纵连横”的思路,把郭洞村的历史文化景点与毗邻的温泉小镇内的古民居文化、温泉养生文化、萤石文化、婺州窑等文化景点串点成珠,推出了温泉文化精品线,串起了沿线一个个古村落“明珠”,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的文化氛围,便于他们沿着精品线走进流动的古村文化“博物馆”,更好地倾听武义的发展故事,也使郭洞村和武义县的生态旅游之路越走越宽。

请输入图片描述

有一支忠诚干净干事的基层领头雁队伍。“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传统村落不仅环境古朴清新,而且家族后代亦能高风亮节,武义郭洞和俞源村颇为典型,这也是他们源源不断吸引全国游客的重要原因。传统村落的传统家训家规集中体现了一个家庭和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官员修身齐家的重要资源,也是村级班子干部队伍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传承家风的重要依据,是村级基层现代治理推进乡风民俗养成的重要渠道。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146名。俞源太极村村落布局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计建造,人文自然相得益彰,俞姓家族明清两朝出过进士、举人、秀才等293人,皆两袖清风,淡然雅致。古村落严格规范的家规家训等文化营养不仅很好地保护了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的山清水秀,也有效地激励其子孙后代在政治生态上也要做到“山清水秀”。当然家规家训也有封建糟粕之处,需要辩证“扬弃”,尤其要让家规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合,让优良家风全面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与优良党风、政风一样清风徐来、山高水长。

(作者单位:中共金华市委党校)

【后记】习近平总书记说,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八婺大地,发展迅速,万象纷呈,该如何解读,该有怎样的视野。我们和金华市社科联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社科读本。每周四推出,帮你解开现象的迷雾,助你追寻理论的真谛。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徐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