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文史记忆丨《金华丛书》的前世今生

2018-11-06 21:29:37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11月6日讯   【编者按】“小邹鲁”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为充分挖掘、展现这一丰富的资源,提升浙中生态廊道的文化内涵,金华市政协文史委联手市社科联、市方志办、市文物局、市档案局、市婺文化研究会和金报全媒体中心、金华晚报、浙江新闻客户端、金华之声共同推出“文史记忆”,寻找八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文化力量。

  1946年3月初的一天,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应邀到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当天晚上,“何氏三杰”之一、史学泰斗何炳棣和胡适共进晚餐,就坐在胡适的左边。入座前,胡适问何炳棣的背景。何炳棣说,自己原籍浙江金华,生在天津,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胡适立即谈到金华南宋时人文之盛:“试看现存的《金华丛书》,多么了不起。”

  这在何炳棣先生自传《读史阅世六十年》中有确切记载。

  《金华丛书》封面

  《金华丛书》究竟有“多了不起”,以致胡适如此称赞?

  金华自六朝建城,自古人文荟萃,历来金华人被选登在郡邑志上的作品目录不下千种。有人感叹:“呜呼,区区一郡,而撰述者乃如是,其富可不谓极盛?”然而,正如引言所述,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许多著作逐渐散佚,乃至完全泯灭。

  清同治年间,永康人胡凤丹深忧于此,决心汇编金华先贤留下的作品,并从《四库存目》中录出金华籍名人遗著书目165种。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胡凤丹只找到存书近70种,他“精心校订,十载寒窗”,按经、史、子、集四部编纂刻印成《金华丛书》,共340册。之后,胡凤丹之子胡宗懋继其未竟之业,又陆续找到了42种,修成《续金华丛书》,共120册。两部书合计收录112种,460册,约4600万字。

  《金华丛书》囊括了《东莱集》《东莱左氏博议》《金华先民传》《金华征献略》《金华正学编》《金华文统》《金华贤达传》《金华唐氏遗书》《义乌人物志》《浦阳人物记》等反映古时金华地区情况的著作,也收录了《十七史详节》《东汉精华》《唐鉴》《议史摘要》《西汉年纪》(吕祖谦著)等众多金华名人的著作。

  《金华丛书》的问世,在社会上产生非常良好的效应,可以说开一代编纂地方性丛书之先河。清代著名藏书家傅增湘说,自从有了《金华丛书》后,“嗣是杭州则有丁氏《武林往哲遗著》《掌故丛编》,嘉兴则有孙氏《槜李遗书》,湖州则有《陆氏丛书》,绍兴则有徐氏《先正遗书》,温州则有孙氏《永嘉遗书》,江宁则有傅氏《金陵丛刻》,常州则有盛氏《先哲遗书》,皆踵金华而起”。但这些地方性丛书,无论规模、社会影响都无法与《金华丛书》相比。

  《金华丛书》内页

  据浙师大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重修金华丛书》主编之一黄灵庚介绍,《金华丛书》为浙江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对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南宋至元初的金华婺学著作得以保存和流传,很大程度上当归功于《金华丛书》。

  由于《金华丛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学术价值,在短短百年间,先后翻印了四次,还流传于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国家。

  为编撰《金华丛书》,胡氏父子倾尽家产、耗尽心力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永康胡凤丹、胡宗懋父子相继编纂《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是金华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汇集地方文献。为修《金华丛书》,胡氏父子倾尽家产,耗尽了毕生精力。

  其实,胡凤丹(1828~1890)的家庭颇为富裕。据史料记载,胡凤丹的父亲叫胡仁楷,其殷实的家底,有尚存的“荣禄第”为证,这所庞大的宅子由72间房子构成,其规模堪称永康一绝。

  胡凤丹是胡仁楷的第四子,从小接受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但入县学后去考举人,怎么考都考不中。后来母亲就让他到京城寻找机会。胡凤丹就带着钱财来到了京城,“捐纳援例入光禄寺署正眼法”。

  他在京城期间广泛交游,仗义疏财,声名不小,后被推荐为兵部员外郎。清同治六年(1867),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李瀚章奏请朝廷在武昌设湖北书局,胡凤丹来到这里主持局务。同治九年(1870),李瀚章将官办书局改建成带有商业性质的“绅督官佐制”式的武昌崇文书局,胡凤丹任书局编校兼主管经营。编书、刻书成了胡凤丹的主业,也是最大的爱好。

  在崇文书局工作期间,胡凤丹为避免文人骚客在当地风景名胜区留下的诗文“湮灭不传”,常常出门游历寻访,编出了《大别山志》《黄鹄山志》《鹦鹉洲小志》。胡凤丹这位来自永康的“异乡人”撰成了湖北的山水志,使得当时湖北的文人颇为汗颜。

  当然,胡凤丹最大的功绩在于编辑出版了《金华丛书》。当时,江浙一带的珍贵书籍。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乱。损毁殆尽,金华的历史文献也遭受巨大损坏。为抢救金华先贤文献,胡凤丹多方搜求、汇集,倾尽家产,不遗余力。后来,他又到杭州开设“退补斋”书局,专门刻印金华文献。

  年轻时的胡宗懋

  一开始,胡凤丹以“金华文萃”的名目刻印,分经、史、子、集四部,汇集了唐朝到明代的67种古籍,最后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其子汇刻成书,共计340册,名为《金华丛书》。

  别看这么一部《金华丛书》,在当时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编书、出书的所有资金都要由胡凤丹个人支出,为这部《金华丛书》,胡凤丹倾尽了家产。

  胡凤丹刚当官时还是很富有的,他曾回到家乡建了一幢“十三万卷楼”,相当于现在一个小型图书馆,藏书量在地方上数一数二。但他死后不久,“十三万卷楼”中的藏书就被全部卖给了书商。

  修《续金华丛书》的胡宗懋(1867~1939),是胡凤丹的第四子,很爱读书,因家里有“图书馆”,常常是一下课就钻进书房看书,以致忘记吃饭和睡觉。他从小有神童之誉,20岁参加县府院考试,三次都得第一。也许这个世界就爱和他们父子开玩笑,胡宗懋同样是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光绪十六年(1890)其父去世,胡宗懋流着眼泪接受遗命,发誓以完成父亲未竟之事业为己任。

  由于考场意外受到打击,他无意再参加考试。迫于生计,不得已就任奉化县一个教职。业余时间,致力于整理其父生前所辑刻书籍。光绪二十一年(1895),终于把父亲生前花费大量心血陆续辑刻的《金华丛书》结集出版。

  光绪二十九年(1903),胡宗懋在恩师的一再劝说下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举人,当了直隶州知州。虽然他很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让自己的才华能为世所用。但不久后就感到失望,下海和著名实业家、上海阜丰公司创办人孙多森兄弟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1919年,因一直欣赏他才干的顶头上司和好友孙多森积劳成疾去世,胡宗懋辞去公职,定居天津,专心一意为完成父亲的遗命而奔波。在搜集宋代金华先贤郑刚中的作品时,因郑刚中所著《周易窥余》,各种有关藏书文献典籍中均很少见到,只有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四库全书》收录。但到京师图书馆去抄录一定要先购券,购券需用重金作为押金,时间又有限制。胡宗懋从他住处到城北京师图书馆来回有10多公里路,数九寒天,他冒着大风雪出门,怀里藏着干粮徒步前往,为节省时间,中午就用干粮充饥。有时来不及带干粮,为多抄书就忍饥挨饿一天。

  胡宗懋在《续金华丛书》序言中谈到:“自从含泪接受父亲临终前的遗命,一刻也不敢忘记。即使为生计所迫奔走在大江南北时,身边也始终带着书,以备查考,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历经10年,胡宗懋终于完成辑刻家乡先贤著作经、史、子、集共58种,于1924年成书120册,名为《续金华丛书》。

  黄灵庚教授说,胡凤丹父子对地方文献的专注和贡献,史上罕见。

  100多年后的今天,缘何要再修《金华丛书》?

  一个地方经济上去了,文化建设自然也摆在了议程之中。但是,文化建设如何起步,构建什么样的内容,往往需要对以往的历史文化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

  金华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编纂《重修金华丛书》,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把金华的“家底”摸清楚。譬如历史上金华出过怎样的人物、在当时影响如何,翻一翻丛书大致就明白了。对于研究地方史或地方文化的学者来说,也可以提供更丰富方便的资料查证。

  当年胡氏父子编纂《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投入了毕生精力致力于金华文献辑集、汇刻,但受时代条件、个人精力和财力的局限,两套书总共收录了125种书在内,时间大体贯穿梁朝到明末期间。

  在如今看来,胡氏父子所编的《金华丛书》,对历代金华文献的辑集并不齐全。这两部丛书,只辑录了明代以前的文献,而且有许多遗漏,至于清代以后的古籍,一种也没有收录。

  如宋濂的《萝山集》五卷,据传早在明代中期已佚传,通过《重修金华丛书》编纂组的调查,居然在日本的内府文库发现了此书,是一个海内外仅有的钞本,其中共有410多首诗,而320多首诗在现存的《宋濂全集》中都没有出现。

  又如“北山四先生”,即南宋的何基、王柏和元代的金履祥、许谦,“四先生”都以阐释朱熹的《四书集注》而闻名天下,也是朱子“四书学”的开创者和继承人,但现实中其影响力、关注度与其历史价值并不相称。在《重修金华丛书》中,关于“北山四先生”的书有20多种,文字内容至少在500万字以上。

  除了前两编存在历史文献遗漏的问题,胡氏所收录的文献版本也疏于选择,没能用上最好的刻本作为底本。如吕祖谦的诗文集,是金华文献中最有分量的著作,胡凤丹用了二十卷本《东莱遗集》,而没有用完整的四十卷本《东莱集》。

  版本疏于选择,也不能苛求胡氏父子。毕竟在当时,受经费受信息渠道不畅通的限制,胡氏父子无法收集到或没有看到较好的版本。凭借个人力量编纂的《金华丛书》已经十分不易。

  “编写《重编金华丛书》,把资料搜集完整,把‘家底’摸清楚,由此也是做一番保护。当初如果没有胡氏父子,说不定其中某些古籍遭遇意外就无法传下来。今天我们通过这样大规模的编撰,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护古籍,使其流传下去。”黄灵庚说。

  《重修金华丛书》的编纂过程,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詹福瑞说:“金华在今日中国,已经名扬中外。其所以有名,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乃在于经济发达……《重修金华丛书》的出版,会使大家知道,金华不仅是经济之城,亦是文献之邦。”

  金华作为浙中一地,文献虽然不能称浩瀚,但也册府琳琅、卷帙繁富。而我国也素有经济繁盛而修书的传统,想必《重修金华丛书》的问世,又将在社会上引起编纂地方文献丛书的连锁反应。据悉,目前衢州、嘉兴、湖州等地,也开始编写地方丛书。

  历时7年,《重修金华丛书》如何再造鸿篇巨制?

  2008年《重修金华丛书》项目启动时,编纂组就定下了一条“规矩”:凡是金华籍作者的书,或者是非金华人而专写金华的著作都要辑集在内,下限到晚清,务必收录齐全,至少在一百年之内,不要让后人重复做这样的事情。

  于是在胡氏父子原有两部丛书的基础上,《重修金华丛书》保留了前两部《丛书》的前提下,增加了之前所缺佚的金华文献,所增文献附于两部《丛书》之后,辑为“金华丛书三编”。

  编书的过程,最难的就是找书,要摸清金华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书并不简单。起初编纂组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先从地方志开始找,民国时期出版的地方志后面通常附有艺文志,上面所列的书单提供了部分可供寻找的书目。但地方志所记录的书单也不全,编纂组接着查询《中国图书总目》、《两浙著作考》……

  编纂组花了1年多的时间,最后大致统计出金华历史上的书有6700多种,包括已散佚不传的在内,今天能查到其收藏出处的有920多种,《重编金华丛书》收录了其中的877种。可以说,《重修金华丛书》是一部目前最为齐备的金华文献丛书。

  877种书,找起来也不容易。为了寻找和搜集前两部丛书未收的700多种图书文献,编纂组成员几乎跑遍了所有收藏文献部门,他们从近到远,先从金华各县市区的图书馆或博物馆找到了300多种图书,先后去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其中浙江图书馆涉及金华的书最多,有400多种。

  2008年到2009年,编纂组的成员背着笨重的扫描仪,奔走在各地,复制古籍近千种。时下国内外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或私人藏书,对古籍文献资料保护管理有其原则,对每种古书的复制也按出版标准收费。

  而少许散佚在台湾地区和日本的图书文献,编纂组就托当地人复制再传送回来。比如明代崇祯年间,金华的一个知府阮元声,在任时写了本书叫《金华文征》二十卷。清《金华府志》、《康熙金华府志》里都收有该书的书名,但在内地怎么找也找不到。

  有一次黄灵庚教授出差时碰到一位台湾学者,便托这位台湾学者在当地帮忙查找,最后在台湾成功大学图书馆找到了该书的明刻本。台湾成功大学图书馆对孤本、善本的复制有严格的规定,一次只能复制一部分,老先生帮忙复制了大半年,复印本才到达金华。

  《重修金华丛书》项目启动以来,也立即向全社会进行了征稿,得到了众多民间收藏家的响应。

  东阳千祥镇民间古籍收藏家陈子秋从报纸上看到征集地方文献的报道后,立即联系了项目负责人,表示愿意无偿提供古籍资料。他提供的近40种地方古籍中,最后有《婺剧唱本》《精选课试钞本》等10多种书被《丛书》收录。

  就是这台机器,从全国各地复制回了大量古籍文献

  陈子秋是个爱书之人,喜欢读书也喜欢藏书,家里有藏书10000多册,其中古籍占四分之一。他说,这些古籍大部分是他从民间收集来的。问到为什么愿意把自己辛苦收藏的书拿出来供大家分享时,陈子秋诚恳地说:“书放在我一个人家里,不如拿出来大家一起看,这样就可以化一为百,化百为千,更有意义。”

  除陈子秋以外,原永康市统计局局长李世扬也捐献了17种自己收藏和复制的永康古籍,给丛书编辑组无偿使用。原金东区文联主席张根芳、浦江离休干部张文德等人,也都为丛书的编辑工作积极奔走。

  和前两部丛书不同的是,《重修金华丛书》收录了20册本地家谱,其序、序跋,以及家族中名人的人物传记、诗文,重新排版成册。在编纂过程中,某些图书馆找不到的书,却在家谱里找到了,这样的情况不少。

  比如唐宋时期东阳人舒元舆做过宰相,其东阳家谱里有大量舒元舆的文献资料,要研究他,汇总起来就是十分可靠的资料。而关于宋濂所流传下来的书,也没有家谱中的齐全。

  可为何可查到的920多种书目里,最后只收录877种?这是因为有些是版本重复,有少数是劣质版本,还有一些未明确其藏处,而另有一些是明知在哪里却无法复制回来。黄灵庚教授无奈地感叹,至少有11本书实在无法收录。如台湾大学图书馆有本关于清代曹宅人、北麓书社创始人曹开泰的书,是一个孤本,对方始终不同意复制。

  最后,《重修金华丛书》对所收每种书的版本、真伪都进行了谨慎的审定,并撰写了提要,包括作者祖籍、履历、生卒以及版本流传情况,介绍了书的基本内容、文献价值以及优缺点。所以,丛书不仅是全备的金华文献,还是可信的文献。

  再看当初定下的那个规矩,其实也隐藏着未来的目标:百年以前,金华先贤开启汇刊丛书的先河,百年之后的这一代,续辑了第三编,但愿再过一百年,下一代金华人在“续修”的基础上拓展,续辑第四编;再过一百年,续辑第五编……由此金华文脉代代相承。

  来源:金华晚报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