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金华频道3月23日讯(浙江在线 特约作者 范卫东) 在书店的书架前,曾经对要不要买这本书犹豫过一阵子——毕竟里面的许多内容已经零零星星在报上网上看过了,比如在众人的眼泪里笑着离开北京奔向延安,比如带的箱子最小但分量最重,比如他是那批知青中年纪最小呆的时间最长的,比如带领村民建起全省第一个沼气池等等。但买回来认真读了之后,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就好比你能画出(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的)一个鞋样,但没有读过这本书,你就无法体会,历史是如何用细细密密的针脚,在千沟万壑的黄土地上一针一线地纳成这双厚实的鞋底。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对同时下乡知青、相处7年的梁家河村民、当年县里公社干部等群体的采访,真实而又完整地还原了习近平怎么融入陕北那个穷苦偏远的村子,怎么为乡亲们办实事并与村民结下深厚情谊的过程。当命运把一个15岁的所谓“黑帮子弟”抛到远离北京的黄土地上,土地贫瘠、物质短缺、环境恶劣、举目无亲,这样的情境会把这个少年推向哪个方向?在经过短暂的迷茫之后,他选择了植根大地、情系人民。“15岁来到这个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37年后,这个黄土地上的“好后生”成为国家主席,这个梁家河的村支书成为党的总书记、全党核心。
在习近平后来回忆这段岁月时,他说最大的两个收获一是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总书记一上任就发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铮铮誓言,为什么他的话语如黄土地般的朴实、鲜活,为什么那些话能讲到普通百姓的心坎里,因为他太了解中国农村、社会底层的实际了。“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人民群众对他也是张开黄土地般宽厚的胸膛,他们压根不信习仲勋的孩子会是什么黑帮子弟,有什么烦心事、难缠事、苦恼事都乐意找他,还让他在入党的同时就担任村支书,实际上在这之前他已是梁家河村的主心骨了。
另外一个就是让他增强了自信心。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话用到这里再恰当不过了。王安石说“治其身修其心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从这样最底层开始,层层锤炼,步步夯实,久久为功,最终成为“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
同时在看的还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两本书反映的内容时隔40年,治村与治国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那条成长的轨迹、那种一以贯之的情怀。正如习总书记在2015年回到梁家河村时说的“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这里。那时候我就立志如果有机会要从政,为人民做一些实事”可以作为注脚来理解。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从那时起已经在他年轻的心里萌芽了。
苍黄的天、厚实的土,党的核心在这里铸就!国家有幸、人民有福,历史选择了这位“黄土地的儿子”!我们完全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作者:范卫东单位:金华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