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夜读党史475丨浙江时代先锋的清廉故事⑧陈刚:“打铁还需自身硬”

2024-10-28 17:34:38    来源: 潮新闻   

陈刚(1963-2018),浙江义乌人。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嘉兴市纪委书记,嘉兴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历任省监察厅研究室副主任科员,省纪委纪检监察三室副主任、正处级副主任、申诉复查室主任,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委员、派驻纪检组组长、监察专员等职。2018年7月1日,陈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嘉兴逝世。

“打铁还需自身硬”

“谢绝探望”,这四个字,一直贴在陈刚所住病房门上的醒目处。

从2014年查出癌症到病重住院,陈刚一直谢绝一切来访,还专门“封锁”他生病住院的消息,以至于连他的哥哥姐姐和亲家都是在他临终前几天才得知情况。

“想来看望书记的人很多,但书记说谈工作的欢迎,其他的探望就不必了。实在拦不住的,也让我嘱咐对方千万不要带礼物。”嘉兴市纪委监委办公室主任崔加晶说。

有一次,一个县里的纪检干部不知从哪里得知陈刚生病的消息,在市里办完事之后便顺道去医院探望。结果人一走,陈刚就噌地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对崔加晶和司机陈滨发火:“怎么回事啊?你俩谁说出去的?”

熟悉陈刚的人都知道,工作不忙时,他都是回家吃饭,饭后有时间就和妻子出去散步,闲时喜欢下下围棋、练练书法。生活过得简单宁静,在外人眼里甚至有些“无趣”。

“没见过他参加什么酒局、饭局。”陈滨说。一些纪检干部还告诉记者,曾在晚饭时间接到陈刚的电话,“没谈什么工作,就是问人在哪里,在干什么。后来,我们才知道,陈书记这是在‘抽查’饭局酒局。”

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朱林森和陈刚是十年前省委党校培训班的同学,谈起对陈刚的印象,朱林森首先提到的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

“从他身上能感受到一股正气。当时我和他一个宿舍,他经常叮嘱我:‘我办过很多案子,深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侥幸心理是千万不能有的。’”朱林森说,自己那时刚走上领导岗位两三年,陈刚的这些话对他影响非常大。

2017年底,陈刚女儿结婚,朱林森是证婚人。“婚礼简简单单的,都是双方的亲戚,好友也就四五个。作为这么多年的朋友,我包了一个红包给他,他说‘你搞这些做什么’,最后硬是没有收。”朱林森回忆道。

而陈刚单位的同事,则是直到他去世后才知道他女儿出嫁的消息。“我跟他搭班子这几年关系很好,没想到这个事他竟连我也没说。”向记者谈及此事时,徐春华红了眼眶。

在医院打针时,陈刚脱下外套,护士都惊讶了——陈刚的毛衣上有好几处补丁。护士们都忍不住对他说:“陈书记,您这衣服该换换了!”陈刚则报之一笑:“我都这把年纪了,讲究那些做什么,穿着舒服就行。”

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家人陈刚也绝不“开口子”。

曾有亲戚打电话找他帮忙在嘉兴牵个线、介绍点生意。陈刚在电话里就吼了回去:“我在嘉兴当纪委书记,你们就不要在这里赚一分钱!”

陈刚姐夫的一个朋友知道他和陈刚的关系后,想托他找陈刚“帮帮忙”。姐夫在电话里话还没说完,陈刚就一点也不客气地打断了:“你不要来,来了门也不给进!”

陈刚倾注心血的嘉兴市纪委监委留置场所完工后比预算结余几百万元。负责这个项目的市纪委原副书记姜锁楼告诉记者,工程造价能减少几百万元,离不开陈刚的严格要求。“建设工程里最怕‘变更单’,问题往往就出在这上头。而我们整个工程只有一张‘变更单’,还是因为地基打下去之后是石头,才不得不变更。”

陈刚弥留之际,得知消息的人们都赶来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有人想给他爱人送些慰问金以表达心意。

“请你们一定收回去,陈刚一辈子没收过人一分钱,我怎么可以坏了他这个规矩,他知道了绝对不会原谅我的……”这个一贯坚强,在外人面前从不掉泪的女人,再也没能忍住,失声痛哭。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比别人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陈刚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追悼会上,有人按照当地习俗送上“白包”。然而,他们的“白包”当场就被装进一个信封里退回,还多了一封以陈刚女儿、女婿的名义所写的答谢信:“慈父患病期间一直得到组织和您的关心和关爱……您的心意我们已领,请予理解。”

嘉兴南湖,天朗气清,风景依旧。英魂已逝,唯余徐徐清风、浩浩正气。

(摘编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8年8月31日)


编辑:叶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