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夜读党史316丨金华百年党史回眸•浙中城市群和金义都市区建设

2021-09-20 17:20:34    来源:   浙江在线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我们与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党史读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学的你。


跨江发展和小城市群发展战略

的提出与初步实施

  1985年5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华地区建制,实行市管县体制,金华市升为地级市。在撤地改市前,地委作出重大决策:市区要跨婺江向南发展。1984年11月13日《金华日报》报道,按照地委、行署领导的意见,根据金华市的实际,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经地委、行署同意,金华市确定了在婺江以南建设新城区的方案。总面积7.34平方公里。此后,金华市区拉开了江南新区建设的序幕。

  1986年7月,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群马拉车”即通过小城镇发展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同年9月1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出金华市是浙江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同意市区主要向婺江以南发展,人口规模近期14万,远期20万左右。11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动员大会。1991年4月,省委书记李泽民参加在磐安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之后,到金华调研指导工作,在双龙宾馆与市委主要领导郭懋阳、陈章方、马际堂和庄巧英谈话时,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即在浙江中部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由兰溪、东阳、义乌和永康组成的小城市群。同年6月,市二次党代会上即提出建设以市区为中心,由兰溪、东阳、义乌、永康组成的小城市群。

  经过几年努力,跨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建设项目成为江南新区建设开篇之作。1985年8月,金华宾馆落成开业;1988年1月,新金华中医院建成开诊;1989年10月1日,双溪西路全线通车成为市区第一条“三板块”城市主干道;1990年,市青少年宫、金华果菜批发交易市场建成运行;1991年12月,金华汽车客运中心竣工;1991年、1992年秋,为南苑新区配套的南苑幼儿园、南苑小学开学;1991年底,金华一中迁建、山嘴头水厂及金兰饮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1992年7月,金华体育馆奠基。

  1992年,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市区跨江发展步伐全面加快,城区江南区块快速崛起。

W020210920531945816435.png

  跨江发展初期的八一南街

W020210920531947557741.png

90年代新建的南苑小区

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定位的酝酿与形成

  1998年秋,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对城市化问题的一则批示,点燃了浙江城市化的热情,省计经委着手编制《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金华积极争取将城市定位提升为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并争取将原定在杭州召开的浙江省城市化发展战略研讨会移至金华召开。1999年1月,省内外专家学者汇聚金华共议城市化,同时召开金华中心城市定位咨询会。与会专家建议把金华培育成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继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城市经济圈后,建成浙江中西部城市经济圈。《中国经济导报》、《浙江日报》、《浙江经济日报》等媒体争先报道,第一次报道浙江将形成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四个城市经济圈。这次会议形成的共识为正在编写的《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对金华的定位提供了有力支持和重要依据。

  1999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正式文件印发《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把金华定位为“浙江中西部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并指出:“浙江中西部地区目前尚缺乏有足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而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看,培育中心城市的任务已相当紧迫。从区域条件、经济基础、文化优势和历史因素等方面看,对金华应优先加以重点扶持。同时加强周边城市群建设,发挥群体优势。”这一重要表述,从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与城镇体系布局的高度,提升了金华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并且为省委、省政府之后提出建设金义都市区提供了强有力的城市发展内在逻辑。

  2000年3月,市第四次党代会主题报告即为《围绕现代化目标,加快发展步伐,为把金华建设成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同志指示

与浙中城市群建设目标的定位和大步实施

  2002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首次到金华调研时指出,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金华中心城市的基本形态和建设路径。2004年8月,习近平同志来金考察调研,明确提出要使浙中城市群成为带动金华乃至浙江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2005年3月,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主线。世纪初以来,金华城市发展“第二次过江”,金东新城区快速崛起,市区南延、北拓、西展同步推进,逐步形成“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城市空间框架和“三纵三横三环”的交通架构。各县(市)依托各自资源,逐步形成了个性鲜明、优势互补的城市发展特色。

W020210920531949396177.png

如今的三江六岸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把浙江省城镇空间结构主体形态确定为“三群”(环杭州湾、温台和浙中城市群)、“四区”(杭州、宁波、温州以及金华—义乌都市区),并作为浙江产业拓展和升级的主要载体和我省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门户地区,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金华在全省战略布局中的地位。2011年,《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经国务院批准,明确了浙中城市群为全省三大城市群之一和金华—义乌都市区为全省四大都市区之一的目标规划。

金义都市区建设的不断推进

  2012年,金华规划建设金义都市新区,面积305平方公里,包括金东区的孝顺、傅村、曹宅、塘雅、澧浦和义乌西南的佛堂、义亭、上溪共八个镇。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实效,十年建新城”目标,贯彻“田园智城”发展理念,新区日益成为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组团式城市群”这一发展关键,想方设法促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2015年,《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明确要求,编制实施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规划纲要,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都市区对全省转型升级、创业创新的核心带动作用。2019年,金义都市区核心区范围从原先的金华市区、义乌市扩容增加东阳、兰溪、永康,规划范围包括金华全域和丽水缙云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2019年机构改革后,成立金义都市区共建领导小组,统一谋划部署共建重大事项,通过强共建促聚合,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扎实推进,金华也顺利纳入长三角中心城市范围,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都市能级明显提升。2020年,发布《金义都市区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了“一主两带多组团”的网络化空间发展框架和七大行动举措;《金义都市区规划》和《金义一体化规划》获批。

W020210920531951301970.png

  金义都市区布局框架图

W020210920531952972900.png

  位于金义都市新区的金满湖湿地公园

  2020年5月18日,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金华金义新区。这是浙江省设立的第五个省级新区。金义新区整体区域以金东区全域作为规划建设范围,面积661.8平方公里。金义新区功能定位为金义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新城区、浙江中西部崛起引领区、全省海陆开放大通道示范区、全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先行区,全力打造创新新引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辑:徐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