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市环城小学七彩鱼中队在婺城区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中,进行了主题为——“智”药少年行,“质”启中国梦的综合实践汇报。这项综合实践始于今年八月,历时共四个月,同学们经历了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制作成果、总结汇报等五个环节,收获颇丰。
实践伊始,同学们在班主任胡老师的带领下查阅了医药行业中有关人工智能应用与制药的相关资料,列出了一张疑问清单,希望在实践过程中寻找到答案。此外,为深入一线实地考察医药企业的运行模式,同学们对多家医药企业从“产业链布局、科研创新、产品线、品牌效应、市场支持”五个维度进行分析,最终选定了中药大健康领域的领军企业“康恩贝”。带着疑问,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实践之旅。实践的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中控室。这里是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控制中心,所有的生产流程都在这里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超低温循环冷却器、全自动实验室反应量热仪……同学们被许多先进设备所震撼。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了解了企业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高效、安全、精确的生产管理。
接着,同学们头戴红色安全帽走进生产车间,深入了解生物制药的生产线。一排排巨大的机械臂看上去很笨重,但是却做着精细的工作:把一个个药桶从外室精准地搬到指定的地方。讲解员介绍道:“这些电子设备不仅精准高效,还能自动检测、自动包装,让药品的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安全、可靠。”同学们亲眼目睹了药品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了解了不同药品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大开眼界,对现代化的生物制药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带着感叹,同学们来到了实践的第二站——浙江师范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开启了一场制药魔法之旅。
第一项实验是制作甘油栓。晶莹剔透的甘油遇上白色的硬脂酸钠粉末,在加热的作用下仿佛被魔法点化,从浑浊变得澄清。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溶液注入栓模,等待其冷却凝固。最后,同学们像一位位雕刻家一般,细心地刮去溢出部分的胶剂,拆模后,都成功制作了8——10枚栓剂。
第二项实验室制作胶囊。同学们在实验老师的带领下规范操作,每一步都及其严谨。同学们将测量过的水先加热到足够温度,接着依次加入葡萄糖、淀粉和柠檬酸,就像是在调制一杯神秘的魔法药剂般缓慢搅拌,不一会儿,溶液就变得均匀而透明,并散发着淡淡的甜香。用筛网装整后,这些药剂就被放入了烘箱中,等待奇迹的发生。终于,魔法药剂干燥成了完美的颗粒!同学们兴奋地拿起这些颗粒,在胶囊板中组装成了一枚枚小巧而精致的胶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实验过后,同学们对“药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胡老师组织大家细心观察生活中的药品,并制作相关的成品进行展示。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将胶囊制作成了精美的风铃挂件,独具创意;有的同学将生活中常见的药品收集了解并制作了药学小报,宣传药品知识;有的同学用胶囊拼凑出了环城小学的校徽,也有同学对药品的使用说明进行了研读,提醒大家药品使用的一些禁忌……在同学们主动了解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药品和药学知识的了解。
最终,本次实践活动在婺城区综合实践教研活动进行了完整展示。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的融入,为药学带来巨大了发展前景,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药学的魅力,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更多思考和规划,这也许才是最珍贵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