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阳市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开展建筑火灾燃烧实验观摩活动,该实验模拟了多种不规范行为引发火灾的情景,还原起火燃烧的全过程,让群众直观感受火灾发生全过程,警示群众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电动自行车火灾有多可怕?实体墙的防火分隔作用有多大?实验模拟一辆在室内充电的电动自行车,几分钟后由于电池的短路,电动自行车在不到10秒的时间内就剧烈燃烧起来。仅仅过了5分钟的时间,原本完好的电动自行车转眼就烧得只剩下焦黑的车架。整个一层的楼房也被电动自行车燃烧产生的浓烟熏得一片漆黑,而此时,由于二楼与一楼采用实体墙进行了分隔,通往二楼的楼梯并没有烟气进入,实体墙的存在有效地将火势和浓烟都限制在了一楼。
实验直观展示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在室内起火后的危害,同时强调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必须与居住场所用实体墙进行完全分隔,并确保不留孔洞缝隙防止烟气的蔓延。
防盗窗是否影响逃生时间?实验模拟火灾发生时,二楼有人员被困在设有防盗窗的房间内,消防救援人员只能先对防盗窗进行破拆后再营救被困人员,实验结果表明,从破拆开始到锯开足够大的逃生口,用时约1分30秒,尽管破拆用时看似不长,但在紧急的火灾现场,消防员需要搬运破拆器材并进行高空作业,全封闭式防盗窗会显著增加救援难度,延误救援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应尽快拆除防盗窗;即便安装,也应在防盗窗上保留不小于1米×1米的逃生窗口。
违规动火作业会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烟感报警器、简易喷淋是否能在火灾初期阶段发挥作用?实验模拟一名电焊人员在室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切割产生的电火花四溅,大量高温焊渣掉落在废旧泡沫及纸箱等易燃物上,迅速燃起明火并伴随大量黑烟。
互联式感烟探测器短短10秒便探测到烟雾,发出警报。随着室内温度持续升高,安装的简易喷淋装置因高温导致喷淋头破裂,水流喷洒而出,覆盖了整个燃烧区域。喷淋启动后仅5秒,原本旺盛的火焰便明显减弱,浓烟浓度也开始下降。在持续的水流喷射下,30秒后火势便得到有效控制。实验证明,无论是感烟探测器还是简易喷淋装置,在火灾初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火灾发生时,“关门”对烟气的阻隔作用有多大?当明火出现时,二楼同步进行“开门”“关门”烟气蔓延对比实验,起火后,烟气很快蔓延到整个疏散楼梯间,并迅速涌入敞开的房间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向四周扩散。而紧闭大门的房间内则未受到影响,在房间内的体验者表示,“能够闻到烟味,但看不到烟”。实验证明,关闭房门能有效的阻隔有毒烟气的进入,所以,对于家庭防火来说,“浓烟关门”就尤为重要。
不同类型的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有何差异?实验对岩棉夹芯板材和易燃聚氨酯泡沫双面夹芯板材进行燃烧测试,消防员分别将楼梯两侧的房间钉装上不同的外保温材料,左侧为岩棉夹芯板材,右侧为聚氨酯泡沫双面夹芯板材。火势扑灭后,通过现场观察显示,左侧的岩棉夹芯板材表现出显著的阻燃特性,在火焰持续烘烤下,板材基本保持完好,火势蔓延受到有效抑制。而右侧的聚氨酯泡沫双面夹芯板材烧损严重,在高温的作用下发生扭曲、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