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督促垃圾分类“偷懒”者 智慧监管正上线

2019-12-02 13:57:33    来源: 金华晚报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12月2日   随着金华城区全面铺开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法以来,金华大小社区内撤桶并点,建立起了一批批垃圾分类投放示范点,在垃圾分类“新时尚”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投放点运营近4个月,居民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上周,记者走访了市区多个社区及公共服务机构,随机观察垃圾分类投放点后发现,垃圾混装、不定时投放现象仍有存在,不少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仍有待提升。

  总体意识已提高

  个别居民分类意识有待加强

  晚上6点,在市区江滨社区江滨小区东门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上,分拣员丰海弟和往常一样,拉开了卷帘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垃圾投放晚高峰。

  可提着垃圾袋的居民未至,她已经拖来了一个装满的垃圾桶,里面全是非投放时间内居民扔下的垃圾。记者还注意到,在垃圾桶周围的绿化带里,还散落着一些因为乱丢乱放洒出的垃圾,没来得及收拾。

  “这些都是非投放时间内堆在这里的,我们只能开门后一袋袋帮忙分拣。”丰海弟说,自从10月份江滨社区正式撤桶并点,开始实施垃圾集中分类投放以来,在非规定时间内投放垃圾的人不少,就算卷帘门紧闭,部分居民也会习惯性地直接把垃圾堆在投放点门口,他们只能在上班后再次分拣,增加了工作量。

  “这个垃圾桶是我实在没办法放在外面的,不然每次一过来仅门口的垃圾就堆得到处都是,我有时候五点半就要在这里开门清理了。”丰海弟一边说,一边麻利地用钳子从这个为居民增加的“临时”垃圾桶中掏出一袋垃圾检查,“喏,塑料袋就和食物残渣放在一起,没有分类。”

  今年2月,《金华市区城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正式实施,8月市区各社区全面开始建设垃圾投放点,要求居民统一在早上6点到9点以及晚上6点到9点两个时间段集中投放垃圾。其他时候,垃圾投放点会拉下卷帘门,禁止投放。

  “江滨小区内共设立了5个投放点,像人流量多的北门和东门特别明显,非规定时间堆的垃圾也最多。还有的人直接会把垃圾放在原来的垃圾桶位置上。”丰海弟说,社区垃圾分类实施了快两个月,总体来看情况肯定是好转的,也有很多居民甚至比她还了解分类知识,每个垃圾投放点上方也都安装有监控,不规范投放的行为会被记录下来。但每次仍有个别居民的态度“屡教不改”,这也是最令她头疼的地方。

  随后,记者在非投放时间内继续走访了周边多个社区,发现类似违规投放现象时有发生,还目睹了一居民在投放点门口堆放垃圾的全过程。这样的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垃圾分类的开展,还影响了社区环境卫生。

  “毕竟和之前习惯的模式不一样,很多人肯定都会不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现在小区就比之前干净清爽多了。”对于违规投放的行为,前来扔垃圾的江滨社区业主周女士表示,刚开始定时定点时她也不习惯,常常顺手带垃圾下楼却发现错过了投放时间,她会选择先放在楼下的地下室或者直接拿到小区外的垃圾桶投放,受到劝导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养成了垃圾定投的习惯。

  “怕就怕有的人只是偷懒,不愿意多走那么几步路。”周女士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仍需社会环境的养成,二是或许还应该引进一些奖惩机制。

  推动增强分类意识

  金华探索智慧监管

  光有监控还不够,对于垃圾投放如何才能更规范推行?为了解决这些新冒出头的问题,金华也在积极探索多种渠道。

  “解决这个问题要筑起三道防线,一是小区物业加强巡逻,二是视频监控全时段监督,三是行政执法严管。小区的管理主体是物业,有责任、有义务监督本小区的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对于在非投放时间投放垃圾的行为,要第一时间进行劝导,对于那些劝导不听者,可以交由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处理。”金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傅得余说。

  记者了解到,依据《浙江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和《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居民不按时定点定时投放,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据统计,今年7月1日以来,金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累计查处各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2.4万余起,共计罚款135万余元。其中,垃圾未分类投放的违法情况占比高达97.8%;违法对象中,居民(村民)和商家占了大头,分别为1.19万余人、1.12万余户。

  “目前市垃圾分类办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分类,但每个区的垃圾分类分管部门是有权进行监管处罚的,比如金华开发区垃圾分类目前是建设局在负责,金东区则是行政执法部门负责的,那么就可以由这些主管部门来监督惩处。”市垃圾分类办主任刘顺炎告诉记者。

  不过,一味以惩处倒逼垃圾分类,很难做到实时精准。目前,金华也正在加快建设垃圾分类监管平台,以实时视频监控等方式,将辖区的垃圾分类管理“尽收眼底”。

  今年7月,金东区东孝街道就建立起一个城市垃圾分类指挥中心,搭建多终端可回收智慧监管平台,通过有线视频监控和4G视频监控两种方式,有效监管分拣员工作时长,实时监测垃圾站卫生情况。监控系统建成后,不仅街道人员在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掌握各投放点动态,联村干部还能通过手机移动端实时查看各村情况,让垃圾投放者在探头下更加自觉。

  而在金华开发区西关街道五里亭社区,同样安装的多角度智慧投递高清探头能实现一个更高级的功能:对居民违规投放行为智能采集、人脸识别、确认到户,做到可回溯,以固定执法的证据,方便进行处罚。

  “垃圾投放点要服务于老百姓,致力解决这少部分不规范投放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在对非投放时段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的同时,还要对这类群体进行疏导,解决他的实际问题。”此前在媒体采访中,市环卫处主任俞庆胜表示。

  对此,像广州、杭州、上海的部分地区会在小区内专门设置一个误时投放点来满足少数群体的需求,居民凭智能垃圾分类卡刷卡开箱投放垃圾,这既解决了市民的迫切需要,又达到了垃圾分类目的。而北京刚刚表决通过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则计划把垃圾投放相关违法行为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进一步将垃圾分类行为挂钩个人信用体系,以从根本上达到教育警示作用。

  (据《金华晚报》,原标题《督促部分“偷懒”者,智慧监管正上线》,原作者:何思涵。编辑:沈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