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董旭斌: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提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01-06 21:50:29    来源: 浙江在线   

金华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董旭斌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这样的背景下,金华公安如何提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金华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董旭斌谈了他的看法。

  我们把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作为提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也是夯实打牢社会治理根基的重要推手。近年来,金华公安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省公安厅和金华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总要求,聚焦“行稳致远、争创一流”目标,倾力打造“反暴恐、扫黑除恶、打击涉税类犯罪、反诈、双创、执法规范化、情指行一体化”七张“金名片”,主动防风险、保平安、护发展,连续多年位居金华市直单位绩效考评先进单位。

  同时,金华公安涌现了浙江省模范集体、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出入境管理局,全国优秀公安局义乌市局,感动中国人物、一级英模孙炎明,全国首期“公安楷模”、二级英模张辉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今年,义乌市公安局上溪派出所还被命名为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特警支队民警王厚鑫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会见。

  金华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多荣誉和成就,能赢得群众的满意,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理念,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载体,健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全方位服务群众机制、常态化警民沟通机制,立体化治安防控机制和深层次警民协作机制,将评价权交给群众,以此倒逼警务模式转型升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部署,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现代警务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就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浙江构建现代警务模式“1+5”思路中重要的一张“金名片”。创建活动改变了以往基层警务模式,紧紧抓住党的群众路线这条主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通过发动群众开展人民调解,建设平安类社会组织等举措,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创建开展以来,金华全市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群众信访投诉全面下降,群众安全感、认可度、满意度持续上升,实现“三降三升”预期目标。这是创建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果,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金华公安创建氛围非常好,全市形成了“十所示范、百所提升、千警参与、万人点赞”的良好局面。创建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集思广益、创造提升,不能闷着头、关着门、自己瞎琢磨,所以我们创设了“晒拼创”这个载体。

  目前,我们已组织了两次高规格“晒拼创”活动,市公安局全体党委班子,各县市局“一把手”、分管局长、政治处主任和所长代表一起现场观摩示范派出所典型做法和经验,并以视频片形式集中亮晒创建成效。全市115个派出所,通过“晒拼创”,主动找不足、学经验、补短板,在比中学、在学中创,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拼争抢创氛围,形成了“十所示范、百所提升、千警参与、万人点赞”良好局面。

  对比省内其他地区,金华公安还同步推出了“红色示范所队”创建。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政治性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属性,必须对党绝对忠诚、绝对可靠。所以我们坚持把党建作为创建基础,把“红色”作为“枫桥式派出所”的“底色”,全面推开“红色示范所队”创建。我们出台了创建“红十条”和“实施细则”,设计了“一年30%、两年40%、三年全覆盖”的创建路径,推出了“双培养”“红色成长计划”“每日五必须”等新机制,每月推出党建工作参考意见,完善支部书记述职、战时党建、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等制度,并推选22个试点单位引领创建,铸就最强战斗堡垒。如婺城分局城中派出所“阳光党建7+1”工作品牌,坚持以家文化为核心,把党建融入公安工作,建设阳光坐席,搭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仅在成立的第一年就为群众服务437起,解决问题350起,在辖区得到群众的一致肯定,获评全省机关党建十佳品牌。又如永康市局芝英派出所作为一个老牌红色派出所,保持着11603天无违法记录、无追责投诉、无责任事故记录。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的目标是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此,我们提出了“省市创建标准、问题导向标准、地方特色标准”三个创建标准,坚持“三个下来、三个上来”(警情要下来、信访要下来、行政争议和诉讼要下来;风险预警要上来、业务水平要上来、群众满意度要上来)创建要求,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全面推进创建。

  第一是坚持多元化化解矛盾。积极推进“警调衔接”“律师驻所”“司法确认”等工作机制,发挥党员、乡贤、志愿者等力量的作用,握指成拳,构建多元化化解体系。如义乌上溪派出所的“同心圆”综治调解中心,针对涉外纠纷多的特点引入了“洋娘舅”参与调解;浦江黄宅派出所的“驻所、驻村调解室”,推出了调解超市理念,群众可以自由选择专业的人民调解员;兰溪游埠派出所的“红心桥”调解室,将律师驻所参与调解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各派出所通过创建,整合了辖区调解力量,在矛盾纠纷、信访积案化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市共办结化解信访积案428件,结案率为90.49%,其中化解息访299件,息访率63.21%。

  第二是坚持全时空守护平安。一方面,继续攥紧打这个拳头。派出所作为最基层的部门,管的最多的就是民生小案,全市公安坚持小案必管,不管群众是被偷了一盆花还是几颗菜,都坚持如实受案调查,确保小案“事事有人管、案案有人破”,另一方面,强化警民共治共防。通过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社会治安治理,专门出台《加强平安类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实施意见》,加大平安类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各类平安类社会组织队伍1798支,志愿者超过4.98万人,协助公安开展了义务巡逻、应急救援、法制宣传、矛盾联调、校园护卫等在内的各项工作19000余次,有效弥补警力不足的难题。今年,全市“两抢”、盗窃案件同比分别下降了55.6%、48.9%。群众较为关注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通过警民共宣共防,高发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如义乌上溪派出所,通过民警承包企业、企业承包员工、党员承包村居、部门承包店面这“四个承包”宣传机制,实现了电诈案件同比下降16%,其中3月份更是实现零发案。

  第三是坚持零距离服务群众。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了警医邮、警保邮服务,全市公安民生事项100%开通网上办理、100%实现了最多跑一次,个人办理户籍类业务实现了刷脸办。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民办事无证明”,深入开展“无证明公安机关”改革,取消全部公安证明事项,自今年2月以来,累计减少群众办事证明30余万份,群众办事效率得大幅提升。另外,全面推广 “一村一警”“三驻三联”“家庭警察”等警务模式,把公安工作、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家里、做到群众心里,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我们紧跟全省“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大数据规划部署,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立足群众需求和工作实际,探索推行了一些智能应用,提高了工作效能。一是铺开“雪亮工程”建设。完善视频监控建设是提升派出所破案率的主要举措,今年顺利完成了全市“雪亮工程”的招标,投入资金超过7亿元,建设22000多路监控探头。积极推行“党建+”和“众筹”模式,以党员带动广大群众安装社会监控,目前全市群众自建探头已达66万余个,破案和防控效能逐步显现。派出所侵财案件的破案率持续提高,走在前列的浦江县局传统侵财案件的破案率已超过60%,工作成效好的派出所破案率超过了70%。二是出租房旅馆式管理显成效。以出租房智能门禁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出租房旅馆式管理,构建“一人一证、人证对应、入住即登记、刷卡即管理”的出租房智能化管理体系,通过自动“采集、比对、推送”方式,改变以往手动登记传统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流动人口采集的准确率,实现了出租房的旅馆式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安装7.8万余台“智能门禁”,APP下载量累计达103.2万次,抓获在逃人员78人。今年全市出租房屋“智能门禁”安装区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0.14%和10.23%。三是推进“智安小区”建设。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最大限度实现小区对“人、车、物”信息的实时采集,打造以视频监控、智能消防、智慧门禁等为主的虚拟电子围栏,增强小区安全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降低小区发案率,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如婺城区后城里村,原先是外来人口聚集,案件高发的城中村,完成智安小区建设以后,2019年至今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了68%,传统侵财刑事案件只发生了1起,村内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改善,本地居民的房租收益水涨船高,辖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安全感、满意度也大幅提升,这样的良性循环正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接下来,全市计划在2020年建设“智安小区”850个,到2021年实现全市1500个新老小区的智慧安防全覆盖。

  “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基层一线认同、广大民警幸福”是现代警务的核心价值。今年,金华市委高规格组织召开了全市公安工作会议,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均出席会议,市委陈龙书记作重要讲话。会议同步研究出台了金华《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22年前解决无房、危房派出所和交警中队,解决了一些我们长期想解决而得不到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同时,我们自身一方面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完成派出所值班备勤用房“城里一张床、乡下一间房”的配备,持续投入资金推进派出所食堂、浴室、健身房、阅览室、洗衣房、小茶室、减压室、健康服务站等“八小保障工程”建设,改善了民警居住环境,健身房、减压室、健康服务站等小工程的建设深受基层民警的欢迎,民警、辅警的幸福感也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坚持表彰奖励向基层倾斜,提高基层民警的立功受奖比例,通过规范化立功受奖表彰仪式,新警入警仪式,老民警的光荣退休仪式等举措,不断激发民警的职业认同感、从警荣誉感,提升民警的幸福指数。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