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一次追寻父辈精神之旅 揭开一段开国少将的金华往事

2019-05-23 17:16:07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徐晓恩 何贤君 薛文春 视频 沈立 摄影 李晓波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5月23讯(浙江在线 记者 徐晓恩 何贤君 薛文春 视频 沈立 摄影 李晓波)  5月22日,76岁的张昭兴带着两个妹妹、妹夫,从北京来到金华,追寻父亲当年的足迹。古稀之年的他,试图重游旧地,追寻父辈们的革命足迹。

  1949年,解放的号角即将吹响。4月24日凌晨,35军先头部队率先占领南京总统府。5月3日解放杭州。随后,35军在时任政委何克希、副政委张雄的带领下,南下剿匪并驻扎在金华地区,扶持和稳定地方政府。

  开国少将张雄,就是张昭兴的父亲。

  时光荏苒。70年的光阴,深深地镌刻在张昭兴的脸上,也印在了他的心间。通过他的回忆,我们试图揭开这对父子身上的革命基因,和与金华有关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驻扎金华

  剿匪和维持地方秩序

  “我是看到你们的《夜读党史》栏目才找过来的。”在浙江日报金华分社会议室里,张昭兴说明了此次行程的来由。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052.jpg

一行人在浙报金华分社会议室。


  今年3月25日刊发的一期名为《金华的解放及人民政权的建立》的文章上说,1949年7月,11军调离金华后,35军接替驻金,副政委张雄兼任军管会主任,冯起任副主任。

  “虽然我曾在金华住过一段时间,但那时候小,不知道父亲在这里做什么,你们可能更清楚。”张昭兴说。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058.jpg

张昭兴(左2)一行人在浙报金华分社留影。


  记者几经辗转,大致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一些零星记录。

  时任35军副政委张雄兼任军管会主任后,最迫切的两件事就是剿匪和维持地方秩序。35军到达金华后,8月1日即召开庆祝建军节大会,时任政治部孔主任就在侍王府阅兵台宣布了剿匪决心。第二天,部队工作队开始逐渐到义乌、东阳、浦江等区。8月起,大规模的剿匪斗争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维护地方稳定,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驻扎在金华地区的 35军还参加了当时军民的庆祝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20.jpg

  队伍为首的是35军政委何克希。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21.jpg

  官兵都还穿着后面系带的布鞋。


  在其中一张历史照片上记者看到,张雄双手交叉在胸前,与民同乐,观看文艺节目。此外,在当时金华电话公司和平秧歌队及省立金师秧歌队联合表演的历史画面中,都能看到35军官兵的身影。军民鱼水之情,可见一斑。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23.jpg

  双手交叉在胸前看节目的是35军副政委张雄。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25.jpg

  金华电话公司和平秧歌队及省立金师秧歌队联合表演中,能看到35军官兵的身影。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27.jpg

  省立金中秧歌队在联欢大会表演结束合影中,不难看到观众中的35军官兵。


  短暂停留

  金华各机关团体依依送别

  不过,35军在金华停留的时间并不久。

  1950年1月,华东军区命令第30军和第35军番号撤销。其中35军军部及直属炮团调归华东海军,103师、104师和105师调归浙江军区兼衢州军分区、绍兴军分区和杭州警备区。番号虽然撤消了,但35军的官兵依然在新建制的单位,为组建人民海军、保护新生地方政权、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为了感谢他们对当地作出的贡献,当时,金华各机关还专门组织各团体,欢送35军。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28.jpg

  35军官兵临别合影,左起第5位张雄,第6位何克希。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30.jpg

  1950年1月28日,金华各机关团体欢送35军首长在苏孟进水渠旁临别留影。

  今天,位于婺城区苏孟乡的铁堰水闸,就是当时的欢送地点之一,当时叫进水渠。

  记者在现场的工程简介上看到,铁堰水闸始建于1950年1月,一直到2013年 12才除险加固,与当时的欢送时间完全吻合。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32.jpg

张昭兴(后排右1)、妹夫李青(后排右2)、两个妹妹(前排)在铁闸水堰合影,他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当年送别的位置。


  站在父亲当年合影的铁堰边,双脚踩在金华土地上,好像父亲当年的音容笑貌,一下子全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这不就是我心心念念想寻找的东西么?”张昭兴说。

  兴建湖海塘水电站

  造福一方百姓

  让人好奇的是,欢送点为什么会选在苏孟乡的铁堰水闸呢?

  原来,尽管在金华逗留的时间不长,张雄却为金华百姓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那就是金华湖海塘水电站的建设。

  据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位于金华市区西关街道山嘴头村的湖海塘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第一座、也是华东地区最早建成的小型水电站,曾照亮了金华城区半个多世纪。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34.png

  韩继绍、沈婉棣在1950年7月29日《浙江日报》第2版《湖海塘工程兴修概况》一文中,详尽介绍了湖海塘工程的具体情况。


  1948年,为从根本上解决金华城区照明和湖海塘下游城南、秋滨等乡镇1.5万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原国民政府浙江省水利局金华江水利工程处徐焕章、韩继绍等人提出建设金华湖海塘水力发电暨灌溉工程的方案,兴建一座装机200千瓦的小型水力发电站,同时,也建成一座湖海塘小型水库(蓄水249万立方米),以保障塘下1.5万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但国民党政府因没有决心,始终不能正式动工。

  金华解放后,徐焕章和韩继绍向金华专署提出该方案,请当时的金华驻军35军副政委张雄、金华地委书记冯起、金华专署专员杨源时等党政军领导到现场实地勘查,并向浙江省党政主要领导谭震林和谭启龙作了汇报,获得两位省领导的肯定和同意。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36.jpg

一行人在湖海塘水电站旧址参观


  “父辈们不忘初心,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和平年代,始终和人民的利益站在一起,这就是我们追寻并希望传承下去的东西。”参观完水电站的旧址,张昭兴感慨万分,久久不舍离去。

  1950年1月2日,金华湖海塘工程正式动工,9月30日电站试车发电。张雄离开金华时,初建的湖海塘水电站的引水工程——铁堰水闸就成了他在金华最后的留影之地。

  追寻父亲足迹

  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张雄有6个孩子。张昭兴是老大,下面还有2个弟弟,3个妹妹。今天一同随行的,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妹夫。

  也就是父亲来金华的那一年,6岁的张昭兴和大妹妹也跟着来了金华。尽管只停留了短短7个月时间,金华却给他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那时候妹妹还小,我呢,在金华的工人子弟小学上一年级。”聊起儿时的事,张昭兴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父亲管的很严厉,平日里不好出门的。”他就和妹妹在部队大院里玩游戏,“大院里都是当兵的,我们的游戏也和作战有关。”

  先用木柴烧一堆火,兄妹俩分别找一根竹竿,当作枪背在身上。他们轮流从远处跑过来,以跳过火堆分胜负。“跳过去就是英雄,跳不过就是孬种。”有一次,妹妹因为逞能,一跨步过去,裤腿被烧着了。还好扑救及时,没酿成大祸。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38.jpg

  一行人在湖海塘留影。


  这些细节深深刻在了张昭兴的脑子里。

  “6岁毕竟还小,不知道父亲在这里做什么。”张昭兴说,金华给他留下了很多儿时的记忆,金华更是父亲工作、战斗过的地方。

  然而,他们作为子女,对这段历史几乎一无所知,这次专程过来,走了很多地方,获益匪浅。“我们就是想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更好的坚定理想信念。”

  旧址不在 精神永存

  “35军的旧址在哪里,我一直想去看看。”这个想法在张昭兴心里埋藏了很久很久。辗转寻获,我们从很多老金华的口中得知:35军当时极有可能驻扎在原122医院所在之地。

  夜幕虽已降临,暑气却久未散去。金华城东高山头的将军路上,行人渐渐稀少。尽管已经奔波了一整天,张昭兴执意要去旧址看看。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42.jpg

  张昭兴在原122医院拍照留念


  灯光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原122医院的门牌非常醒目。“这些都是七八十年代建的房子,原先的老建筑都不见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张昭兴走到门牌前掏出手机,给门牌拍了张照:将军路120号。他思索了半天,说:“也让我在这里留个影吧。”

  “其实刚才来这里,我们早就留意到了:金华市区这一圈,八一街、胜利街、解放路,将军路,从这些刚刚经过的街和路的名字上,我已经看到了35军及革命先烈们留在金华的足迹。”张昭兴心满意足地说。

  浙江新闻+

微信图片_20190523171145.jpg

  张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1908年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原名张德仁,又名张冠英。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雄历任红4军政委办公厅秘书、特务营3连指导员、红一方面军野战医院政委、红1军团司令部4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1937年,张雄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开始后,张雄任八路军115师司令部1科科长、7团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1949年,任35军副政委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金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首任海军第7舰队政委和首任海军舟山基地政委,后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