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建武(1974-2013),浙江瑞安人。199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年仅28岁的诸葛建武,成为瑞安市湖岭镇最年轻的村支书。直至2013年3月因突发脑溢血去世,诸葛建武连续4届担任湖岭镇贾岙村党支部书记。他担任村支书11年,给家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是11本工作日记。2013年6月,瑞安市委追授诸葛建武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书记,来跟你道个别,我下个月要去俄罗斯做生意了。你放心,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会托人照顾好的。”夜幕中,在原瑞安市湖岭镇贾岙村党支部书记诸葛建武的坟前,村民诸葛泽烜一边细心清理周围的杂草,一边不时用手背擦拭眼睛。
2013年3月26日,39岁的诸葛建武突发脑溢血被急送医院,有村民为他请来上海的专家会诊,有村民恳求“一定要救活书记,花多少钱我都出”,还有很多村民每天坐1个半小时的城乡公交车到医院守候,希望能盼到书记康复的好消息。然而,奇迹没有出现。出殡当日,村里700多名乡亲,自发送他最后一程。
一位村支书,为什么能够和村民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干事。”也许诸葛建武这句写在2002年日记本扉页上的话,能给我们一个并不完整的答案。
村民诸葛泽烜从小和诸葛建武一起长大,看到他家的房子实在太过破旧,就多次劝他重新盖幢房子,至少装修一下门面,谁知诸葛建武总是说:“万一钱借来了,还不上怎么办?”
但诸葛泽烜始终想不明白的是,当村民需要诸葛建武担保时,他的胆子一下变得那么大,“他总傻傻的,做担保从不考虑后果。”
诸葛林松以前做的是散工。两年前,他想办养殖场,但本钱不够,便找诸葛建武帮忙,想贷款18万元。诸葛建武二话没说,便陪着他去银行。回来后,诸葛林松准备了两条香烟送过去,却被一口回绝。又提了两篮鸡蛋过去,还是吃了闭门羹。
据粗略统计,诸葛建武为村民担保贷款约四百来万元。当村民有些贷款到期还不上,他还想办法筹钱垫资150多万元。
诸葛建武曾经为了一件60元的衣服,讨价还价后依然舍不得买,却能掏出一两千元捐给困难村民;他曾入股村里的卧龙峡风景区开发,在项目刚扭亏为盈时,为了避嫌又主动要求退出股份……
在一幢幢簇新的粉墙黛瓦之中,诸葛建武的家显得尤为破旧,墙面一半刷了水泥,一半红砖裸露;卧室内,席梦思床已经裂开几个口子,棉絮露在外面。这个同学眼中的能人,却在别人创业致富的时候,选择留在村里为村民服务。
“这些年村里家家户户都变好了,只有我们家还是老样子。”诸葛建武妻子黄建双说,“其实他有很多机会到外面挣钱,但他就是放不下村里的事情。”
诸葛建武的好朋友诸葛小江在上海经商,曾允诺给他20%股份邀他一起干,他婉拒了;在温州办企业的诸葛强弟几次发出邀请,他却总说“放不下村里的事”;村里养殖、种植户有财政补贴,诸葛建武的父母够得上标准,村民也没什么意见,但他总说“需要补助的村民还有很多”,一次次让出名额……与诸葛建武共事10年的驻村干部黄少林感叹:“他太不为自己、太不为家里考虑了。”
最懂诸葛建武的,是他母亲薛之英。2002年,他告诉母亲想竞选村支书时,薛之英舀了一瓢水倒进锅里说:“你一定要做一个清水官,如果水不清,再好的米,也煮不出好吃的饭。”这句话,诸葛建武一直记在心头,践行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摘编自:《浙江日报》,201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