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乌铁(1945—1997),浙江东阳人。曾任金华市水电工程处党委委员、团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副处长、党委书记,金华市水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局级)等职。
1969年,金华金兰汤水库到东阳招民工。陆乌铁决定报名。
“乌铁,做民工是去干苦力呀!你刚从部队回来,又是党员,在村里当干部不比到水库做苦工强?”有人劝道。
陆乌铁笑了笑说:“谁不知道我们金华十年九旱,易洪易旱。我们是农民,建水库可是为了我们自己呀!2000多年前,四川有个李冰造了个都江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造水库功在千秋,光荣啊!”
这年9月,陆乌铁参加治水大军走了。这一走,就是整整28年。
在这28年里,从一位普普通通的民工,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一名水利干部。金兰水库、衢州铜山源水库、东阳南江水库、磐安五丈岩水库、永康杨溪水库、金华市区龙渎河治理工程,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这28年里,陆乌铁始终顾大家、舍小家,奋战在水利工程第一线。两个孩子出生,他都未能守在妻子身旁。妻子患乳腺癌,陆乌铁答允妻子在她开刀的那天一定要守在医院,结果却又因工作需要而未能赶到医院。1994年9月,在3天时间里,陆乌铁的岳母、父亲相继去世,正逢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沙畈水库召开,陆乌铁只能晚上匆匆赶回老家拜祭亲人,片刻即回。
在这28年里,陆乌铁先后担任过水电工程处处长、党委书记、水利局副局长、沙畈水库常务副总指挥,从他手上进出的资金数以亿计。他做到笔笔清楚,留下了一本本明白帐。他说:“这些钱,有的是人民一分、一角、一元地省下来、集资起来的。我们当干部的,对人民的血汗钱可要有个好的交待!”1996年他两次出差进京,都住8元、25元一夜的四人通铺。服务员还误以为他是进京的民工。
1993年底的一个夜晚。陆乌铁家中——
“爸爸,我工作单位实在太远了,每天来回要骑两个小时车。”在金华市第二制药厂山嘴头分厂的陆阳文下班回到家里,难得看到父亲从水库工地回来,忙逮住机会说:“辛苦点我不怕,就是每月收入太少了,单位福利又不好,分不到房子。以后怎么结婚哪?”
陆乌铁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阳文,现在条件比我们过去好多了。再说我加工资啦,爸爸一不会抽烟,二不会喝酒,你可以在家里吃饭,不要你交钱,自己多存点……”
“老陆,现在怎么能跟我们那时候比!”妻子打断丈夫的话,说:“结婚这么多年,你整天在外,家不沾边。我苦点,不怨你,但不能苦了孩子哪!”妻子眼圈一红。
“那你们说怎么办?”
“能不能调个工作单位?”妻子和儿子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一阵沉默,陆乌铁低下了头,他确实感到对妻子、对儿子有着太多的歉疚。沉默过后,他关掉电视机,恳切地说:“我不能乱用权,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哪!”
大儿子的工作,陆乌铁没有帮一点忙。小儿子陆阳明1990年参加工作,上班地点在乡下,年年想请爸爸关照一下调进城。可陆乌铁仍然不肯出上一点力。
1997年1月20日,陆乌铁在担任金华市水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华市沙畈水库工程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指挥时,不幸遇车祸殉职。
基石无语,丰碑永存。陆乌铁的名字,将永远和沙畈水库连在一起。
(摘编自:《浙江日报》,1997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