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夜读党史441丨金华红色新闻人物之王水

2024-02-27 09:54:35    来源: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我们与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党史读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学的你。 

  王水,原名甘传昌,浙江宣平人(今属武义),出生于1929年5月,1947年秋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大学求学期间,他利用所学专业,参加了《复旦新闻》的采编工作。也就在此时,他深深地意识到了国家所处的危难与困境,以及自己所应肩负起的历史使命,踊跃参与学生运动。

  1948年底,国民党当局提出了“应变”的口号,目的是动迁物资、迁校迁厂,以应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进攻。复旦大学地下党组织为了抵制国民党当局把复旦大学迁往台湾的企图,联络成立了“复旦大学师生员工应变委员会”,号召广大师生员工“储粮应变”,护校拒迁,迎接解放,并组织了全校的纠察大队以保护学校。王水因坚定、勇敢、机智,得到了组织的信任,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被委以学校防护大队大队长的重任。此后,他便常常和队员一起,彻夜在校园内巡逻,保护师生安全,保护学校财产设备。王水及全体“复旦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国民党当局迁校的企图最终没能得逞。

  经过这一系列事件,学校地下党组织认为,王水继续留在学校风险太大,应立即转移。于是,经由老师陈望道介绍,王水联系上了金华的地下党组织,此时家乡也正需要像他这样的新闻人才。1949年4月,王水回到了金华,并被吸收进了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第六支队,加入了新路南出版社,任军队报纸《新路南报》的编辑,此后转战在永康、金华、武义山区,参与筹建新华社金华支社和《金华新闻》社,期间又回到复旦大学动员新闻系的同学到金华办报。王水还是《金华大众》(现《金华日报》)的首批工作人员之一。

  甘传昌(王水)的记者证

  通过这几次办报和办社的经历,王水积累起了较全面的采访、通联、编辑的经验,真正从一个新闻系科班毕业的学生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记者。

  1950年初,省委决定选调一些经受过考验的基层新闻工作者到省报工作,王水被选调到浙江日报社。此时的王水正在东阳农村蹲点配合剿匪斗争宣传,4月1日,金华地委把调动决定通知东阳县委,县委通知了王水本人。2日,临行前的王水逐个村交代剿匪宣传工作,当晚上遭到十多名土匪偷袭。面对顽匪,王水拔枪反击,不幸被土匪的子弹击中头部,倒在他挚爱的土地上。

  甘传昌(王水)的通行证

  金华地委、专署机关追认王水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于4月13日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陈望道送来题为“精神不死”的挽联,复旦师生誉其为“一手拿枪剿匪,一手拿笔办报”。

  1950年5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授予王水烈士称号。

  请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