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婺州谣︱万年上山文化,为何被称为中华文明“启明星”

2022-11-28 18:59:00    来源: 浙江在线   监制 蒋梦桦 策划 杜羽丰 朱浙萍 本期作者 徐峥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荐稿)

请输入图片描述

日前,从国博展出归来的“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正在金华市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了近200件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极具代表性的文物,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彩陶、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

本期《婺州yao》,让我们跟着文博馆员徐峥晨,一起走进万年上山文化,探访“远古中华第一村”的秘密。

《万年上山文化,为何被称为中华文明“启明星”? 》

作者:徐峥晨

请输入图片描述

2000年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的一处高地上发现了上山遗址,通过对遗址出土陶片的测年,显示遗址年代距今约10000年!此后,浦江上山这个不起眼的地名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者的关注。2006年,上山文化被学界提出并正式命名,钱塘江上游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已确认的上山文化遗址数量达21处(图1),是迄今发现的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具规模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图1  上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中国考古学界泰斗严文明先生亲自为上山文化题写:“远古中华第一村”。水稻研究泰斗袁隆平院士也为上山文化题字:“万年上山、世界稻源”。2021年,浦江上山遗址被评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上山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写入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浙江省委的重要文件中。

那么,上山文化究竟是一支怎样的文化?上山文化为什么重要?上山文化又具备什么优势,成为继良渚文化之后,浙江又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项目呢?让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一步了解上山文化。

一、实证万年稻作文明之源

农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立、安定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其背后的农业起源和农耕文明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态势,是人类进程中革命性的一步。农耕文明的诞生由一个地区特定的气候环境、植物资源等因素所决定。距今约1万年的西亚是大小麦的起源地,而在东方的中国,几乎在同时出现了栽培水稻的起源。稻米是五谷之首,养活了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稻作起源地就在广布上山文化遗址的金衢盆地一带,上山人就是最早将中国带入农业社会的人群之一。

今天,当我们走过稻田,抚过稻穗,撷一把沉甸甸的稻谷,是否能让你唤起儿时的记忆,这是家乡,是家最熟悉和独有的那种情愫。如果要给这份情愫加上一个期限,那一定是一万年!

上山文化遗址中保存了丰富的、具有驯化特征的稻遗存,表明上山人已经认识稻的食物属性,并初步掌握了耕种水稻的技术。考古学者在上山遗址发现了1粒完整的炭化稻米(图2),长 3.732 毫米、宽 1.667 毫米、厚 1.723 毫米,长宽比值是 2.239,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

图2  上山遗址发现的炭化稻米

研究人员通过对水稻植硅体的分析也证实了上山文化的稻谷是经过人工驯化。植硅体是植物死亡并分解后,扩散成为土层中的一种成分,它可以在岩石和土壤中保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同植物和植物不同部位的植硅体形态各不相同,而稻属植物的植硅体呈现为扇形,研究者认为,野生稻扇型植硅体半圆形侧面的鱼鳞状纹饰一般少于9个,而栽培稻一般8-14个。上山文化时期大于9的水稻扇形植硅体数量达到15%(图3),这充分说明上山人已经开始驯化水稻了。

图3  上山文化具有驯化特征的水稻植硅体

上山人对稻谷的钟爱,一定不只是作为食物,因为他们还懂得利用稻谷,上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片就是最直接的证据。上山人制作的陶器内外施有红色陶衣,呈色鲜艳,胎土中有意识地掺和了大量稻谷壳、稻穗末,烧制后成为炭屑状,因而称之为“夹炭红衣陶”(图4)。陶片中的稻壳也具具备了栽培稻特征。稻壳与陶土相揉制作成的器皿,炊煮出的食物想必别有一番滋味。

图4  上山文化陶器胎土中羼合稻壳

上山文化的陶器

陶盆(浦江上山遗址出土)

陶壶(义乌桥头遗址出土)

陶罐(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

陶盘(龙游荷花山遗址出土)

水稻的耕种、收割和脱粒是稻作过程中重要的几个阶段,上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与之相关联的石质工具。耕种前,上山人用石斧、砍砸器等砍去灌木杂草,在沼泽湿地中播撒稻种(图5)。稻米成熟后,利用镰形器和石片石器等割取稻穗(图6)。最后将稻谷放在石磨盘上,利用石磨棒搓磨(图7),可以高效率达到脱粒效果,获得洁白、清香的稻米。研究者对镰形器、石片石器、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的植硅石和微痕分析,同样证实了上山文化的水稻是经人工驯化的栽培稻。

图5  上山遗址出土的石斧

图6  上山遗址出土的镰形石器

图7 上山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因而,上山文化的水稻不管在微观特征上还是在文化现象的表征上,是一组能够支撑稻作文明起源的证据链,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驯化水稻的国家。

二、远古中华第一村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中,多以洞穴为栖居地,走出洞穴、迈向旷野,摆脱迁徙、实现定居,是人类拓展家园的一次里程碑意义的尝试。2016年,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专家一致认为“以上山遗址为代表的钱塘江早期新石器时代聚落群,在东亚地区率先进入了‘初级村落’的历史发展阶段”。

上山人走出的这一个脚印,深深烙印在浙江。上山人的足迹不仅仅留在目前发现的金华、衢州、绍兴、台州等10余个县市的21个原始村落中,她走过了一万年,走进了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在深远影响着我们的子子孙孙。

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上山人在选择定居地建设家园上,有一些共性,比如他们为了适宜建造房屋和长期定居,会选择盆地内的二级阶地或缓丘高地;为了获取水源和规避洪灾,他们选择靠近小溪、远离大江;为了有效便捷地开展渔猎、采集等活动,他们选择前方平原、后方山地的有利地带。

家园的建设,需要精细的规划和布局,目前所发掘的上山文化遗址中,普遍都有功能化分区的情况。如上山遗址的南有大量的建筑基址和较多数量的储藏坑,显示出这里应该是主要的居住生活区域;北区则有大量丢弃生活垃圾的垃圾坑,表明北区的功能有别于南区(图8)。

图8 上山遗址发掘区

上山遗址发现了1座由东南—西北朝向的三排柱洞组合成的房址,平面为长方形,长14、宽6米,有专家认为这座房址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图9)。干栏式建筑是更适合南方特点的建筑形态,如今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吊脚楼”正是这种建筑。上山文化的干栏式建筑对研究中国南方地区建筑历史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图9 上山遗址的柱洞(F1)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储藏设施即为窖穴,上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两种不同用途的窖穴,一类用于存放食物,可称为食物储藏坑;另一类则用于存放大量完整的陶器,可称为器物储藏坑(图10)。上山人懂得储藏食物的重要性,他们利用工具构筑地下窖穴储藏食物,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动物对食物的掠夺。制作的陶器也是珍贵的,他们会浅挖坑穴,用以堆放多余的、暂时不用的陶器。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储藏大量陶器的窖穴可能和祭祀仪式有关。

图10 上山遗址的器物坑(H174)

2019年,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了上山文化时期的墓葬,墓葬中首次出土保存较为完好的人骨,墓主是一位男性,怀抱一件红陶罐,身高约1.73米,约三、四十岁(图11)。这座墓葬处于桥头遗址环壕所围绕的中心台地之中,墓葬周边还发现了一些可能和祭祀有关的器物坑。

图11 桥头遗址的墓葬(M44)

上山文化的环壕是迄今发现的东亚大陆最早的环壕,目前在浦江上山、嵊州小黄山、义乌桥头和仙居下汤等遗址均发现了环壕的现象,其中以桥头遗址最为典型。桥头遗址的环壕建于上山文化时期,延用至跨湖桥文化时期,并逐渐废弃。环壕东、南、北三面为人工挖掘,西面连接自然河道,宽度约10~15米,深度约1.5~2米,所环绕的中心台地略呈方形,边长约为40米(图12)。

图12 桥头遗址的环壕聚落

上山文化的村落特征在逐步发展中得以承袭和完善,奠定了钱塘江流域此后的文化发展态势,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文明光芒的绽放

如果要以符号化的方式来演绎上山文化,那么我会用太阳纹。太阳日出东方,是天地万物之根本,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太阳、农业起源和发展离不开太阳,上山文化所取得的文明成就也凝聚在彩陶上的那一轮散放光芒的太阳上。

中国的彩陶最早发现于中国北方,仰韶、庙底沟、马家窑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是中国文化之瑰宝,而在上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彩陶(图13)。彩陶是上山文化陶器的精华,但她孕育于上山文化独特的红色陶系。从工艺特征上看,上山文化彩陶可分为红彩和乳白彩两种。红彩主要为条带彩,装饰于盆、罐等的口沿或肩颈位置。乳白彩施于红色陶衣之上,主要见于壶、圈足盘和碗等器物上。上山文化彩陶工艺极其精湛,研究表明,其中的乳白彩与红衣陶胎为两次过火,即“二次烧”工艺,在世界陶瓷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图13 义乌桥头遗址的彩陶

彩绘的纹饰有太阳纹、短线组合纹、折齿纹和点彩等(图14)。上山文化的彩绘纹饰不仅具有明显的装饰作用,有的彩绘可能还具有礼仪性质。如太阳纹反映了上山人对自然界宇宙、天体的关注甚至崇拜。义乌桥头和永康湖西遗址彩陶上的短线组合纹被部分研究者认为是最早的数卦。

图14 各种彩绘纹饰

简而言之:上山文化,实证了钱塘江流域是人类稻作农业文明诞生地,在研究中国东南地区文化发展史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中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在“满天星斗”的中华史前文化中具有启明星的地位。

值班编辑:朱浙萍

值班主编:杜羽丰


编辑:朱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