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婺州谣︱100年前,金华两位青年在西湖边踏青,于是有了中国第一个新诗社

2023-01-04 15:37:27    来源: 浙江在线   监制 蒋梦桦 策划 杜羽丰 朱浙萍 本期作者 朱光明

请输入图片描述

1922年,中国最早的新诗社团——湖畔诗社在杭州诞生,其出版的诗集《湖畔》,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百年来,湖畔诗社作为一家文学社团被人们不断提及,湖畔诗社的年轻人和他们的诗作时常走进课堂,走进读者的心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起诗社的四个年轻人中,有两位是金华人。本期《婺州yao》将带着大家认识金华诗人潘漠华和冯雪峰,聊聊他们和湖畔诗社的故事。

《湖畔诗社的金华青年》

本期作者:朱光明

请输入图片描述


谈湖畔诗社之前,我们先来通过两个历史长河的片段看一下金华的诗歌传统。

金华是一个流淌着诗意的城市。诗意的名字,如画的山水,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文,别有风情画不成。

金华市区 洪兵 摄

大家耳熟能详的骆宾王就来自义乌。他七岁写的《咏鹅》,大家并不陌生。骆宾王生活于初唐时期,和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700年前,1286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位于浦江的月泉吟社发布了一则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诗歌大赛启事,限以五七言的四韵律诗,面向全国征诗,引起四方文士的广泛关注。

100年前,两位金华的文艺青年也干出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那就是参与发起中国第一个新诗社团——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纪念馆。资料图

1922年3月31日,应修人决定来杭州见一下汪静之,于是乘坐火车来到杭州城站。次日,汪静之叫上两位金华同学潘漠华、冯雪峰一起,在西湖边踏青,在湖光山色之间,年轻人诗情迸发,尽情展示青春的活力。贺圣谟先生《论湖畔诗社》谈到,4月5日,应修人把潘漠华、冯雪峰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选集,取名《湖畔》,后来又加进汪静之的部分诗作,一起推出。

湖畔诗社成员(左起)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1922年摄于杭州

因为要出版《湖畔》诗选,应修人倡议成立一个湖畔诗社,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4月初几位年轻人的聚会,不经意间书写了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诗团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歌笑在湖畔”“歌哭在湖畔”,发出了青年人的呐喊。

四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结成诗社,交往联系更加频繁了。汪静之,1902年出生,安徽绩溪人,浙江一师学生。应修人,1900年出生,浙江慈溪人,上海中国棉业银行职员。

潘漠华,原名潘恺尧,1902年出生于浙江宣平(今武义)的上坦村。他在宣平上小学,毕业后到县立师范讲习所学习。1920年到浙江一师求学。漠华是他在1922年写作诗歌时用的笔名,在文坛上一直沿用至今。

冯雪峰,1903年出生于浙江义乌赤岸的神坛村,小时候在村里的冯氏祠堂读私塾,1921年考入浙江一师。来到杭州后,他接触到当时最新的思想,每天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勤学不辍。读书之余,冯雪峰提笔进行创作,写了不少新诗,在校园内外颇为有名。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青春最美好的时光。几位年轻人的集合,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在这年油菜花黄时,他们推出了四人的诗歌选集《湖畔》。次年,又继续编辑出版第二本湖畔诗集《春的歌集》。湖畔诗社在文坛异军突起,清新自然的风格、朴素真挚的情感、对现实生活的强烈爱憎,深深地触动了年轻人的心弦。

请输入图片描述

湖畔诗人崭露头角即受到鲁迅、朱自清、胡适等著名学者的高度肯定。他们尽情地讴歌青春,歌唱爱情。比如1922年,在西湖边,看到桃花谢了的时候,冯雪峰不禁吟出《花影》:

憔悴的花影倒入湖里,

水是忧闷不过了;

鱼们稍一跳动,

伊底心便破碎了。

冯雪峰在西湖边漫步,看到西湖中桃花的倒影,便吟出了诗句。落花冉冉春已暮。诗歌是分行的情感表达,桃花谢了,也在无形中暗示着一个季节即将走向结束。

诗社的背后,是延续数千年的文脉。每一首诗歌的背后,都有着丰富动人的故事。这是一个诗社,延续着浙江文脉,也是之江大地文化河流上激荡的夺目浪花。

我们来分享一下两位金华青年的故事。

谈两位金华青年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20世纪初,时代风云激荡,变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大幕正式拉开。“德先生”和“赛先生”受到提倡。1917年,陈独秀发起文学革命,大力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朱自清曾谈到“新文学运动以来,新诗最兴旺的日子,是1919至1923这四年”。正是在这“新诗最兴旺的日子”,两位金华青年走上文坛,成为耀眼的诗坛明星。

潘漠华和冯雪峰敏锐地嗅到时代的脉搏,认为新诗不错,就尝试进行创作。比如潘漠华写的《金华府南一个草湖内》,展现了对家乡强烈的爱。全诗如下:

让我走过这个草湖——

脱下草履当作两头牛牵在背后,

用牧童的步武,安舒地、无牵无挂地, 

让我走过这个草湖。


白云来掩覆我, 

让我在白云下葬吧!

拾黄草编成个摇篮,安舒地、无牵无挂地,

妹哟!我们来做个金黄的梦呀!


牛儿——我的草履,

你安安地吃草吧,莫要含情顾盼!

湖尽头处的行人哟!

我们是否是盘古以前的生民?


妹哟!我现在陶醉我自己,

以白云,以茫茫平原的风色;

我现在若是长眠了,那你莫泣,

那就是一个牧童死了。


让我在这草湖内沉沉地长眠去,——

草履,我牛儿,你静静地吃草吧!

用牧童的心想,自在地、无牵无挂地,

让我在这草湖内沉沉地长眠去!

1923年夏,金华

这首诗歌清新脱俗,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草湖是一个美丽的意象,脱下草履当作两头牛牵在身后,悠然漫步在金华城南的草湖,为此地的风光陶醉,并愿意在草湖长眠。金华是诗人的故乡,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怀想着家乡。

潘漠华雕像

潘漠华不但写诗歌,还写小说,比如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乡心》《晚上》《人间》等都很有味道。潘漠华创作的《冷泉岩》,就是以当时宣平和武义交界处的“灵泉岩”为背景创作的。潘漠华把自己创作的9篇小说,编为一集,题为《雨点集》,署名田言,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说的话,经常被学者引用,他说“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那时候差不多可以说生活在诗里”。他谈到“潘漠华氏最是凄苦,不胜掩抑之致;冯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可也有泪”。

湖畔诗社的出现,尤其是尽情地歌颂爱情,不啻向旧礼教、旧道德扔了“一枚炸弹”。

在西湖边的这两三年,潘漠华、冯雪峰留下了众多的诗歌。他们歌颂美好的爱情,记录生活,书写个人的命运,讲述西湖的点滴风雅。而从诗歌创作本身来看,湖畔诗社成员用的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推动的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这背后折射的正是时代的风尚。

文学的力量,在于温润人心,发时代之先声。几位年轻的诗人,无意间勇立时代潮头,走进历史深处,或许是他们未曾想到的。《湖畔》,一本薄薄的诗集,能有多大影响。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比如毛泽东就读到过这本诗选,称《湖畔》是很好的诗。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当他们在西湖边歌唱之际,社会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南方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渐席卷全国。政治浪潮裹挟着年轻的诗人,爱情恋爱已不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诗人们勇敢地投入时代大潮,以实际行动投身革命。

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对几位诗人此后的生平简单勾勒,可以见出他们手握笔杆当战士的不懈追求。

潘漠华雕像

1924年,潘漠华考入北京大学;次年,在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到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从事宣传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回到浙江,参与中共浙江省委的工作,组织数次农民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九一八”前后,加入北平的左联。1934年,担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时被捕,并牺牲于狱中。

1931年4月20日,冯雪峰一家和鲁迅一家合影。

1927年,冯雪峰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结识鲁迅,二人并肩战斗,共同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29年,参加筹备“左联”,后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春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长征的经历让冯雪峰难以忘怀,他决心创作一部与此相关的作品。1937年,创作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以手中的笔展现艰苦卓绝的长征。建国后,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等,继续从事党的文艺工作。

请输入图片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潘漠华、冯雪峰来浙江一师求学之前,来自义乌分水塘村的陈望道已于1919年自日本中央大学毕业,并来到浙江一师任教。陈望道是两人的师长,一直走在新文化运动的前列。1920年,陈望道推出《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并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党的早期活动家。

每到严寒的冬季,金华的茶花绽放得就愈发热烈。时代洪流中的金华年轻人亦是如此,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勇于扛起时代之担当,为百姓鼓与呼。

在民族危亡之际,陈望道、潘漠华、冯雪峰、艾青等众多金华青年以自己的担当,把生命融入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扛起了民族复兴的大旗,热情讴歌时代洪流中无产阶级的奋斗,弘扬了崇高的理想,奏响了时代之声。

值班编辑:朱浙萍

值班主编:杜羽丰


编辑:朱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