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图片描述
春节将至,留金孩童如何“入乡随俗”,开心过年。2月9日下午,5名市少儿图书馆的志愿者与婺城区虹路小学的留金学生,发起了一场“云端”对话。短短半个多小时的互动,孩子们分享了各自家乡的春节记忆,也加深了对金华春节文化的认知和体会。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艾青纪念馆,来自金师附小五(5)班的刘一可、卢子茉、李歆悦、卢籽言、唐蕾颜等5名市少儿图书馆志愿者以一首《我爱这土地》拉开了这场云端活动的序幕。
“我是土生土长的金华人。年夜饭是我们过年的重头大戏。我家的大厨就是我的外公。除夕早上,外公会在红纸上用毛笔写上当晚的菜单。每一道菜都很有讲究:红烧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白切鸡,寓意着‘吉祥如意’;八宝菜,寓意着‘万事如意’;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在餐桌旁,一边品着‘非遗、金华酒,一边回忆着往事,畅想着未来。”志愿者刘一可踊跃地介绍了自己和春节故事,一下子将两端的氛围融合到了一块。
“我家也有大厨,是我的太公。我是湖南人,我们过年的时候也非常热闹。每年在快到过年的那几天,家族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一起杀年猪。杀好的猪每家分一点,剩下来的肉便做成腊肉、熏肉,挂在房顶上。此时,长辈们就着火炉,边烫酒边拉家常。另外还有打麻糍……”虹路小学四(5)班的杨小贝为了分享自己的春节故事,特意托老家的太公记录下最近的动态。
来自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的学生杜甜甜则晒出自己近几年的民族服装。“我们彝族过年的时候都要穿民族服饰,每个年纪的服饰都不同。彝族年的第一天,我们把它称为‘库史阿莫’,即过大年。我们全族人会围在一起,穿上盛装唱歌跳舞,这也是我们最热闹的日子。”
请输入图片描述
志愿者李歆悦更是盛情邀请大家去双龙洞游玩。“正月大家都会上山游玩,也是热闹非凡。”
市少儿图书馆负责人表示,从2月4日至2月25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市博物馆两馆联动,将为来自虹路小学、婺城小学白龙桥小学、白龙桥二小、天姆山小学、尚雅小学临江校区等6所学校的126位留金学生,送上“阅读伴成长,文博润童心”系列活动,共计104场,包括书法、绘画、手工、历史、文化、科普等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留金孩童过一个别样的假期。“俗话说,有‘家’的地方才有年味。为了让留金‘就地过年’的农民子女,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与年味,5个小志愿者还特意拍摄了一组金华春节的实景与节庆习俗的片段。”
虹路小学负责人介绍,校方联合市少儿图书馆搭建线上互动的平台,让孩子们和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畅谈传统佳节,过一个感情不缺席的春节,并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魅力。
(转载自《金华日报》,原文标题《留金学生别样假期 “云端”共享家乡年味》,作者:余菡)